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醫療行為成美容養生項目:盯上腸道的“減肥”險招

2021-12-31 09:17: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盯上腸道的“減肥”險招

  一家網店內,既銷售各類“腸排”溶液套餐,也銷售灌腸輔助器具。

  誰能想到,水和咖啡可以“療”腸?

  這類名為“腸療SPA”的養生項目,是把溫水、咖啡等液體從肛門注入消費者腸道內,以此達到商家聲稱的“排毒減肥”的效果。

  29歲的楊虹,雖然只是偶爾會輕微便秘,但“看了那麼多‘腸療’的好評”,決定去試試。

  整個過程大約半小時,楊虹沒有體會到太多的不適感。一根管子進入肛門後,溫水便開始涌入腸道。和醫院灌腸不同的是,管子另一端連著一塊彩色的螢幕,顯示水量、水溫和時間。畫面裏,她可以看到儀器裏涌出來的溫水如何在自己的腸道內流動,最後像溪水沖走“泥巴”一樣排除宿便。

  “視覺上很重口味,但心裏又有點舒適。”楊虹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詞來概括這次經歷,不過,她有一種強烈的掌控感。

  最小的13歲,“安全液體”灌腸

  某網際網路團購平臺顯示,僅北京一地,就有10多家明確提供“腸療SPA”服務的店舖。其中,部分店舖挂有平臺認證的銀牌標識。據該平臺公佈的掛牌規則,銀牌是根據門店産品豐富度、顧客滿意度和交易熱度等綜合計算獲得。

  “腸療SPA”和醫院灌腸有什麼區別?一家店舖的宣傳資訊顯示:醫院採用一些化學試劑,不僅容易有依賴性,而且安全性差,發生事故的風險較高;而美容院使用的機器舒適性強,安全的液體也不會讓人産生依賴性。

  網際網路上的體驗筆記、消費評價裏,腸療機出鏡率很高。這是一台呈C狀的設備,消費者躺在機器裏面,在正對著的螢幕裏可以看到灌腸的全過程。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聯繫到一家銷售商用腸療機的代理商,該代理商告訴記者,腸療機一台2萬元左右,使用培訓也不會耗時很久,“安裝加培訓基本上一天搞定”。他透露説,“綜合下來,一次腸療成本大概20元錢左右。”

  在北京市朝陽區一棟居民樓內,記者找到了一家“腸療SPA”店。 據店家介紹,他們使用的“安全液體”是“奈米小分子水”。一款標價388元的“腸療”套餐中,除了30-35分鐘的“奈米小分子水”灌腸外,還有15分鐘的益生菌水灌腸。

  店家建議記者,“首次清理腸道連做3天,之後可以每2到3週一次。”很多顧客連做3次,就減重7斤左右。

  還有店舖用到的“安全液體”是“礦化小分子水”。至於“礦化小分子水”和普通水的區別,一位客服回應記者稱,“這是機器廠家研製的,沒有做過具體的對比。”

  “這就是偽概念。”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減肥門診副主任醫師陳文璞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礦物質分類極多,是否真的加入礦物質暫且不談,如果沒有明確是何種礦物質,效果也就無從説起。

  “諷刺的是,若鈣離子含量過高,反而會加重使用者的便秘。”他説。

  陳文璞表示,灌腸實際上是一种醫學治療手段,通過導管自肛門經直腸插入結腸灌注液體,以此通便排氣。灌腸治療法有明確的適應症,多用於腸梗阻或者嚴重便秘的患者。

  但是,多個“腸療SPA”店的客服稱,來的“年輕人很多”,不少是為了“排毒減肥”。一家店主印象中,他們最小的客戶“13歲”。

  電商平臺上“大而全”的灌腸供應鏈

  在多個電商平臺上搜索“腸療”“灌腸”等關鍵詞,可以找到家用灌腸袋、灌腸溶液等腸療鏈上的各式所需。

  而在這海量的選擇中,記者發現,溫水只是灌腸的“初代産品”。一家店舖提供益生菌、綠茶粉、咖啡等多種溶液供灌腸者使用,售價在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比如,客服在介紹“純植物綠茶粉”時稱,“灌腸綠茶粉有修復腸黏膜的功效,純植物提取沒有任何的添加劑和依賴性。”

  在這裡購買“灌腸套餐”的消費者,需要自己完全掌握灌腸時間、速度、水溫以及水壓。“灌入速度可自行控制,放慢速度灌入有利於時長忍耐”,上述店舖的客服表示,“實驗發現,從腸道清除宿便後,灌腸者體重可下降1-15公斤。”

  北京朝陽醫院普外科主治醫師曾維根曾解釋説,灌腸能夠促進排便,但只適用於非常嚴重的便秘,靠此無法達到減肥或者美容養顏的功效。

  然而,貌似立竿見影的效果,仍然讓不少人趨之若鶩,有的微商甚至專門建了“打卡群”。

  一名自稱“抗衰老專家”的博主在微信群中,每天淩晨2點55分起床跑步,隨後帶領産品分銷商和其他群成員進行咖啡灌腸。在該博主的“知識分享”中,咖啡灌腸不僅可以“美容養顏”,甚至可以解決發燒、過敏性皮炎、糖尿病、血壓高等多種問題。

  針對群內成員反映的“心慌”“噁心”“失眠”等症狀,該博主的“解釋”頗有畫面感:“這是因為肚子裏的腐敗菌在作最後掙扎,他們大聲呼喚,請不要把我弄出體外,我要繼續在你的體內增殖、破壞你的細胞。所以,當他們被驅趕時,他們會讓你痛苦,讓你睡不著覺,讓你放棄。”

  這種“解釋”沒有説服陳文璞醫生。在他看來,咖啡裏含有的咖啡因,極易對脆弱的腸道産生刺激,促進腸道蠕動,導致機體水電解質紊亂,甚至會對身體産生不可恢復的損害。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王思平表示,臨床上從來沒有使用過或者聽説過咖啡灌腸療法。他同時表示,直腸黏膜會吸收咖啡因,至於治療作用,他認為這一説法沒什麼道理,“談不上什麼治療效果”。

  醫療行為成美容養生項目,危險重重

  不僅可以“全自助”,實體店裏也有“半自助”服務。

  “安全保護隱私”正是一些商家宣傳點:消費者不僅可以看到腸道內廢物的排出,甚至可以自主操作“腸療”機,不用工作人員在場。

  一家主打自助“腸療”店舖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即便是第一次來店的顧客,也可以自己將腸療機的管道塞進肛門,“這不是難事啊。如有需要,我們再幫忙。”

  這讓專業人士憂心忡忡。“醫院都不敢確保侵入性操作的絕對安全,更何況沒有醫師從業資格證的美容師和消費者?”陳文璞説,如果沒有進行必要的基礎檢查,灌腸可能誘發細菌感染、敗血症,甚至腸壁破裂、出血、穿孔。

  2021年12月20日,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人民法院公佈了一起刑事案件判決書。孫某某在開設的“水療洗腸排毒養生館”從事灌腸診療活動,在為劉某進行灌腸時,致劉某出現腹痛、便血等症狀,經醫院診斷為直腸穿孔,劉某的傷情構成九級傷殘。

  最終法院審理認定,孫某某犯非法行醫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00元。

  在裁判文書網上,養生美容機構的“灌腸事故”並不鮮見。

  “‘灌腸’屬於醫療行為,提供‘灌腸’服務的經營者需要醫療機構資質,提供服務的人員需要有醫務人員資質。”北京君都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生命科學與健康醫療法律部主任張文波律師稱,若灌腸服務者在提供灌腸服務時,未遵循相應的診療規範並造成消費者腸穿孔等人身損害後果的,應承擔相應的人身損害侵權賠償責任。若服務提供者不具有相應診療資質,則除民事賠償外,還應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情節嚴重的,如造成顧客死亡且為直接、主要原因的,則應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他表示,《醫療廣告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醫療廣告的表現形式不得含有涉及醫療技術、診療方法、疾病名稱、藥物的內容。因此,若店舖誇大宣稱灌腸能夠防癌、減肥、排毒等療效,則涉嫌構成違法醫療廣告。

  在陳文璞看來,很多不科學的減肥方法,都是急功近利、不靠譜的。經他20多年的從醫經歷總結,減肥的道理再樸素不過——飲食均衡、合理運動、作息規律。過度肥胖影響生活時,再考慮用藥和手術。

  他認為,在有關部門加強對美容機構的監管之外,提高公眾的健康素養非常重要,也很迫切。“想要維持腸道健康,灌腸絕不是一件長久之計。減肥還是要回歸生活本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把身體的掌控權交給自己,才不會栽跟頭。”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陳茜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