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從封控到重啟 武漢已是健康安全的城市

2021-04-08 09:25:00
來源:湖北日報
字號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朱惠 余瑾毅 通訊員 王琛 羅琳

  “沒有感覺,就是最好的感覺。如果不是戴著口罩,大家幾乎已忘了疫情這事兒。”

  4月6日下午4時,武漢市民柯先生掃碼檢票後進入武漢站,準備乘動車返京工作,結束3天的小長假。

  “沒有感覺,就是最好的感覺。”假期裏,他和家人朋友一起吃飯購物、踏青出遊,“如果不是戴著口罩,大家幾乎已忘了疫情這事兒。”

  2020年春節,柯先生沒能回漢。當時,一場疫情突襲荊楚大地,武漢告急!

  疫情發生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一場氣壯山河的抗擊疫情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打響。

  從不安到勇敢,從封控到重啟,歷經疫情淬煉,如今的武漢已形成醫防協同機制和立體應急網路,正全民免費接種新冠疫苗,成為健康安全的城市。

  “去年十一回來,已感受到武漢復蘇的活力。今年一開年,單位同事都向我打聽武大櫻花何時開,想來這座美麗的英雄之城看看。”柯先生説。

  “醫防協同”織密防控網——

  “不僅有醫院發力,更有全社會的參與”

  醫院是疫情常態化防控的最前線。

  多家醫院表示,一年來,醫防協同機制不斷完善,醫院從醫療救治轉變為救治防控相結合,在預警監測、院感防控等日常工作中,守牢疫情防控紅線。

  在武漢兒童醫院,增加6間負壓留觀室、1間標準CT室,完成21間負壓病房、9間重症隔離病房和專用電梯通道、3間負壓手術室的改造。

  在武漢肺科醫院,由院感科牽頭,堅持每日對各重點科室部門院感巡查,發現問題立行立改。對發熱門診所有就診患者及家屬,測量體溫,嚴守“入院關口”及“住院關口”,對所有新入院患者均開展血常規、胸部CT、核酸篩查……

  這是武漢多家醫院常態疫情防控的硬核之舉,也是各級醫院走向疫情常態化防控的縮影。

  武漢解封後,各級醫療機構防控並未鬆懈,從單純“人防”,走向“人防和技防”相結合。人臉識別、體溫監測系統,查證健康碼、體溫等,已然成為各級醫院標配。

  “一年來,醫療機構與疾控機構密切協作工作機制不斷完善,人員通、資訊通、資源通,監督監管、相互制約,落實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責任,形成了更為緊密有效的防治結合體系。”武漢市衛健委介紹,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和武漢市肺科醫院還作為該市疾控中心的臨床基地,實現防治一體化。

  疫情期間,協和武漢紅十字會醫院接管了江漢區17個集中隔離點、16個社會福利院和36個康復驛站的醫療救治工作,派出的移動醫療專家團隊每日奔赴各點位開展醫療指導、核酸採樣。如今,該院承擔起江漢轄區6個新冠疫苗接種點的醫療保障工作,承辦富豪社區疫苗接種點,還成立核酸採樣小分隊為境外返漢人員核酸採樣,對江漢區13類重點人員核酸檢測。

  “經歷疫情,深知醫院在基層醫療衛生中的責任。”協和武漢紅十字會醫院院長熊念説,一年來,醫院承擔的責任更重了,但無論何時,疫情防控都是醫院的重要任務。

  武漢協和醫院感染科教授趙雷曾在抗疫一線,他説:“一年來的防控,不僅有醫院發力,更有全社會的參與。”

  “武漢市已形成醫防協同和全社會群防機制,疾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街道社區常態化聯動,社區網格員、黨員、志願者、居民等共治共管,社區公共衛生應急防控網路已建立和完善。”武漢市衛健委介紹。

  應急任務“一鍵達基層”——

  “確保隊伍拉得出、頂得上、用得好”

  今年初,河北兩例確診病例在武漢有活動軌跡。獲得資訊後,武漢在一天之內,迅速完成了排查、封控、流調、消殺等工作。這充分體現出武漢衛生應急管理能力大幅提升。

  疫後,武漢市以資訊化建設為抓手,監測預警能力逐日提升。

  去年秋冬,正值呼吸道疾病高發期,市民在武漢任一藥店購買感冒、退熱、止咳藥,購藥人資訊會立即被收錄進衛生應急指揮與疫情大數據應用系統。購藥資訊可追溯,出現異常會及時預警。

  武漢市衛健委介紹,該應用系統中建立了症候群、重點人員、場所、傳染病動態監測等13類風險預警指標,實現智慧預警多點觸發和數據全程閉環管理。目前,該系統每日自動實時比對各類數據,基本可實現全場景、廣覆蓋。

  武漢去年一場集中核酸檢測排查令世界驚嘆。10余天檢測了近千萬人口,為世界抗疫提供了“武漢經驗”。不到一年,武漢迅速提升核酸檢測能力,所有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均已配備核酸檢測PCR實驗室,一批日單檢量達到1萬的城市檢測基地和國家公共檢測平臺已經建成。目前武漢市共有核酸檢測實驗室92家,移動核酸檢測車6台,日單檢量可達35萬人次。

  與此同時,武漢市組建了1000人流調隊、1000人消殺隊、1000人檢測隊、1000人管控隊四支防控隊伍,平時他們根據社區、商超、市場等場景開展應急演練,一旦出現疫情,確保隊伍能“拉得出、頂得上、用得好”。

  武漢市衛健委介紹,風險排查、應急處置等指令任務,完全可以“一鍵達基層”。

  接種新冠疫苗——

  “我們全家一起‘苗苗苗’”

  掃碼、測血壓、打疫苗……4月2日下午2時許,居民呂華芳和丈夫李鋼兩人,來到漢陽區晴川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起接種新冠疫苗。

  “我們全家一起‘苗苗苗’,讀大三的女兒3月初就接種了。”呂華芳是武漢市水務局排水泵站管理處工作人員,疫情期間,她下沉社區連續值守了36天。“當時聽到解封的消息,就知道武漢從此會一天天好起來的。”她説。

  “目前我們已完成近2萬劑新冠疫苗接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副院長黃傳芬介紹,該中心是漢陽區首批新冠疫苗接種點,去年12月25日開始為緊急人員、重點人員接種,今年3月12日起開展居民接種,目前街道3.3萬餘名常住人口中,兩成居民已完成接種,“每日接種量從最初的100多人次,到高峰期一天接種500余人次。”

  4月1日中午1時30分,在晴川街轄區內的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300余名學生排隊有序接種新冠疫苗。“我剛打完,沒什麼不舒服的感覺。”大二學生周旭是安徽人,打完疫苗後,第一時間打電話給父母。疫情期間,在老家的他和身在武漢的室友,一直在網路上互相關心和鼓勵。“我清楚記得,4月8日武漢解封當天,我們在群裏歡呼——終於可以返校啦!”周旭説,校園防疫措施也已常態化,學生每天都會上報體溫進行健康打卡。

  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院長楊勇介紹,每天早上8時30分至晚上7時,醫護人員一天不休,居民隨來隨接種。每天疫苗接種工作結束後,我們會清理庫存,整理上報接種人員資訊,並申報預約次日的疫苗,下班時常常已是九十點,最晚一次都轉鐘了。

  “經過這次疫情,大家更有凝聚力了。”談及過去這一年,楊勇深有感觸地説,從最初的戰“疫”,到後來為防汛提供醫療保障,在機場對境外來漢人員進行採樣,再到現在的全民新冠疫苗接種,雖然一天都沒有停歇過,但大家依舊幹勁十足,“因為居民、患者更理解、更信任我們社區醫護工作者了,這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以前大家生病都愛往大醫院跑,現在首先想到的就是咱們社區醫生。”黃傳芬説,該中心是武漢市設立的首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經此一“疫”,基層醫療水準得到提升,全科診療流程更加規範,得到更多居民的認可。

  武漢衛生應急指揮與疫情大數據應用系統,日監測人數

  182.5萬

  武漢核酸檢測實驗室92家,日單檢量可達

  35萬人次

  截至4月7日12時,武漢市新冠疫苗累計接種超

  370萬劑次

  武漢改擴建15個

  區級疾控中心,

  13個行政區疾控中心建成P2實驗室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