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雲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統計局:“十五”時期社會經濟發展回顧系列報告

  時間:2006-05-16 11:07    來源:     
 
 


 
 
 
  “十五”期間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國家統計局為此組織編寫了系列分析報告,對“十五”期間所取得的這些成就進行全面回顧與反映……

“十五”科技事業發展綜述

國家統計局綜合司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第十個五年,是我國科技事業加速發展的五年。五年間,我國科技經費投入快速增長,科技隊伍不斷壯大,科研成果碩果纍纍,高技術産業發展迅速,技術市場健康發展。

  一、科技投入快速增加,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進一步鞏固

  “十五”時期,全社會科技經費投入快速增長。2004年科技經費投入4004億元,比2000年增加1954億元,年均增長18%。初步測算“十五”時期科技經費投入累計達到16844億元,是“九五”期間的2.6倍。

  國家財政對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國家財政科技撥款是我國科技經費的重要來源之一。為落實科教興國戰略,提高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國家財政對科技投入的力度逐年加大,2004年國家財政科技撥款達到1095億元,是2000年的1.9倍,年均增長17%。初步測算“十五”時期財政科技撥款累計達到4846億元,是“九五”時期的2.1倍。

  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快速增長。作為科技活動的核心,研究與試驗發展活動是自主創新活動的直接體現。“十五”時期,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呈現快速增長態勢,2004年達到1966億元,是2000年的2.2倍,年均增長22%;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例達到1.23%,比2000年的0.9%增加了0.33個百分點。其中用於基礎研究117億元,應用研究400億元,試驗發展1449億元,分別是2000年的2.5、2.6和2.1倍。企業、研究機構和高等學校的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所佔比重分別為66.8%、22%和10.2%,支出額分別比2000年增長了145%、67%和162%。

  企業科技經費投入大幅度增長,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進一步鞏固。在國家大力推進技術創新,企業生産經營狀況較好的宏觀環境下,企業科技活動日趨活躍,科技經費投入從2000年的1342億元增加到2004年的2921億元,年均增長21%,佔全社會科技經費投入的比重從65.5%增加到72.9%。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從2000年的537億元增加到2004年的1314億元,年均增長25%,佔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的比重從60%增加到66.8%。

  二、科技隊伍繼續壯大,結構進一步優化

  “十五”時期,國家通過實施人才戰略,把發現、培養和穩定科技人才作為重要任務,使我國的科技隊伍不斷壯大,結構逐步優化。

  2004年,我國科技活動人員達到348萬人,其中科學家和工程師225萬人,分別比2000年增加了26萬人和20萬人;科學家和工程師佔全部科技活動人員的比例達到64.7%,比2000年提高1.2個百分點。從事研究與試驗發展活動的人員折合全時當量達到115萬人年,其中科學家和工程師93萬人年,均比2000年增加了23萬人年;科學家和工程師佔全部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的比例達到80%,比2000年提高5個百分點。

  三、科技成果舉世矚目,專利事業發展迅速

  “十五”時期,不斷改善的科技發展宏觀環境,形成了鼓勵創新、重視智慧財産權保護的環境和氛圍,極大地激發了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産生了一批具有重要影響的原始性創新成果。

  “十五”前四年,全國共取得省部級以上重大科技成果11.7萬項,其中基礎理論成果8623項,應用技術成果10萬項,軟科學成果5760項。2001年我國科學家成功直接觀察分子內部結構,這項技術為奈米器件的製造,尋找物質新特性等提供了有效的手段。2002年我國科學家率先繪製出水稻基因組精細圖和水稻第四號染色體精確測序圖,將為人類最終揭開水稻遺傳奧秘做出重要貢獻。2003年中國科技大學科學家在量子通信實驗領域取得重大進展,成功實現了量子糾纏態的濃縮,並利用這一技術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遠距離量子通信中最為關鍵的單元器件—量子中繼器,為未來遠距離量子通信的實現奠定了基礎。2004年我國第一個下一代網際網路主幹網CERNET2正式開通,標誌著我國下一代網際網路建設全面拉開序幕,在世界下一代網際網路發展上搶得先機。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多人多天航太飛行取得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在發展載人航太技術、進行有人參與的空間實驗活動方面取得了又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勝利,這對於進一步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具有重大意義。

  “十五”時期,我國專利事業一直呈快速發展趨勢。2004年我國專利部門共受理國內專利申請27.9萬件,專利授權15.1萬件,分別比2000年增加13.9萬件和5.6萬件。在受理的國內專利申請中,技術含量較高的發明專利增長較快,2004年共受理國內發明專利申請6.6萬件,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長26.9%,比國內三種專利申請增長高8.2個百分點;發明專利申請佔三種專利申請的比例達到23.6%,比2000年提高5.5個百分點。

  四、高技術産業快速發展

  “十五”時期,在國家宏觀政策的引導下,我國高技術産業持續保持快速增長,産業規模不斷擴大,産業效益不斷提升,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對調整産業結構,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按照現價計算,2004年規模以上高技術企業實現工業總産值27769億元,比2000年增長167%,佔全部工業的比重為14%,比2000年增加2個百分點;完成增加值6341億元,比2000年增長130%,增幅比全部工業高5個百分點。2004年,規模以上高技術産業全員勞動生産率為10.8萬元,比其他行業高2.4萬元。

  高技術産業的快速發展和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提升了我國高技術産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促進了我國高技術産品的出口貿易。2004年,我國高技術産品出口貿易總額達到1654億美元,是2000年的4.5倍;高技術産品出口貿易佔全部商品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達到27.9%,比2000年提高了13個百分點。

  五、技術市場健康發展

  “十五”時期,我國技術市場健康發展,交易日趨活躍,交易規模逐漸擴大。2004年全國共簽訂技術合同26.5萬項,比2000年增加2.4萬項,增長9.8%;成交合同金額達到1334億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平均每份技術合同成交金額達到50萬元,比2000年增加23萬元。

  從技術合同的種類構成來看,2004年技術開發合同成交6.6萬項,比2000年增加1.9萬項,佔全部成交合同數的比例由2000年的20%提高到25%;成交金額達到509億元,比2000年增長112%,佔全部成交金額的比例由2000年的37%提高到38%。從技術合同的賣方類型構成來看,工業企業作為賣方簽訂的技術合同達到8.9萬項,比2000年增加4.8萬項,佔全部成交合同數的比例由2000年的17%提高到34%;成交金額達到754億元,比2000年增長了4倍多,佔全部成交金額的比例達到57%,比2000年增加35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社科司 肖雲)
 
 

“十五”時期的社會事業發展

國家統計局綜合司

  一、社會事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一)教育事業

  2005年,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學生17079萬人。全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人口地區覆蓋率超過95%,比2000年提高了近10個百分點。高中階段教育規模顯著擴大。2005年高中階段在校生達到3990萬人,比2000年增加1472萬人,年平均增長9.6%。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已達到52.7%,比2000年提高9.9個百分點。

  高等教育實現了歷史性跨越。2005年高等教育在學總人數超過2300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21%,比2000年提高8.5個百分點。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在校學生達1562萬人,比2000年增長1.8倍;成人高等教育本專科在校學生435萬人,增長23%;在學研究生98萬人,增長2.3倍。

  目前我國6歲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達8年,比2000年提高0.4年。

  (二)衛生事業

  2005年底,全國有衛生機構30萬個,衛生技術人員446萬人,醫院和衛生院床位307萬張。五年診療人數超過100億人次,住院約3億人次。

  婦幼保健工作進一步加強。孕産婦死亡率從2000年的53/10萬下降到2004年的48/1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由40‰下降到25‰,嬰兒死亡率由32‰下降到22‰。2004年兒童計劃免疫接種率達87%,一歲兒童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百白破、麻疹等單苗接種率均達98%。

  農村改水改廁工作取得實效。2004年底,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為60%,比2000年提高4.8個百分點;衛生廁所普及率為53%,提高8.3個百分點;糞便無害化處理率由49.5%上升到57.5%。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工作進展順利。截止到2005年9月底,全國已有671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覆蓋人口2.33億,共有1.77億農民參加了合作醫療,參合率為75.8%。參合農民的就診率和住院率明顯提高。2004年,全國對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共給予補償1.2億次,補償資金支出50.4億元。

  目前我國人口的預期壽命已由2000年的71.4歲提高到2004年的72歲。

  (三)文化事業

  “十五”前4年,全國藝術表演團體國內演出166萬場,其中到農村演出96萬場,國內觀眾達到17.2億人次。2002—2005年,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重點資助了102台優秀舞臺藝術作品的加工提高,推出了30台精品劇目。

  2004年全國文物系統共有館藏文物2388萬件;舉辦展覽6918個,參觀人次1.45億人次,比2000年增長12.8%,其中青少年參觀人次達3454萬人次,比2003年增長70%。新建和改建了一批博物館及文物庫房,一大批瀕臨毀壞的文物得到有計劃、有重點的搶救和保護。

  2005年底,共有公共圖書館2736個,比2000年增加59個;博物館1556個,增加164個。

  2004年底,共有國家綜合檔案館和國家專門檔案館3385個。國家綜合檔案館有館藏檔案17602萬卷(件),開放檔案4868萬卷(件),分別比2000年增加32%和20%。2004年,我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上第一個建立世界記憶國家名錄的國家。

  2005年底,全國廣播、電視的年播出能力分別為1019萬小時和1283萬小時,公共廣播和電視節目套數分別為2146套和1227套。全年製作廣播、電視節目共達737萬小時,比五年前翻了兩番。有線電視用戶達1.26億戶,廣播和電視綜合覆蓋率分別達到94.5%和95.8%。全年生産故事影片260部,科教、紀錄、美術片42部。

  2005年全國共出版圖書約64億冊(張),報紙404億份,期刊27.5億冊。2004年圖書、報紙、期刊總印張闔計為2102億印張,比2000年增長65%。2004年出版音像製品3.4萬種5.7億張(盒),電子出版物6081種1.5億張。網路出版從無到有,數字出版産業逐漸形成。

  (四)體育事業

  2004年我國7到70歲人群中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口占37%,各級各類社會體育指導員達43萬餘人,比2000年翻了一番。根據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的結果,2003年底,我國共有各類體育場地85萬個,平均每萬人擁有體育場地6.58個,每人平均體育場地面積為1.03平方米。

  五年間,我國運動員共獲得493個世界冠軍,創98項世界紀錄。在2002年鹽湖城冬季奧運會上實現了冬季奧運會金牌零的突破,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又以32枚金牌,金牌總數第二、獎牌總數第三的成績再創歷史新高。

  2001年7月13日,北京成功贏得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權。

  二、社會事業發展的主要特點

  落實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十五”時期社會事業發展的主要特點,具體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農村義務教育工作得到加強

  2003年,國務院做出了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出臺了新增教育經費主要用於農村的重大決策。

  2004年農村義務教育預算內撥款佔到了農村義務教育總投入的80.6%,改變了長期以來農村教育主要由農民負擔的狀況。西部“兩基”攻堅取得重大進展,中西部農村義務教育普及程度和品質明顯提高。

  2005年,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安排“兩免一補”(免費提供教科書、免雜費、補助寄宿生生活費)專項資金約64億元,惠及中西部地區3000余萬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貧困學生。

  (二)文化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

  為落實黨的十六大關於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的精神,基層文化建設力度不斷加大,文化産業取得較大發展。

  2002—2005年,中央通過轉移支付補助4.8億元,用於扶持縣級文化館、圖書館設施建設,基本實現縣縣有文化館、圖書館的建設目標。大力實施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和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廣播影視基礎設施條件大為改善,綜合傳輸覆蓋能力顯著提高。

  “十五”時期,一批國有、民營龍頭企業迅速成長,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産業格局輪廓初現。2004年,全國共有文化市場産業經營單位31萬家,從業人員182.7萬人,年上繳稅金125.8億元。2005年廣播電視總收入達到888億元;電影故事片産量從2003年的100部、2004年的140部躍升到2005年的260部。新聞出版業已形成初具規模的産業群,2003年全國新聞出版業的總資産達2098億元,銷售收入1546億元。

  (三)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力度加大

  “十五”時期,特別是在抗擊非典鬥爭之後,國家加大了對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投入。截止到2005年5月底,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項目投資達106億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體系建設投資達114億元。為加強農村衛生工作,“農村三項建設”、“貧困縣醫院建設”和“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五年間累計投資50多億元。

  (四)特殊群體的利益日益受到社會的重視

  “十五”時期,在城市基本實現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在1534個縣(市、區)建立了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5年,共有2233萬城市居民和777萬農村居民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分別是2000年的5.5倍和2.6倍,全年各級政府共支出低保資金216億元。在尚未開展農村低保的地區,共有1024萬農村五保戶和困難群眾得到定期生活救濟。2005年全國共有356萬城鄉特困群眾得到醫療救助,各級政府支出醫療救助資金8.9億元。

  “十五”前4年,有547萬殘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復。截止到2004年底,城鎮參加社會保險的殘疾人為113萬人,341萬殘疾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51萬殘疾人享受集中供養和五保供養,285萬殘疾人得到臨時救濟、定期補助和專項補助。

  流浪乞討人員社會救助實現從強制性收容遣送到自願受助、無償救助的重大轉變。《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關愛性的救助管理制度正式確立,為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提供生活救助。2005年各類救助站共救助155萬人次。

  (五)司法保障水準提高

  2005年5-9月,全國公安機關組織開展了集中處理群眾信訪問題的公安局長“開門大接訪”活動,共接待群眾來訪20余萬起,取得了顯著成效,不僅為信訪群眾解決了一批實際問題,而且為社會消除了一批不和諧、不安定因素。

  人民法院在“十五”時期加快了訴訟活動的民主化進程,更加注重程式公平、實體公正、訴訟效率和裁判中立、對當事人同等尊重以及裁判過程公開透明。

  從2003年起,檢察機關開始推行人民監督員試點和清理糾正超期羈押專項工作。截止到2004年底,全國共選任人民監督員1.9萬人,監督結案3341件;截止到2005年8月,有28個省份實現了各個訴訟環節無超期羈押。

  司法行政機關大力推進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條例》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對落實“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憲法原則,促進司法公正,推動社會文明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國家統計局社科司 劉巍)
 
 

 “十五”時期我國農業生産出現重要轉機

國家統計局綜合司

  “十五”時期,黨中央、國務院針對農業基礎薄弱、糧食綜合生産能力下降等問題,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惠農政策,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産積極性,農業生産成就顯著:糧食生産走出低谷,林業、畜牧業、漁業全面發展,農業生産結構進一步優化,為“十一五”時期農業生産發展和農村經濟繁榮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農業生産全面發展,結構進一步優化

  (一)糧食生産扭轉下降趨勢,出現重要轉機

  “十五”時期,我國糧食生産出現較大波動。“九五”時期糧食生産連年豐收,1998年達到歷史最高點1.02萬億斤。隨後受糧食政策和市場價格影響,糧食播種面積大幅度調減,糧食産量連續下降,到2003年下降到8600億斤,降到了1990年以來的最低點。2000年至2003年糧食連續4年産不足需。2004年以來,中央出臺了一系列的惠農政策,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贏得了億萬農民的擁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高漲。2004年糧食生産形勢出現重要轉機,糧食總産量增加775億斤,是建國以來增産最多的一年,單産也創下歷史新高。2005年糧食總産量達到9680億斤,增産291億斤。兩年增産量超過1000億斤,創造了歷史紀錄。如下圖所示:

  (二)農業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

  在糧食生産走出徘徊的同時,種植結構也得到不斷優化,棉、油、糖、麻、煙、果、蔬等經濟作物生産獲得較快發展,主要農産品向優勢區域集中的步伐加快,農産品優質化水準進一步提高。

  1、棉花生産。“十五”時期國內紡織業生産對棉花需求旺盛,市場價格提高,農民種棉積極性提高,棉花種植面積連續擴大,棉花産量繼續提高。2004年,棉花産量達到632萬噸,創歷史最高。“十五”時期累計棉花産量為2712萬噸,比“九五”時期增長557萬噸,增長25.8%。

  2、油料生産。經歷了1998年—2000年連續三年豐收之後,適應國內市場供求變化的需要,“十五”初期,油料種植面積調減,産量有所減少。2004年和2005年,油料生産開始復蘇,産量分別達到3066萬噸和3078萬噸。“十五”時期,累計油料産量為14717萬噸,比“九五”時期增長2479萬噸,增長20.3%。

  3、蔬菜、水果生産。“十五”時期,我國蔬菜、水果在品種優化的基礎上平穩發展。2005年,蔬菜産量達56284.4萬噸,與2002年相比,增長6.4%;“十五”時期,園林水果總産量累計達29556萬噸,比“九五”時期增加1898萬噸,增長6.9%。

  (三)畜牧業發展迅速,已成為農業中的重要支柱

  “十五”時期,我國畜牧業保持了較高的發展速度,肉類産量年均遞增4.7%,奶産量年均遞增25.1%。我國肉、蛋總産量已名列世界首位,飼料成為世界第二生産大國。畜牧業産值佔農林牧漁業産值已達到33.8%,畜牧業已經成為農業的重要支柱。

  1、畜産品産量增長較快。“十五”時期,我國畜牧業發展迅速,2005年畜牧業産值約為13000多億元(按當年價格計算),按可比口徑計算比2000年增長40.1%。肉類總産量達到7700多萬噸,約佔世界肉類總産量的28%,比2000年增加1590萬噸,增長40.1%,平均年遞增4.7%。其中豬肉産量達6100多萬噸,佔世界豬肉總産量的45%以上,躍居世界各豬肉生産國之首,“十五”時期平均每年遞增4.5%;牛羊禽肉産量分別達714萬噸、436萬噸和1453萬噸,“十五”時期年均增長6%、9.8%和3.8%。

  除肉産量外,其他畜禽産品的生産水準也有顯著提高。2005年我國禽蛋總産量達到2872萬噸,每人平均佔有量達到20公斤左右,約佔世界禽蛋總産量的3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2005年奶類産量則達2800多萬噸,其中牛奶2680多萬噸,“十五”時期平均年增長速度達到25%以上。

  畜産品結構更趨合理。如豬肉佔肉類的比重由2000年的65.8%下降到2005年的64.9%;牛羊肉則上升到14.9%;禽肉也佔到了18.8%。

  2、良種繁育體系已初具雛形。目前全國種畜禽場達9114個,其中縣級以上各類國有種畜禽場近2000個,國家級重點種畜禽場83個。家畜繁育改良站也達到3000多個,另外還有種公牛站79個,年提供冷凍精液1000萬份。建成了國家級家禽育種中心、瘦肉型豬育種中心、奶牛育種中心,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良種繁育體系。

  3、疫情防治機制初步建立。疫病防治是保證畜牧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有關部門的努力下,我國目前已設有從中央到鄉鎮各級畜禽疫病防疫機構及村級防疫員,有約100萬人的畜禽疫病防疫隊伍,近200個獸藥廠,生産2000多個品種規格的獸藥,每年生産近300億頭份畜禽疫苗。

  (四)國家林業重點工程收效顯著

  “十五”時期,黨中央、國務院做出了《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確立了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實施了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等六大林業重點工程,全國造林面積連續3年超過1億畝,累計人工造林保存面積近8億畝,野生動植物和濕地得到有效保護,土地沙漠化趨勢首次實現歷史性逆轉。

  (五)漁業生産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市場競爭力增強

  “十五”時期,我國漁業在“以養為主”方針的指導下,水産養殖業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改革養殖方式,在漁業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得到強化;休閒漁業、加工流通業、遠洋漁業成為新的增長點;水産品貿易在逆境中衝刺,出口額大幅度增長;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力度大大加強。

  1、漁業結構出現重大改變。隨著養殖業的快速發展,養殖業和捕撈業在漁業中所佔的比重發生了重大變化。2005年我國水産品總産量達到5100萬噸,比2000年增長19.2%。“十五”時期,我國水産品累計産量提高了821萬噸,增長全部來自養殖業。水産養殖業産量佔水産品總産量的65%。

  2、遠洋漁業穩步發展,水産品出口大幅增長,漁業的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十五”時期,在面臨國際貿易壁壘等不利因素不斷出現的情況下,我國水産品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年均增長率超過16%。2005年全年水産品及其製品出口額近80億美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約佔我國農産品出口總額的30%,連續六年居大宗農産品首位。目前,我國水産品出口總額約佔世界水産品出口總額的10%,位居世界首位。

  二、農業生産面臨問題與制約因素

  “十五”時期我國農業生産雖然取得較大成績,但仍然面臨一些制約因素,農業基礎地位仍然不牢。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農業生産資源匱乏程度有增無減

  1、耕地資源不斷減少。耕地是決定糧食供給的基礎。我國是人地關係緊張的國家,同時又是城市化水準較低的國家之一。隨著人口增長,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工業化、城市化的逐步推進,今後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我國將繼續面臨較大的耕地佔用壓力,加上保持生態環境退耕的需要,耕地減少的趨勢是難以避免的。據國土資源部調查,從1996年到2004年我國耕地面積減少1億多畝,年均減少1000多萬畝。近兩年國家採取最嚴格的土地管理政策,年耕地減少量也還維持在400萬畝左右。

  2、水資源緊缺。我國農業用水量佔整個用水總量的70%左右。全國水資源雖然總量不少,但每人平均佔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準的1/4,水資源年際年內變化也很大,大部分集中在雨季,地區分佈很不平衡。今後水的供需矛盾將更加尖銳,並成為影響糧食生産的重要制約因素。

  3、災害性氣象的影響作用依然很大。我國農業生産仍然是“靠天吃飯”,氣候條件對糧食及其他農作物生産依然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國氣候的基本特徵就是降水的地區分佈極不平衡,年際降水變化大,旱澇等災害性天氣頻繁。因此,災害性氣像是影響糧食及其他農作物生産波動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二)農業生産的綜合生産能力低、後勁不足

  1、農田水利基本設施老化、破壞現象比較普遍。農村實行聯産承包責任制以來,農戶家庭經營變成了農業生産活動的主體,對以集體勞動方式修建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只使用不維護的現象比較普遍,基本設施年久失修,疏于管理,破壞嚴重,積累的問題越來越多。統計表明,“十五”時期,我國有效灌溉面積比“九五”的增長幅度下降,增幅徘徊在1%以內。而作為水資源缺乏、氣象災害頻繁的國家,我國的有效灌溉面積僅佔耕地面積的44%左右,對於糧食及其他農作物生長的安全保障嚴重不足。

  2、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依然較低。據測算,儘管“十五”時期我國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有所增加,達到47%左右,但遠低於歐美發達國家60%-80%的水準,也明顯低於日本、韓國的水準。以前的農業科技推廣體制難以適應農村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一些地方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站變成了無辦公場地、無試驗基地、無試驗儀器、無資訊設備和無交通工具的“五無”站。

  (三)農業生産規模小、效率低,抵禦風險能力差

  我國的每人平均耕地不足1.5畝,僅佔世界的平均水準的40%,預計到2010年,全國每人平均耕地的數量將下降到1.4畝左右。據農村住戶調查,“十五”時期,農戶平均每人經營耕地面積在1.96畝到2畝左右,比“九五”時期的平均2.8畝有所下降。

  雖然農業增加值僅佔國內生産總值的13%左右,但從事第一産業的人數佔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卻大致保持在50%左右。過剩的農業勞動力和太小的每人平均經營規模,使農業生産效率低,形成不了規模效益,難以抵禦市場、氣候等風險的衝擊,極易出現生産上的大幅波動。

  三、“十一五”時期農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一)建立以保護耕地和合理利用為主的農業用地監測管理制度

    充分發揮土地管理部門、農業部門、農業統計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的在技術手段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優勢,採用衛星遙感、全面統計和抽樣調查等各種方法,對耕地及其他農業用地的數量、品質、利用等情況進行全面的監測和管理,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及時對不利於耕地和其他農業用地保護及使用的情況進行處理和糾正,切實把耕地和其他農業用地的保護及合理利用落到實處。

  (二)創新機制,加強農田水利基本設施建設

    國家在加大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投資力度的同時,可以採取招投標的方式,或通過銀行信貸、股票等融資手段鼓勵國有、集體和私營企事業單位或農民個體、聯戶等加入到農田水利基本設施建設和維護中來,採取誰建設誰使用、誰管理,以及收費或有條件減免費用的方式提供給農民使用。這樣可以有效保證建設資金的使用和監督,以及設施的有效使用和維護。

  (三)擴大農業科技推廣和培訓渠道

  採取有效措施,加快現有農業科學研究和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改制、整合,使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及當地農民的實際需要。同時,拓寬農業科技推廣和培訓的渠道,特別是調動農業生産、技術協作組織,與農戶有訂單協議的企業和專業經營戶的積極性。另外,特別需要加強邊遠地區的農業科技推廣工作,也可以充分利用電視、網路等媒介傳播農業科技知識和市場資訊。一些省級電視臺,也應該使用當地語言製作有關的農業科技節目,向邊遠地區傳播農業科技。

  (四)進一步完善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保障土地承包和經營者的權利

  當前,農村一方面存在著大量的剩餘勞動力,沒有就業的門路,也缺乏可經營的土地;另一方面由於剩餘勞動力的外出和向非農業轉移,留下老人、孩子和婦女照看家裏規模很小的土地,基本上處在自給自足狀態。這些都為土地經營權的流轉創造了條件,隨著勞動力轉移速度的加快,流轉的空間也越來越大。因此,需進一步完善土地經營權流轉的管理措施,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鼓勵土地經營權的合理流轉,切實保障土地實際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提高規模效益。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 王明華)
 
 
 

“十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

國家統計局綜合司

  “十五”時期的五年,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是繼往開來與時俱進的五年,是我們戰勝各種困難大踏步前進的五年。五年來,面對世界經濟低迷、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石油價格大幅上漲、恐怖主義猖獗等風雲變幻的國際環境,面對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災害的衝擊,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戰勝了非典等突發災難,有效地抑制了經濟運作中出現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準顯著提高,市場經濟體制繼續完善,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一、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綜合國力顯著增強

  “十五”時期,通過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積極有效應對經濟運作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國民經濟實現了持續平穩較快發展。國內生産總值由2000年的99215億元上升到2005年的182321億元,平均每年以9.5%的速度遞增,比“九五”時期平均增速高0.9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産業增加值分別達到22718億元、86208億元和73395億元,平均增長速度分別為3.9%、10.7%和9.9%。

  經濟的快速發展使我國在世界的地位持續提高。預計2005年我國的經濟總量將超過義大利、法國和英國,躍至世界第四位,我國國內生産總值佔世界的份額也將提高到接近5.0%。每人平均GDP則由2000年的7858元(949美元)提高到2005年的13985元(1707美元)。每人平均GDP步入1000美元-3000美元的新的發展階段,在向中等發達國家水準挺進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二、工農業生産迅速發展,生産能力持續大幅提高

  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産在波動中得到加強。“十五”前期,農業生産特別是糧食生産曾一度陷入低谷,2003年糧食産量只有8614億斤,已低於1991年的水準。面對這種嚴峻局面,黨中央、國務院採取了多項支援“三農”的政策,特別是宣佈用三年時間全面取消農業稅,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産積極性,2004年農業生産出現重要轉機,糧食獲得大豐收,全年糧食總産量達9389億斤,扭轉了1999年以來連續5年下降的局面。2005年在2004年豐收的基礎上又增産291億斤,總産量重新登上9600億斤臺階,達到9680億斤。棉花、油料産量分別達到570萬噸和3078萬噸,比2000年增長29%和4.2%。

  工業生産持續快速增長。“十五”時期,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以及近幾年固定資産投資的快速增長刺激了對工業品的需求,也帶來了工業生産能力的迅速擴大,工業生産持續快速增長,煤炭、冶金、電力、建材等産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顯著。2005年工業增加值突破7萬億元,達到76190億元,比2000年增長了67.5%(按可比價計算),平均每年增長10.9%,比“九五”時期平均每年10.2%的增速高0.7個百分點。2001年至2005年五年間共生産原煤87.4億噸、發電量9.7萬億度、鋼材13.1億噸、水泥42.8億噸,分別比“九五”時期五年的産量高21.4億噸、3.7萬億度、7.6億噸和15.7億噸。

  三、固定資産投資快速增長,基礎設施和基礎産業得到明顯加強

  “十五”時期,在國家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的作用下,民間投資得到明顯恢復,外商投資依然活躍,在各類投資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快速增長。2005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達到88604億元,五年年均增長20.2%(按累計法計算),比“九五”時期平均每年增長速度高9個百分點。2001年至2005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累計完成29.5萬億元,比“九五”期間增加15.6萬億元,超過了1981-2000年20年間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的總和。

  與此同時,通過發行國債,擴大投資,“十五”時期集中辦了一些多年來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這五年,是基礎設施建設、基礎産業投資最多、力度最大、發展最快的時期,一大批重大基本建設項目和重點骨幹企業的技術改造項目建成投産。五年來,我國新建公路3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萬公里(超過2000年以前的高速公路長度總和),新建鐵路投産里程7063公里,港口萬噸級碼頭泊位新增吞吐能力45232萬噸。一批對經濟社會長遠發展有重大促進作用的項目相繼建成投産、發揮效益。西氣東輸管道工程實現全線商業運營;青藏鐵路全線鋪通,結束了西藏地區不通鐵路的歷史;三峽工程進展順利,電站工程已投産運作14台發電機組,累計發電940億千瓦時;西電東送北通道、中通道、南通道共形成輸送能力超過3250萬千瓦。2005年末發電裝機容量超過5億千瓦,比2000年末增加1.8億千瓦。五年新增局用交換機容量23254萬門,新增光纜線路長度214萬公里。産業技術進步步伐加快,裝備製造業技術水準迅速提高,高技術産業快速發展。

  四、對外經濟迅猛發展,對外開放水準不斷提高

  “十五”時期,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最快的時期。經過艱苦談判,我國終於成功地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對外經濟貿易環境發生了深刻而重大的變化,我們在享受運用世界貿易規則帶來好處的同時,也不斷迎接了來自各個方面各種各樣的挑戰,並在克服困難、解決問題中不斷發展壯大。2005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達14221億美元,比2000年增長199.8%,平均每年增長24.6%,比“九五”平均增長速度快13.6個百分點,進出口貿易總額佔我國GDP的比重已經接近65%。2004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已佔世界貿易量的6.2%,在世界各國和地區排名由2000年的第八位躍居到第三位,成為僅次於美國和德國的貿易大國。2005年,我國出口7620億美元,比2000年增長205.8%,平均每年增長25%,比“九五”平均增長速度快14.1個百分點;進口6601億美元,比2000年增長193.3%,平均每年增長24%,比“九五”平均增長速度快12.7個百分點。

  利用外資發展也比較快。2005年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603億美元,比2000年增長48.2%,平均每年增長8.2%,比“九五”平均增長速度快6.6個百分點。“走出去”戰略取得明顯進展,對外投資規模不斷擴大。2003年到2005年,對外直接投資額(非金融部分)分別為29、55和69億美元。

  國家外匯儲備大幅度增加,2005年底達到8189億美元,比2000年末增加近4倍。

  五、國內市場持續繁榮活躍,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

  經過多年努力,“十五”時期市場商品供應充裕,已基本不存在供不應求的商品,加上進口規模的不斷擴大,消費者有了前所未有的選擇餘地。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收入水準的不斷提高,加上消費環境的不斷完善,也有效地刺激了人們的消費慾望,城鄉商品交易市場繁榮活躍,商業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200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67177億元,比2000年增長71.8%,五年間年均增長11.4%,比“九五”平均增長速度快0.8個百分點。

  城鄉居民收入水準持續提高,儲蓄規模繼續擴大。2005年,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10493元,扣除價格因素,比2000年實際增長58.3%,年均增長9.6%,比“九五”平均增長速度快3.9個百分點,是改革開放以來歷次五年計劃期增長速度最快的;農村居民家庭每人平均純收入達3255元,扣除價格因素,比2000年實際增長29.2%,年均增長5.3%,比“九五”平均增長速度快0.6個百分點,增速僅次於“六五”時期。到2005年底,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餘額達14.1萬億元,比2000年末增加了7.7萬億元。

  居民消費結構明顯改善,生活品質繼續提高。2005年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6.7%,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45.5%,分別比2000年降低2.7和3.6個百分點。電話普及率由2000年末的20.1部/百人提高到2005年末的57部/百人,其中行動電話普及率由6.8部/百人提高到30部/百人;城鎮居民每百戶擁有家用汽車由2000年末的0.5輛提高到2005年末的3.4輛,農村居民每百戶擁有摩托車由21.9輛提高到41輛。城鄉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存環境進一步改善。城鎮居民每人平均住房使用面積由2000年末的18平方米擴大到2005年末的21.3平方米;農村居民每人平均住房面積則由24.8平方米擴大到29.7平方米。扶貧工作成效明顯。農村貧困人口由2000年的3209萬人降低到2365萬人。

  六、注重科技教育,各項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發展

  “十五”時期,黨中央科學分析了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國情,提出了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方針,推動了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

  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成效顯著。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和諧發展,必須建立強有力的社會保障體系。“十五”時期,社會保障事業取得了比較明顯的進展。一是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始終把擴大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五年來,平均每年解決城鎮就業人口836萬人,五年共增加就業人員418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穩定在4%左右,其中2005年登記失業率為4.2%。二是採取多種措施,大力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建立健全與經濟發展水準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到2005年末,全國有17444萬人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有10648萬人參加了失業保險,有13709萬人參加了醫療保險,分別比2000年末增加3827萬人、240萬人和10846萬人。累計有9920萬城鎮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社會救濟和優撫安置政策逐步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工作開始起步。

  科技事業成果豐碩。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關鍵要靠科技。2001-2005年間,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8203億元,佔同期國內生産總值的1.16%,其中2005年達到1.3%;組織實施“863”計劃課題6000多項,安排高技術産業化示範工程項目1000多項。基礎研究和戰略高技術研究成果豐碩。在生物技術領域,在國際上率先完成水稻基因組測序工作;在航太領域,神舟五號、神舟六號載人航太飛行取得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成為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太技術的國家;在奈米材料領域,成功開發奈米“超級開關”材料,實現奈米表面材料超疏水與超親水之間的可逆轉變。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步伐明顯加快。成功研製並啟用10萬億次高性能電腦,64位高性能通用CPU晶片龍芯2號自主研製成功。自主建成的大型商用核電站秦山核電站二期工程建成並投入商業運作。世界上第一條商業化運營磁懸浮列車線在上海建成運作。科研和生産的結合更加緊密,傳統産業的創新能力大幅提高。短短五年間,就取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15.3萬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5596億元。

  教育事業快速發展。五年來,各級政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的方針,加大了對基礎教育的投入力度,增加了對農村和西部偏遠地區的教育補貼,義務教育普及程度繼續提高,普通高中的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高等教育辦學規模明顯擴大,職業教育得到迅速發展,教育結構有所改善。2005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05萬人,在校生1562萬人,分別比2000年增加284萬人和1006萬人; 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647萬人,在校生1559萬人,分別比2000年增加239萬人和275萬人;普通高中教育招生878萬人,在校生2409萬人,分別比2000年增加405萬人和1208萬人。五年累計,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職業教育、普通高中、普通小學畢業生分別達到971、1919、2391和11171萬人。

  公共衛生事業得到明顯加強。針對突如其來的非典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情,“十五”時期,國家以建設全國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業醫療救治體系為重點,加快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並取得積極成效。到2004年末,全國1410個縣級和250個省、市(地)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基本建成,290所緊急救援中心也陸續開工,基本建成了有效應對重大疫情的公共衛生網路體系。醫療體制改革也做了積極的探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改革的試點工作逐步推開。到2005年末,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達到1.77億。

  此外,文化、體育等其餘社會事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在雅典奧運會上,我國運動員奮力拼搏,迭創佳績,共獲得金牌32塊,銀牌17塊,銅牌14塊,金牌總數居世界第二位,創造了新的歷史記錄。

  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改革取得突破

  “十五”時期,我國各項改革步入攻堅階段。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系統提出了新時期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總體框架,在這一綱領性文件的指引下,各項改革進一步深化。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有了新的突破。按照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市場經濟對政府的要求,全力推進政企分開,投資體制改革和行政機構改革有所深化,特別是在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的數量方面有較大進展,《行政許可法》頒布實施後,國務院先後取消和調整了1795個行政審批事項,較原來減少了48.9%,各級政府開始更多的靠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管理經濟。

  財稅金融體制改革進展平穩。公共財政體系建設步伐加快,部門預算改革,“收支兩條線”管理改革,國庫管理體制改革,政府採購管理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增值稅轉型也在進行當中,個人所得稅改革邁出了重要步伐。金融改革方面,國內外廣泛關注的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順利實施,利率市場化改革取得積極進展,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進展平穩,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邁出重要步伐,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全面推進。

  國有經濟佈局和結構調整、國有企業改革取得重要進展。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十五”時期在繼續完善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機制的同時,一方面,加快了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的改革,健全國有資産管理和監督機制,健全公司法人治理制度,截止2004年底,2903家國有及國有控股大型骨幹企業中已有1464家企業改制為多元股東的公司制企業。國有控股的境內外上市公司已達1000多家,其實現利潤佔全部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46%。另一方面,把深化壟斷行業改革作為重點,放寬了市場準入,電信、石化、電力、民航等大的國有公司通過改組、分立已經初步形成了市場競爭的局面。

  農村綜合改革成效顯著。在農村土地制度方面,實施了最嚴格的土地保護制度,按照保護農民權益、控制土地規模的原則,完善了徵地程式,農民的利益和國家的糧食安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護。在完善農産品市場體系方面,放開了糧食收購市場,特別把通過流通環節對農民的間接補貼改為直補,有效地保護了農民的利益。在農村稅費改革方面,尤其值得關注。由“十五”初期的完善農村稅費制度的各項政策逐步過渡到全面取消農業稅和農林特産稅,農民負擔大幅度降低。

  與此同時,社會保障、住房、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改革也取得新的進展。

  總之,“十五”時期,我國的經濟發展和各項社會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十五”時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為“十一五”時期更輝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尤其重要的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大思想的提出將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起到全局和長遠的指導作用。

  我們在充分肯定“十五”成績的同時,還要看到經濟運作和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一是經濟整體素質依然不高,經濟結構仍不合理,經濟增長依然粗放。比如,對當前我國相對偏高的投資率而言,消費率依然偏低,經濟增長仍過分依賴第二産業,第三産業比重仍然偏低等。再如,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仍存在片面追求速度,輕視品質和效益的現象。二是改革仍有些滯後。“十五”時期,圍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了多項改革,取得了重要進展。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相比,仍有許多不適應,從而影響了社會經濟的更好更快發展。如,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相對滯後,妨礙了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的落實。三是地區經濟發展仍然不平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較大。2005年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的3.2倍,比2000年的2.8倍又有所擴大。在全國各省和自治區當中,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浙江是最低的新疆的2倍,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最高的浙江是最低的貴州的3.5倍。到2005年末,農村仍有貧困人口2365萬人。四是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仍不協調。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這些問題和矛盾,認真總結經驗教訓,認真應對。

  “十五”時期取得的巨大成就為我國在新世紀的發展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展望未來,我們既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更有著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相信,只要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握機遇,開拓進取,求真務實,艱苦奮鬥,就一定能夠繼續把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推向新的階段。 (國家統計局綜合司 劉愛華)


 

(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責任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