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年貨、快遞特産……“就地過年”催生過年新方式
中新社北京2月10日電 題:(抗擊新冠肺炎)網購年貨、快遞特産……“就地過年”催生過年新方式
中新社記者 李純
“我們初步摸排,今年全國36個大中城市‘就地過年’人數比往年增加了4800多萬。”在10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中國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司長朱小良作如是介紹。
為減少新冠肺炎疫情傳播風險,防止春節前後疫情加劇,中國官方今年提倡民眾“就地過年”,春節非必要不返鄉。在此背景下,中國人的過年方式有何新特點?
網購年貨成為時尚
春節既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的消費旺季。在提倡就地過年的當下,今年的春節消費市場呈現出新的特點和變化。
據朱小良介紹,網上購買年貨成了今年春節的一種時尚。食品、年俗商品等傳統年貨持續熱銷,家鄉風味特産尤其受到青睞,網購成為越來越多人置辦年貨的選擇。
近期,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指導地方和企業開展了“全國網上年貨節”活動。朱小良表示,活動開展20多天來,取得了積極成效。“到現在為止,網路零售額已經超過7000億元人民幣,線上餐飲銷售額同比增長了近50%;一些實體零售企業線上銷售佔比達到去年農曆同期的3倍,帶動整體銷售額大幅提升。”
此外,今年許多民眾選擇在家吃年夜飯,廣大餐飲企業也順應這一需求變化,推出年夜飯套餐、半成品年夜飯等外賣服務,讓人們在家也能享受到大廚級的美食。
“最近這20天,我們重點監測的線上餐飲平臺年夜飯銷售額同比增長1倍左右。”朱小良説。
快遞物品不同以往
過年不回家,互寄年貨特産成了原地過年的人與家鄉親人表達思念的方式。
“今年只用了38天的時間,全國的快遞量就已經達到了100億件。”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邊作棟表示,今年春節前後的快遞量較往年有明顯提高。自臘月初八(今年1月20日)以來的20多天,快遞業務量較去年農曆同期增長了30%。
他還指出,預計今年農曆大年初一到初七的日均快遞業務量將翻一番,達到日常水準的20%左右,快件量“達到平均每天7000萬件上下”。
“往年大家回家過年,我們投遞的包裹都是服裝、化粧品、禮品一類的。”連續十年參與春節期間的快件寄遞工作,中國郵政北京市海淀分公司中關村支局攬投員史春華表示,今年大家響應倡議就地過年,投遞的包裹也發生了變化,“主要是以農産品、生活用品、水果蔬菜一類為主”。
目前已有多家快遞企業宣佈春節期間不打烊,史春華與同事們也將繼續堅守崗位。邊作棟指出,郵政快遞行業將盡最大努力,做好春節期間的寄遞服務保障工作,為廣大用戶順利收到年貨、愉快度過春節做好服務保障。
就近休閒受到歡迎
在減少遠途出遊的同時,就近休閒受到人們的歡迎。朱小良介紹説,“就地過年”帶火了城市周邊遊、短途自駕遊,大中城市郊區度假酒店、民宿等預定火爆。
另外,許多地方的公園景區免費開放,博物館、圖書館延長閉館時間,多部國産電影即將上映,逛公園、參觀博物館、讀書充電、看電影也將成為許多人的過年選擇。朱小良説,據統計,春節檔電影預售票房已超過7億元人民幣。
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管理司一級巡視員侯振剛指出,今年春節期間,低風險地區的公共文化活動場所和文博機構在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按照“限量、預約、錯峰”的原則,均有序開放,保障開放時間;同時進一步加強公共文化服務和産品供給,線上上線下為民眾提供服務。
“據統計,春節期間,除北方部分地區旅遊景區季節性關閉,以及個別地區因疫情防控要求臨時關閉外,全國80%的A級旅遊景區正常開放,基本做到了‘應開盡開’。”侯振剛説。
他也提示民眾,出遊時要增強防疫意識,合理安排行程,堅持非必要不流動、非必要不安排出境旅遊,不前往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旅遊,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出遊期間要遵守旅遊出發地、目的地的疫情防控規定,做好自我防護,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勤通風,養成“一米線”的好習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