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分同類化專業、打造王牌專業……2022藝考招生新趨勢
日前,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等全國藝術類院校的考試陸續進行,今年是疫情背景下的第三年藝考,大部分院校延續了由考生提交作品後通過視頻面試的線上模式。在文化課成績佔比持續增高的背景下,今年的藝考招生都有哪些新趨勢?
大部分院校延續視頻面試的線上模式
在北京電影學院,幾十名由在校老師組成的評委正在對考生進行實時監考。其中,在攝影係的初試環節,考生需在3個小時內,對提供的線稿創作出正向和反向,兩幅情感不同的色彩作品,測試考生的視覺及色彩敏感度。
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主任、教授 李偉:我們並不要求攝影係的學生像其他美術專業一樣,具備很高的繪畫技巧,所有技巧的東西,學生到學校以後都會經過很專業嚴格的課程訓練,我們更看重的是他們的基礎能力。
作為疫情背景下的第三年藝考,雲端考場依然是各大藝術院校招生的主要方式。
北京電影學院教務處處長、聲音學院院長 童雷:我們在每次正式考試之前,都會在前面的三天依次按照正常考試的時間安排三場模擬考試,這三場模擬考試是全要素的模擬。
在每年的藝考中,表演專業的競爭最為激烈。今年,北京電影學院的表演專業招生人數依然是80人,其中,20人為音樂劇表演方向。
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胡智鋒:我們從傳統的電影表演拓展出了一個方向就是音樂劇表演。這是我們一個新的亮點,也是結合我們國內外的表演發展的趨勢,因為音樂劇更具有綜合性。
新增細分同類化藝術專業
差異化培養人才
伴隨著整個演藝行業的發展和領域細分,各藝術院校也紛紛結合市場需求和自身辦學特色,在原有專業的基礎上進行了新增或細分,對人才進行差異化培養。今年,北京電影學院首次在視聽傳媒學院開設播音主持專業,計劃招生20人。
北京電影學院視聽傳媒學院院長 程檣:北京電影學院招收播音主持專業,其實是一個整體設計。培養具有人民性、藝術性、國際性的高規格的語言表達藝術人才。
播音主持專業作為中國傳媒大學的王牌專業,今年報名人數依然保持在歷史高位,達到16000人,而招生人數為100人,錄取比例為160:1,競爭也同樣非常激烈。
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黨委書記、教授 李洪岩:一個是偏新聞類,學生對於新聞事件的了解,以及新聞播報,第二方面是藝術類,語言表達、朗誦這方面的能力,這兩方面的內容都考,另外一方面還要考查學生對於文本的轉換能力,播講稿件的能力,還有沒有稿件情況下的即興表達。新聞、文藝、有稿、無稿這四類都是我們考察的重點。
結合行業發展和市場需求,今年中國傳媒大學還首次新增漫畫專業、新媒體藝術專業,以及播音與主持藝術(中朝、中韓雙語播音主持方向)。
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 王暉:目前我校初試文化素養基礎測試以考察文史哲為主,今年的通過率為30%,我們希望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傳統文化功底,樹立學生的文化自信;告誡和引導廣大有志學子,以誠懇的態度、艱辛的努力對待藝術。
此外,中央戲劇學院今年新增曲藝相聲創作表演本科專業,計劃招收15人。中央美術學院的藝術品保護與修復(文物保護與修復)專業招生人數增加5人。這些招生專業和人數的變化均體現出人才培養和行業需求緊密結合的發展趨勢。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范迪安:藝術院校人才培養一定是要立足中國大地,特別是瞄準社會發展的新的需求來考慮自己學科佈局,特別是專業機構,由此構成一種新的整體高等美術教育的形態。
打造高精尖王牌專業
拓寬就業空間
為了讓人才培養更專業更有針對性,不少高校優化藝術專業設置,不僅為日新月異的文化事業發展提供人才儲備,也使藝術類院校學科建設與時俱進。今年,中國戲曲學院有四個專業停止招生。
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 冉常建:四個專業就是影視表演、戲曲影視導演、戲曲舞蹈和繪畫,我們是一所戲曲院校,集中力量要辦好戲曲專業,希望使我們的傳統專業能夠獲得更大的空間資源,在教學品質上能夠有更好提升。
近年來,國家和地方大力推動戲曲振興,戲曲進校園活動的深入推進,社會化辦學機構的增加,也讓戲曲人才的培養有了更深厚的土壤。
中國戲曲學院京劇係實踐教研室主任 徐小剛:我們發現今年少數民族生源的比例有所提高,另外民間辦學機構的一些生源、學生也報名到我們的考試當中來了,讓我們眼前一亮。
在各大藝術院校中,北京舞蹈學院今年的本科招生改革更進一步,著力打造舞蹈表演招生平臺,一方面擴大招生規模,另一方面對學習舞蹈表演、舞蹈教育和舞蹈編導的考生統一高考錄取自劃線,實現專業水準和高考成績的同步。
北京舞蹈學院副院長 許銳:學校裏建立一個跨專業,轉專業的機制,包括在這些優秀的表演人才當中,他們有創造思維的,有創新能力的,以後可以從表演往編導去發展。
(總臺央視記者 石岩 李雅倩 王陽昊 鄧榮 呂侯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