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努力提高對外開放的品質和水準
(四十)適應新形勢,創新對外經濟工作。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提升開放型經濟水準,形成開放型經濟新格局。(商務部、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負責)
(四十一)保持對外貿易穩定發展。保持外貿政策基本穩定。穩定出口退稅政策,擴大貿易融資和信用保險,改進海關、質檢、外匯等方面的監管和服務,幫助企業克服訂單不足、成本升高、摩擦增多等多重困難和壓力。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深入實施科技興貿、以質取勝和市場多元化戰略,支援企業培育自主品牌、行銷網路和研發中心,引導加工貿易向産業鏈高端延伸、向中西部轉移。鞏固美日歐傳統市場,開拓新興市場。穩定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擴大高技術、高附加值産品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産品出口。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承接服務外包。制定加強進口、促進貿易平衡的指導意見,完善進口政策,搭建更多的進口促進平臺,推動進出口平衡發展。(商務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人民銀行、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質檢總局、外匯局等負責)
(四十二)提高利用外資品質。堅持積極有效利用外資的方針,更加注重優化結構和提高品質。實施新修訂的外商投資産業指導目錄,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製造業、高新技術産業、節能環保産業、現代服務業和中西部地區。(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負責)
(四十三)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強宏觀指導,強化政策支援,簡化審批手續,健全服務保障。引導各類所有制企業有序開展境外能源、原材料、農業、製造業、服務業、基礎設施等領域投資合作和跨國並購。(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負責)創新境外經貿合作區發展模式,支援“走出去”的企業相互協同、集群發展。規範發展對外勞務合作。放寬居民境外投資限制。加強對外投資風險管理,維護我境外企業人員和資産安全。(商務部、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負責)
(四十四)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區域合作。努力保持與發達國家經貿關係穩定發展,全面深化與發展中國家的互利合作。繼續推進自貿區建設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積極參與二十國集團等全球經濟治理機制建設,加強與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繼續在多哈回合談判、國際金融體系改革中發揮建設性作用。(商務部、外交部、財政部、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海關總署、質檢總局會同有關部門負責)
十、加強民族、宗教、國防、港澳臺僑、外交工作
(四十五)進一步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支援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實施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推進興邊富民行動和發展少數民族事業規劃。堅定不移地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認真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維護宗教團體、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的合法權益,充分發揮他們在促進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和諧中的積極作用。(國家民委、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扶貧辦、宗教局、僑辦負責)
(四十六)繼續加強僑務工作。全面貫徹黨的僑務政策,維護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合法權益,支援他們積極參與祖國現代化建設與和平統一大業。(僑辦、外交部負責)
(四十七)積極支援國防和軍隊建設。加快全面建設現代後勤步伐。大力提高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自主創新能力。全面建設現代化武裝警察力量,加強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增強反恐維穩、處置突發事件、搶險救災的能力。堅持軍民結合、寓軍於民,走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工業和資訊化部、發展改革委、國防科工局、公安部、民政部、財政部、國家國防動員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委軍隊保障社會化工作領導小組、全國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工作領導小組負責)
(四十八)全力支援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支援特區政府積極應對國際經濟風險挑戰,維護經濟金融穩定和長期繁榮發展。銜接和落實好支援港澳經濟社會發展的系列政策措施,大幅提升內地對港澳服務貿易開放水準,加快推進港珠澳大橋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對接,深化合作,支援港澳參與國際和區域經濟合作。支援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建設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支援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推進橫琴新區建設,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港澳辦、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人民銀行、旅遊局、鐵道部、海關總署等負責)
(四十九)拓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繼續堅持中央對臺工作的大政方針,增強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民意基礎。全面深化經濟金融合作,推動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後續商談取得新進展。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積極擴大各界往來,開展文化、教育等交流,使兩岸同胞聯繫更緊密,感情更貼近,利益更融合。(臺辦、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教育部、商務部、文化部、人民銀行、民政部等負責)
(五十)繼續推進全方位外交。繼續深化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係,積極參與周邊各種合作機制,推動區域合作深入發展,共同營造和平穩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贏的地區環境。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加強團結合作,深化傳統友誼,擴大互利合作,推動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維護髮展中國家的正當權益和共同利益。加強與各大國的戰略對話,增進戰略互信,拓展合作領域,推進相互關係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積極參與多邊事務和全球治理,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外交部會同有關部門負責)
今年是“十二五”時期承前啟後的重要一年,也是本屆政府任期的最後一年,貫徹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做好政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各部門、各單位要以對國家、人民和歷史高度負責的精神,善始善終,恪盡職守,努力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一要加強領導,抓好落實。各部門、各單位要精心部署,週密安排,抓緊制定落實重點工作的實施方案,提出明確要求,並於4月20日前報國務院。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全面負起責任。每一項工作都要落實到單位、落實到人。二要通力協作,強化配合。要增強全局觀念,加強溝通協調,齊心協力,認真履行職責。要堅決克服推諉扯皮的現象,摒棄部門利益和局部利益,切實提高辦事效率。需要多個部門參與的工作,牽頭部門要切實負起組織協調責任,其他部門要積極配合。三要求真務實,開拓進取。所有工作都要講求實效,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真誠傾聽民意,不回避矛盾和問題。要堅持深入實際、深入基層,及時發現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要勇於創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四要加強檢查,健全問責。要強化考核和行政問責,嚴肅責任追究。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提高執行力。各部門、各單位要自覺維護中央政策的統一性、權威性和嚴肅性,確保政令暢通,做到令行禁止。
國務院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