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聚焦鄉村創業:做共同致富的有心人

2021-06-21 09:33: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做共同致富的有心人(人物故事聚焦鄉村創業)

  陳柏年,1992年出生,甘肅省蘭州市皋蘭縣石洞鎮東灣村返鄉創業大學生。返鄉創業7年來,主要加工、銷售當地特色小麥麵粉和麵條等系列産品。

  經過多年努力,陳柏年經營的蘭州鄉韻農産品專業合作社,已被認證為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截至目前,合作社有社員103人,帶動原建檔立卡貧困戶25戶,每年分紅1500元,並帶動周邊150戶農戶年均收入達5萬元。

  核心閱讀

  甘肅皋蘭縣的“90後”陳柏年,大學畢業後返鄉創業,抓住當地小麥品種的優勢,進行規模種植,並借此加工、銷售麵粉、麵條等特色産品。他走過彎路,積極求變,不斷拓展市場,最終和周邊農戶一道,蹚出了一條農産品深加工的致富路。

  ■創業心得

  首先,創業切勿盲目衝動,不要以為返鄉創業門檻很低,要綜合考慮資金、物流和市場等因素,提前做好商業計劃;其次,農業生産週期長,不可急於獲取短期收益,也別貪大求快,貿然擴大規模,要在研究市場規律的基礎上,盯準市場前景好的優質農産品,做精做細品牌;第三,創業風險較大,上游風險難把控,在與客戶打交道時,切莫口頭約定,多用書面協議。

  ——陳柏年

  芒種過後,陳柏年心裏有了底:麥子長勢好,如果天公作美,雨水盛些,準能大豐收。自己的合作社加工麵粉和麵條,麥子是根本,也是103名社員和數百戶農民的指望。

  陳柏年是個“90後”,家住甘肅省皋蘭縣石洞鎮東灣村。返鄉創業7年,他從種植當地特色小麥,到加工、銷售麵粉及麵條等系列産品,年銷售額600萬元左右,帶動周邊150戶群眾年均收入達5萬元。

  試 水

  “我沒賺啥錢,但村民收成不錯”

  大學畢業前,陳柏年就打定主意,返鄉創業。

  “你個學生娃,會種莊稼?”父親説完,再沒開腔。

  “你爸説得對,回來能幹些啥?”母親也不贊成。

  “依託現有合作社,做大做強麵粉和麵條産業。”陳柏年説,想提高農業附加值,就要升級農産品,走品牌化路線。

  “想法倒是好。”母親瞅了一眼父親。“書生意氣,3年之後見分曉。”父親起身出了屋,陳柏年懸著的心落下。

  3年後,陳柏年卻感覺,自己沒臉見父親。

  “是這麼回事兒。”陳柏年説,接手合作社後,他想流轉土地,大規模種植當地一種特色小麥,“返鄉創業,我就是瞅準了它的前景。”陳柏年説,這種小麥在種植過程中不用化肥和農藥,純天然無公害,“而且,麥粒內含有多種營養成分。”

  在皋蘭縣,這種特色小麥種植歷史悠久。“它耐旱性、抗病性強,很適宜在當地種植。缺點是産量不高,即使是大豐收,畝産也過不了200斤。産量低收益不高,農戶漸漸沒了種植意願。”陳柏年説。

  “麥子的品質決定麵粉和麵條的品質。”陳柏年説,他們收購麥子,得走街串巷四處找,量難保證,質又參差。所以他決定,流轉土地,自己種植。“要流轉我的土地,當然樂意。”東灣村村民王春莉説,流轉費用每畝450元,還能在自家地裏“上班”掙工資,“農忙去幹活,每天掙150元,不用操啥心。”

  雄心勃勃的陳柏年,流轉了800畝土地,全部種上了特色小麥。“群眾收入有保障,我的麥子也有了質和量。”陳柏年信心滿滿。一番努力下來,“我沒賺啥錢,但村民收成不錯。”

  後來,面對高額貸款,陳柏年慌了神,“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每天一睜眼,腦海中就一件事,貸款利息該咋還。”陳柏年説,返鄉創業的困難,遠遠超出了自己當初的預期,“想打退堂鼓,但無路可退,攤子鋪得這麼大,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幹。”

  轉 變

  “原來不被看好的特色小麥,如今又成香餑餑”

  “開始想不通。”陳柏年説,頭兩年天旱,産量自然低。這第三年風調雨順,結果收成還是不理想。他一個人來到麥地,順著田埂沿溝梁轉悠。看著800多畝土地,被田埂地界切割得七零八落,陳柏年想清楚了癥結所在。

  “成本太高,管控沒跟上。”陳柏年説,當時鄉親們不同意推平連成片,怕合同到期找不到地界,這就導致沒法規模化機械作業。這樣一來,勢必增加用工人數,人數越多成本就越高。“再一個,管理比較粗放。”陳柏年説,有的人精耕細作不惜力,也有些人不太願出力。“第三個原因,産品太單一。”所以,看似擴大了規模,實際上也增加了支出。

  “下定決心,改變種植模式。”流轉合同到期後,陳柏年沒再續簽。“説讓我們種植當地特色小麥,他收購。”王春莉説,起初很多人不願意,“因為掙流轉費和工錢,不操心嘛!”陳柏年給大家算了筆賬,種好這種小麥,他高於市場價收購。口説無憑,簽協議兜底,總算讓大家動了心。“我既想調動大家的種植積極性,也要培養他們的種植意願。”陳柏年説。來年秋收,小麥有了保障,他的生産成本也大幅下降,“合作社這才慢慢走上正軌。”

  好事多磨,特色小麥的致富路並不好走。剛解決了原料問題,加工的難題又擺在了眼前。“設備落後,車間簡陋,還是家庭作坊。”陳柏年説,可這麥子嬌氣,三伏天太熱,面會餳過頭;三九天太冷,面又餳不好。“冷熱都不成。”瞅著跟不上時代的生産車間,陳柏年咬咬牙,“貸款幾百萬元,建現代化車間。”

  如今,隔著落地玻璃,工人在新車間裏埋頭加工以這種小麥麵粉為原料的麵條,生産效率和産品品質大幅提高。

  “原來不被看好的特色小麥,如今又成香餑餑。”王春莉説,每畝地至少增收500元。“合作社走上正軌,吸納群眾就業,社員每年還能分紅。”陳柏年説,縣裏也在推廣種植,並在推進灌溉工程建設,要讓特色小麥産業走得更遠。

  開 拓

  “每年銷售10多萬箱,供不應求”

  創業這些年,蘭州的大街小巷,陳柏年幾乎跑遍了。“最多的時候,一天跑3趟蘭州。”陳柏年説,起初送貨、卸貨、碼貨都是自己一個人幹,“既是司機又是裝卸工,還是推銷員。2015年一年,車就開了10萬公里。”

  “跑市場很辛苦,但兜兜轉轉,始終都在熟人圈和老客戶打交道。”陳柏年説,當地市場本來就小,特色小麥價格又偏高,産量多了往哪賣?外銷成了必然的選擇。

  幾年前,陳柏年到深圳購買生産設備。去的時候,他帶了自家生産的特色小麥麵條。“很簡易的紙袋包裝,裏頭兩塊面餅。”陳柏年説,“按照當時的想法,只要面夠好,包裝無所謂。結果經銷商婉拒了,再三勸人家品嘗下,才送出去幾包。”陳柏年説,沒想到,這幾包麵條,讓他峰迴路轉。回到蘭州,陳柏年接到了商家電話,“你這面看著普通,但口感挺好。”

  陳柏年趕去深圳,“人家帶我去參觀,真是大開眼界。”陳柏年説,從設計到定位,從怎麼打動消費者,到如何提高附加值,都刷新了自己的認知。回來後,他也開始琢磨,找專家請教、去外面取經。經過一番改良,陳柏年註冊了商標,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製作的多款新包裝麵條,不僅顏值吸睛,而且各具特色。“就是針對不同消費者,分眾化銷售。近幾年,每年銷售10多萬箱,供不應求。”

  銷路打開,市場認可,陳柏年的合作社有了底氣和實力幫助更多人。“有些老鄉有糧卻賣不上價,還有些人務工門路少。”陳柏年説,合作社和有意願種植的農戶簽訂合同,兜底收購,並吸納一部分人到車間務工。

  蔡河村村民楊香花丈夫常年患病,一家生計全靠她。到合作社上班後,她做起了打掃衛生等後勤工作,每月工資2600元,“如今在家門口上班拿工資,還能照顧家人。”

  “想要真致富,先得可持續。”陳柏年説,合作社的目標是,既要推動特色小麥種植,盤活撂荒地,又要讓一些勞動力從土地中解放出來,轉移到二、三産業中,做大蛋糕,實現良性迴圈。“為此,合作社簽訂種植基地3500畝,並建成6000平方米集麵粉、麵條、麥片、胡麻油于一體的生産園區。”他告訴記者,為更好地拓展市場,已在不少城市建立了銷售網點。“打通上下游,延長産業鏈,提升産品附加值。我要和鄉親們一起,做共同致富的有心人。”

  本報記者 王錦濤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