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成都“聞臭師”:聞臭味分等級 儀器設備暫不可取代
中新網成都3月24日電 (記者 王鵬)日常生活中,時常有民眾反映環境污染、空氣中有臭味。但許多人並不知道,辨別空氣中的臭味是一項專業的工作——往往由“聞臭師”來執行。
所謂“聞臭師”,就是嗅辨員,他們是一群用鼻子聞辨氣味的人,也是環境監測檢驗臭氣的重要一環。近日,中新網記者走進成都市城市管理科學研究院環衛監測所,探訪他們的日常工作。
嗅辨員陳佳宇已工作十餘年。她告訴記者,她的工作內容之一,是為稀釋的惡臭氣體鑒別等級,通過對臭氣進行評定,再通過專業數據得出結論形成報告,報告結果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説這份工作有什麼特殊之處,那就是進行嗅辨實驗前大約一週時間內,不能吃刺激性食物,不能感冒,更不能噴香水。”陳佳宇説,總之,一切會影響嗅覺的事情均要注意。
記者在實驗室看到,嗅辨的過程有其固定程式,一個臭氣濃度的分析需1名判定師和6名嗅辨員分工完成。其中,判定師要提前到現場對臭氣進行採集,往往是垃圾填埋場、污水處理廠等散發惡臭的場所。
實驗過程中,需先將臭氣稀釋,再裝到氣袋內,一般稀釋到100倍到上萬倍不等,再由6個嗅辨員來聞。“由嗅辨員辨別3個氣袋中裝有臭氣的唯一氣袋,根據正確率調整稀釋濃度,再用科學公式計算得出結論。”陳佳宇説。
經常聞惡臭氣味,是否會傷害到身體?成都市城市管理科學研究院環衛監測所相關負責人説,實驗分析以及化學從業者,都存在一定風險,為了保證嗅覺的敏銳性,嗅辨員中途必須休息,“一般原則上聞一個小時就要休息了。”
記者了解到,嗅辨員並不是鼻子好就能做,必須通過專門培訓並取得嗅辨員資格證。考試中,需從5張無嗅紙中分辨出2種浸過嗅液的紙,“這兩種嗅液是從30多種各類臭氣中篩選出來的,很多都稀釋過很多倍,氣味很淡。”上述負責人説。
“目前儀器設備尚不能準確衡量臭味和濃度,因為臭味是人體的感受。”在陳佳宇看來,未來很長時間內,嗅辨員都會一直存在下去,儀器設備暫不可取代,“不過這些年來,環境越來越好,我們‘聞臭’的頻率也越來越低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