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如何識別PUA?當發現自己被PUA時又該如何應對?

2021-10-19 08:58: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識別PUA,保護自己

  “PUA”是近兩年被頻繁討論的熱門詞彙之一。“北大女生自殺事件”“翟某某逼死程式員丈夫”“23歲女生跳樓自殺,遺書中稱被男友PUA”……種種相關社會新聞讓人們提起親密關係中的PUA就膽戰心驚。

  PUA是英文“搭訕藝術家”的縮寫,原指一方(通常是男性)為了發展戀情,去學習如何提升情商和互動技巧以吸引對方,直至發生親密接觸。PUA提出者的初衷也許是幫助那些害羞的人學會自我展示,掌握與異性溝通的社交技巧。然而,在當今的網際網路語境下,PUA的應用場景和範圍與其最早的含義已相去甚遠,逐漸演變為戀愛關係中的一方通過精神打壓等方式,對另一方進行情感控制的代名詞。有觀點認為,PUA的核心是通過刻意扭曲事實,採用持續打擊、否認、誤導和欺騙等方式,使被操縱者懷疑自己的價值,從而不得不對操縱者百依百順。

  當我們説PUA時,我們在説什麼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臨床心理科主治醫師姜思思介紹,PUA並不是一個專業術語。“親密關係中的PUA”可以視為一種“伴侶間的脅迫控制”,是指伴侶中的一方通過多種方式建立起對另一方系統性支配的行為策略。控制者所使用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辱罵、恐嚇、孤立、身體/性暴力、威脅、懲罰、微觀管理、跟蹤和經濟控制。這種“脅迫控制”使得受害者被囚禁在施暴者所創造的虛幻世界中,陷入混亂、矛盾和恐懼的境地。

  PUA不僅發生在親密關係中,還廣泛用於各種關係裏,在職場、校園、家庭中,PUA都時有發生,姜思思指出,當我們説“職場PUA”“校園PUA”時,其含義可能更接近於“霸淩”。根據美國心理學會官網的定義,霸淩是一種攻擊行為,指一個人故意且反覆地對另一個人造成傷害或讓他不適,其本質是一種支配行為,通過壓制他人來獲取對被霸淩者的掌控。“霸淩是人與人之間不平等權力之下的欺淩與壓迫,長期存在於人類社會之中。霸淩既包括肢體或言語的攻擊,人際互動中的抗拒及排擠,也有可能是類似性騷擾般地對性的談論,或對身體部位的嘲諷、評論或譏笑。”姜思思説。

  “打擊式教育”——父母對子女的PUA

  在網際網路上,人們有時會把“打擊式教育”稱為“親子關係中的PUA”。值得注意的是,這种家庭教育模式在中國並不少見。

  傳統觀念認為,嚴厲的教育才能使子女成才。俗話説“棍棒底下出孝子”,其推崇的正是打擊式的教育方式。在這種教育理念下長大的父母,也會認同其合理性,認為愛孩子就應該對孩子嚴格要求,這樣才是“對孩子好”。有些父母喜歡把“別人家的孩子”挂在嘴邊,用“別人家的孩子”的優點去和自己孩子的缺點進行比較,讓自己的孩子去跟“別人家的孩子”學習。甚至,一些父母心裏明明對自己的孩子很認同,在外人面前也常以孩子為驕傲,面對自己的孩子時卻一句認可也沒有,永遠只有打擊。

  還有一些父母出於“怕孩子驕傲”的擔心,在孩子取得進步時也不會去誇讚,反而總是指責孩子還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夠好。綜藝《少年説》有一幕讓人痛心的場景——

  一個女孩在臺上哭著控訴自己的媽媽:“你怎麼總是拿我跟其他同學比較?為什麼我的努力你從來都看不到?”臺下的媽媽不為所動,只是冷冷地回應:“其實我一直在不斷打擊你,以你的性格,不打擊會飄。”女孩一邊抹眼淚一邊表示,自己的性格不適合打擊。然而,媽媽卻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當你很強的時候,我覺得我要拍一下;當你很弱的時候,我覺得要推你一把。”

  女兒的表情很絕望,她發現自己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改變媽媽的做法,於是哭著走下了臺。這段對話很快被推上微博熱搜,許多網友表示:“在這個女孩身上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姜思思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很多家長打擊孩子的初衷是幫助孩子成長為更好的人,但結果可能是在幫助孩子的同時也傷害了孩子。為了對孩子嚴格管教而對孩子一味地否定和打擊,很容易讓孩子將這種否定和打擊內化,長大後也會極其嚴厲地對待自己,不斷地挑自己毛病,認為自己處處都不夠好,會用完美的標準苛責自己,這樣的心理有可能會導致“自我PUA”。苛刻的自我要求,不愉快的心境,還可能增加孩子抑鬱的風險。

  姜思思稱,一個人如果長期被打擊和否定,則可能將這種PUA的模式內化,不需要別人出手就會“自動”打擊和否定自己,陷入“自我PUA”的泥淖。社會上流行的一些成功學理念,如“人就是要對自己狠一點”“永遠不能對自己滿意”,也會助長“自我PUA”的産生。

  PUA如同“裹了糖衣的炮彈”,具有隱蔽性

  親密關係中,既然被PUA的一方會受到傷害,為什麼他/她又允許自己長期處於這樣的關係中呢?

  姜思思認為,親密關係中的PUA通常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導致當事人儘管身在其中,卻經常很難識別。“親密關係中的PUA通常通過語言等方式實施,而非身體上的暴力。如果伴侶打你,你很容易意識到,這個伴侶有問題,因為大部分人都有一種共識:打人是不對的。然而,言語傷害就要隱蔽得多,有時候你被傷害了還不自知,反而會認為自己有問題。”

  姜思思進一步解釋説,很多時候,親密關係中的PUA表現為一方制定標準和規則,從而佔據關係中的主動權和決定權,對另一方施加影響,如“穿短裙是錯的”“化粧是不好的”“女人應該溫柔”“男人不能小氣”等等。在親密關係中,PUA就像是“裹了糖衣的炮彈”——一方在對另一方進行精神打擊時,常常會打著“我是為了你好”“我因為愛你才會跟你説這些”“我這樣是在幫助你”的名義,讓被PUA的一方感到非常迷惑:明明感覺不舒服,卻又説不出哪不對勁。加之PUA的施加者通常很了解對方,對方的話很可能從某個角度看是部分成立的,這就使被害者更加難以分辨。

  姜思思還觀察到,很多情況下,PUA受害者在一段關係中並不總是受損,也會有所獲得,這也增加了識別PUA的難度。“比如,一個在自我價值方面經常打擊你的伴侶,可能在生活中非常照顧你;又或者他非常帥氣和有才華,非常吸引你。”親子關係中的PUA也是如此:施加傷害的父母同時也是子女的養育者,對子女的愛也是真實的。

  當發現自己被PUA時,又該如何應對

  那麼,如何識別一段關係中的PUA呢?姜思思認為,可以從以下角度進行評估:

  首先,觀察對方是在批評你的部分缺點,還是否定你的全部。比如當你粗心時,正常的人會説“粗心不好,需要改正”,但霸淩者會否定你整個人,會從粗心引申到“你粗心大意,你不行,你有問題,別人不會喜歡你,不會認可你……”

  其次,分析對方的話是建議還是命令,你是否有選擇的權利;如果你不接受,對方會如何反應,是尊重你的選擇,還是攻擊你,逼迫你。很多時候,PUA施加者的話聽起來像是在促使你進步,變成更好的人。然而,這裡有一個關鍵點:你是否必須成長、必須進步?你是否有其他的選擇?一段正常的關係中,你是自由的,是有選擇權的,面對建議,你可以選擇接納,而非只能服從。

  第三,傾聽自己的感受。不妨問問自己:“你在這段關係中更快樂了嗎?更充實了嗎?更自信了嗎?”如果一段關係讓你變得不開心,不自信,變得自我懷疑,覺得自己不好,感到絕望無助,那麼這段關係就是有問題的。“有些人會覺得,一段關係是需要付出的,自己感到不舒服就去質疑這段關係,是不是自己太斤斤計較,太不懂付出?但實際上,一段好的關係應該是,別人覺得你很辛苦,付出很多,但你自己卻樂在其中。如果在別人眼中,你們的關係很好,而你內心卻很糾結,很難受,那你就要考慮這段關係是不是出了問題。”姜思思説。

  當發現自己被PUA時,又該如何應對呢?姜思思説,離開這段關係,解除痛苦的來源,當然是很好的辦法。但很多時候,一個人無法從一段關係中立即抽身,這時仍然可以採取一些方法保護自己。比如,可以採用“平衡反思法”,即不只反思自己,還可以從旁觀者的角度想想,對方的做法可能有什麼不對,或者與朋友們交流,聽聽不同視角的觀點,避免陷於過度自我反思。“尤其是當你處於一段連自己都覺得有問題的關係中,在被對方反覆打擊否定時,你甚至可以先想想對方是否有問題,從而跳出PUA的陷阱。”

  如果傷害已經發生,請允許自己獲得幫助

  姜思思指出,一些人長期在關係中遭受精神打壓,容易感到壓抑、不快,甚至發展為悲觀絕望、度日如年、痛不欲生,感覺“活著沒有意思”“生活沒有樂趣”,這時可能已經發展為“抑鬱狀態”,需要及時向精神科醫生或心理治療師尋求幫助。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並不會覺察到自己的精神狀態已經達到病理性的程度,而是認為“我遇到糟糕的事情了,狀態當然差”;也有些人雖然發現自己出現了抑鬱,但卻堅信病根是在關係上,“病根不解決,自己的抑鬱也就好不了”,因而不去尋求專業幫助;還有些人會感到憤怒,認為“病因在別人,不是我有病,憑什麼讓我進行治療”。

  姜思思類比説:“如果你被別人撞傷骨折了,或者被別人砍傷流血了,錯的確在別人,但終究是受傷的你去接受治療。同樣地,不管病因是什麼,當你的情緒‘病’了,就要為自己的心理健康負責。尤其是在病因一時無法處理的情況下,評估自己的情緒狀態,尋求專業幫助,尤為重要。”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