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雲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張銘清:“三個可以談”拓展兩岸政治談判空間(2002.11.27)

  時間:2005-07-27 10:56    來源: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七日電(記者黃少華)國臺辦發言人張銘清指出,中共十六大報告對臺工作部分中“三個可以談”的提出,進一步拓展了兩岸政治談判的空間,為打開兩岸政治僵局指明道路,為兩岸同胞展現了共同爭取和平統一的光明前景。 

  在今天的國臺辦新聞發佈會上,張銘清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作上述表示。 

  張銘清説,開展兩岸對話,進行和平統一談判,進而實現中國的完全統一,是我們的一貫主張。十六大報告説“兩千三百萬台灣同胞是我們的手足兄弟,沒有人比我們更希望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臺灣問題”,情深意切,語重心長,表明我們在一如既往地為實現和平談判進行不懈的努力。但遺憾的是,臺灣當局至今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也不承認“九二共識”。 

  他表示,為了打破兩岸政治僵局、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我們就兩岸政治談判的議題,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張。從十四大到十六大,中共關於兩岸政治談判的努力是不斷的。十四大報告中説到,在一個中國原則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甚至説到就包括兩岸正式談判的方式問題與臺灣方面討論,找到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辦法。一九九五年一月三十日,江澤民發表著名的對臺八項主張,特別講到在一個中國原則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而且講到可以分步驟地談,如就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進行談判。一九九七年的十五大報告中又作了重申。十六大報告對臺工作的論述,包括首次明確提議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三個可以談”,表明瞭我們對臺方針政策的一貫性、連續性,體現了我們在兩岸政治談判問題上的積極態度和極大誠意。“三個可以談”使兩岸政治談判的議題進一步具體化、更具操作性。如第一個“可以談”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由衷地表現了我們希望兩岸關係的發展能有一個比較良好的環境;第二和第三個“可以談”講到臺灣的國際空間和政治地位,這都是臺灣同胞非常關心的問題,臺灣當局也不斷地提出希望能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他指出,“三個可以談”的提出,進一步拓展了兩岸政治談判的空間,為打開兩岸政治僵局指明瞭道路,為兩岸同胞展現了共同爭取和平統一的光明前景。“三個可以談”得到臺灣同胞非常正面的評價和熱烈的反應,海外也非常關注。 

  他強調,現在的關鍵是,臺灣當局應在一個中國的基礎上對此作出認真回應。(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