•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60000份有“身份證”的水稻育種材料在雲南施甸開播

2022-04-14 14:00: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近日,在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水稻兩用核不育係繁育基地,60000份有“身份證”的水稻育種材料開始播種。

  在試驗田裏,施甸縣水長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楊希華正在和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育種專家一起指導農戶播散水稻育種材料。

  “你可別小看這一粒粒水稻種,它們可是科研工作者的寶貝,都有自己的‘身份證’。”楊希華介紹,等這些種子長成秧苗後就變成了兩用核不育係育種材料,也就是兩用核不育係水稻的母本。在每年的7-8月份,科研工作者會將這些水稻母本與父本配對,再從配對成功的水稻種中,選擇高産、優質、抗病性強的水稻優良品種作為新品種進行大面積推廣種植。

  據了解,雲南施甸是我國水稻育種夏繁基地,海南則為冬繁基地,兩地結合,將常規8-10年的育種時間縮短為4-5年,大大加快了我國水稻育種速度,為我國糧食安全提供了保障。

  “作為一名農業科研工作者,我們應當承擔起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責任,為國家的種源安全和糧食安全作出貢獻,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對於自己的工作,楊希華十分自豪。

  目前,施甸縣水稻兩用核不育係繁育基地有500畝,育種材料有60000份左右,親本擴繁基地有20000畝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施甸縣水稻良種繁育基地是我國最大的兩用核不育係繁育基地,提供的育種材料佔全國80%以上。(完)(楊磊 吳丹 段茸茸)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