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雲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關於中國與西方主要國家的關係(六)

  時間:2001-04-17 09:29    來源:     
 
                   中美關係
  江主席説,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美兩國在事關世界和亞太地區和平與發展的重大問題上,具有廣泛的共同利益,肩負著不可推卸的共同責任。我們作為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兩個大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都希望看到世界保持和平與安全,在解決熱點問題方面都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我們在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方面有著共同的目標。我們都致力於保持地區穩定,在制止南亞軍備競賽、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等領域進行了有效的合作。中美分別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積極開展了雙邊經貿合作,共同致力於促進世界金融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我們在保護環境、打擊國際犯罪以及毒品走私和國際恐怖主義活動等方面的合作不斷加強。
  江主席説,我們要從戰略的高度和長遠的角度來審視和處理中美關係,排除各種干擾,堅定地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地發展。我們要始終不渝地按照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和中美聯合聲明的原則處理兩國關係,特別要正確處理臺灣問題。我們要本著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內政、求同存異的精神,妥善處理雙方的分歧。我們要積極尋求共同利益的匯合點,努力拓寬合作領域。我們要大力開展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交往,不斷加強中美友好合作關係的基礎。再過幾個月,我們將迎來中美建交20週年。中美關係正處在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歷史關頭。我深信,在中美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克服各種障礙,推動兩國關係朝著建立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的目標不斷向前邁進。
  江主席強調,臺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問題,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各項原則及有關承諾,妥善處理臺灣問題是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的關鍵。
  6月27日,江澤民主席和克林頓總統在舉行正式會談之後,共同會見了中外記者。
  江澤民主席首先講話説,剛才我同克林頓總統舉行了正式會談。雙方就中美關係和重大的國際和地區問題廣泛、深入地交換了意見。會談是積極的、建設性的和富有成果的。中美兩國元首成功實現互訪標誌著中美關係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這不僅符合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而且對促進亞太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具有重要的意義。
  江澤民説,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不是減少了,而是增加了。兩國合作的基礎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強了。雙方都認為,中美兩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應該繼續共同努力,促進世界和亞太地區的和平與安全,緩和和消除各種緊張,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加強保護環境,打擊國際犯罪、毒品走私和國際恐怖主義活動。我們雙方都同意進一步加強兩國在重大國際問題上的對話和合作。中美關係正在改善和發展,雙方在許多領域的合作取得了重要的進展。
  江澤民説,我和克林頓總統決定,中美不把各自控制下的戰略核武器瞄準對方。這向全世界表明,中美兩國是合作夥伴,而不是對手。我再次重申,中國從擁有核武器起,就承諾在任何情況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他説,我和克林頓總統就進一步加強中美在雙邊關係、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達成了廣泛共識。我們同意採取積極的步驟,促進中美互利經貿合作關係的發展,擴大兩國在能源、環境、科學、教育、文化、衛生、法律和軍事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加強兩國人民之間的往來和友誼。我們還同意,加強中美在裁軍、軍控和防擴散問題上的磋商與合作,並就生物武器公約議定書、殺傷人員地雷問題、以及南亞問題發表了聯合聲明。
  江澤民説,臺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主要、最敏感的核心問題。我們希望美方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和中美聯合聲明的原則及有關承諾,以促進中美關係的順利發展。
  他指出,中美關係的改善和發展來之不易,是兩國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們應該倍加珍惜。中美兩國的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和文化傳統不同,在一些問題上存在不同的看法和分歧,但這不應該成為發展中美關係的障礙。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各國的發展道路應該由各國人民自己來選擇。中美雙方應從戰略的高度和長遠的角度來審視和處理我們兩國的關係。我們應該本著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求同存異、發展合作的精神,推進中美關係。我相信,通過我們雙方的共同努力,我們將朝著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紀中美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的方向不斷前進。
  6月27日晚,江澤民主席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盛大國宴,歡迎美國總統克林頓和夫人及其一行。江澤民主席首先致祝酒辭。
  江澤民説,自從26年前中美交往的大門重新打開以來,兩國關係儘管經歷了波折,但總的是向前發展的。這説明,任何波折都阻擋不了兩國關係發展的大趨勢。
  江澤民説,中美兩國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不同,文化傳統和歷史背景各異,經濟發展水準也不一樣。兩國在一些問題上存在不同看法,存在分歧,這並不奇怪。重要的是,雙方的共同利益遠遠大於分歧,存在的問題不應成為兩國關係發展的障礙。只要我們堅持從戰略的長遠角度來審視和處理這些問題,中美關係一定會發展得更好。
  江澤民在談到如何加強雙邊合作時説,中美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維護世界和平負有重大責任。我們進行密切的磋商與合作是保持地區和世界穩定的重要因素。我們在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方面有著最終的共同目標。我們在保護環境和打擊國際犯罪、毒品走私、恐怖主義活動等問題上,也有加強合作的迫切需要。
  他説,中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開展經貿合作和技術交流具有巨大的潛力。我們在保持國際金融穩定、促進世界經濟健康發展方面,也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
  他説,中美文化各有特色,可以相互交流與借鑒。我們兩國人民有著傳統的友誼。兩國領導人都高度重視發展雙邊關係,併為此作出了積極的努力。
  江澤民強調,事實表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美之間的共同利益不是在縮小而是在擴大,合作的基礎不是在削弱而是在加強,發展兩國關係的有利因素不是在減少而是在增多。
  江澤民表示,人類正在邁向新的世紀。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時代的主題,但這兩個問題至今仍未解決。歷史告訴我們,沒有和平,就談不上發展;沒有共同的發展,就難以實現持久的和平。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中美之間最大的共同利益。要和平,要發展,就必須維護世界各國的普遍安全,就必須按照民主、平等、公正、合理的原則處理國際事務。這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中美應該加強合作,為實現這些世界人民所共同追求的美好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
  1999年9月8日,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在堪培拉同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舉行會談後,共同會見了中外記者,回答了他們的提問。江主席在答記者問時,著重闡述了中國政府對臺灣問題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問題的原則立場。
  江主席説,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我們解決臺灣問題的方針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但是,如果出現“臺灣獨立”或外國勢力干涉的情況,我們絕不放棄使用武力。兩岸交流本來出現了一些良好的勢頭,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原準備今年訪問臺灣。但是,李登輝公然拋出了“兩國論”,這是12億中國人民絕對不能允許的。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