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五月二十九日電(記者黃少華)國臺辦新聞發言人張銘清今天在回答提問時表示,在基礎未得以恢復之前,兩會(海協和海基會)不能進行接觸商談。
在今天的國臺辦新聞發佈會上,有記者問,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日前再次邀請海協會長汪道涵到臺灣訪問,請問國臺辦方面持何態度。
張銘清説,關於汪道涵先生訪台的問題,我們可把目光移到兩年多之前。一九九九年汪道涵秋天訪台已經做好了各方面的準備,正準備成行,但當年七月九日,李登輝拋出了“兩國論”,使兩岸接觸的基礎不復存在,兩會接觸商談也因此中斷。辜振甫先生曾多次邀請汪道涵訪台,我想汪道涵先生也有此心願。但現在關鍵的問題是兩岸中斷接觸協商包括兩會接觸中斷,責任在於臺灣方面,先是李登輝的“兩國論”,後是臺灣當局領導人至今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破壞了兩岸和兩會接觸的基礎。只要基礎存在,汪道涵訪台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另有記者問及對於兩岸“三通”談判,如果臺灣方面授權海基會來談,未來兩會能否復談。
對此,張銘清未作直接答覆。他説,前面我已表述過,兩會接觸之所以中斷,是因為臺灣方面破壞了接觸商談的基礎。在基礎未得以恢復之前,兩會不能進行商談。
他表示,我們説過,只要把兩岸直接“三通”作為一個國家的內部事務,就可以民間對民間、公司對公司、行業對行業儘快地通起來。這是最簡便有效的辦法。一九九六年兩岸關於互通電信的談判,一九九七年兩岸試點直航的談判,都是通過民間進行的,而且談判過程非常順利。
他指出,而兩會能發揮作用,是以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為基礎的。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就不可能有汪辜會談。兩會以往接觸談判十多次,都是在一個中國原則下,都看作是一個國家內部事務才能進行的。而民間、公司、行業談判兩岸“三通”,也是看作一個國家內部事務。這兩者並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