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中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科普法。
2002年12月,科技部部長徐冠華在第三次全國科普工作會議上指出,科技普及與科技創新,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不可或缺。
西方的“公眾理解科學”在中國被稱之為科學技術普及,簡稱科普。
由於中國人口眾多,教育基礎設施落後,每人平均受教育水準較低,因此公眾的整體科學素養水準比較低。
此外,中國目前是一個經濟社會發展不均衡的國家。公眾的科學素養存在很大的城鄉差別、地區差別、職業差別。
因此,中國的科普是一個多層次的立體工程,較之西方的公眾理解科學具有更豐富的內容,包括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科普一直被作為公益事業,受到了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設立了科普管理和協調機構,建設了大量科普場館和設施,並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
第一節 公眾科學素養調查
為了了解公眾的科學素養狀況,開展更有效的科普活動,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在原國家科委的支援下,于1992年、1994年和1996年,進行了三次全國範圍內的“中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2001年,經國家統計局批准,中國科協在全國建立了“中國公眾科學素養觀測網”,並於2001年和2003年成功地進行了第四次和第五次“中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調查內容包括中國公眾科學素養狀況、獲取科技資訊的渠道、對科技資訊感興趣的程度,以及對科學技術事業的態度。
1. 中國公眾科學素養狀況
2003年中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的結果是,中國公民的科學素養狀況值為1.98%,比2001年的1.4%增長了約0.6個百分點,比1996年的0.2%提高了約1.8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中國公眾對科學術語的了解程度為12.5%,對科學觀點的理解達到了30%,對科學方法的理解程度為8%,對科學與社會之間關係的理解達到了46.7%。
這一結果,與歐盟原15國、日本和美國在2001年進行的公眾對科學技術的理解和科學技術態度的調查結果相比,差距非常明顯。
從對於不同群體公眾具備科學素養的比較中發現:中國公眾科學素養發展不平衡,在不同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城鄉、地區、收入群體之間存在差距。尤其是在城鄉公眾之間,科學素養水準差距很大。
2. 公眾獲取科技資訊的渠道
公眾科學素養調查還調查了中國公眾獲取科技資訊的渠道,以及不同群體公眾獲得科技資訊渠道的差異。
2003年的調查結果再次表明:電視和報紙是公眾獲得科技知識和科技資訊的最主要渠道,比例分別93.1%和69.5%,通過廣播獲得科技資訊的排在第三位,為31.9%。
另外,中國公民通過親友或同事獲得科技資訊的比例也比較高,達到28.5%。對於農村居民,這一比例高達36.9%,城市居民為18.2%。通過專業技術培訓獲得有關科技知識的公眾比例高達21.6%,農村居民這一比例達到了29.7%。
中國公眾通過因特網獲得科技知識和資訊的比例僅有5.9%。城市(11.4%)和農村(1.3%)差異顯著。
3. 公眾對科技資訊感興趣的程度
對科技資訊感興趣的程度對於科技傳播的有效性和科學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2003年的調查表明,公眾對致富資訊感興趣的程度最高,達到83.1%,其次為健康與衛生保健(75%)、教育(69%)、科學新發現(57%)和新技術應用(56%)。
超過半數的中國公眾(53%)對生産適用技術感興趣,對醫學新進展資訊感興趣的公眾比例達到49%。
通過對不同群體的調查分析發現,男性公眾、年輕公眾、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學生及待升學人員、文化程度高的公眾對科學新發現和新技術的應用更感興趣。西部公眾對生産實用技術感興趣的程度最高。農村公眾比城市公眾對生産適用技術更感興趣。收入對公眾對各種資訊感興趣的程度影響不大。
4. 公眾對科技事業的態度
公眾的支援程度對科技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決策部門在包括科技政策在內的公共政策決策中越來越重視公眾的意見。
2003年的調查顯示:大多數公眾對科學技術研究持支援態度。大多數公眾對科學技術發展持積極、樂觀態度。在面對高新技術和新産品時,絕大多數公眾相信政府。多數公眾認為技術對環境既有好影響又有壞影響。多數公眾認為應該利用自然。科學家的職業聲望比較高。在最希望子女從事的職業中,教師和醫生最受青睞,其次是科學家。
第二節 科普管理和活動機構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對科普工作一直非常重視。在新中國建立初期,就在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設立了科學技術普及局,負責領導和管理全國的科普工作。其後,在各部門、地方都設立了專門的科普管理機構。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建立了一批國家級科普場館。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設有科普專項經費,以支援科普活動。中國目前的科普經費主要以政府撥款為主。
社會各界,包括科技界、媒體出版業、城市社區、企業等等,都積極投身於科普工作之中。
1. 國家科普管理機構
中國政府對科普工作的管理和協調機構是相對集中型的。為統籌管理和協調各部門的科普活動,使各部門都重視科普工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的規定,科技部負責制定全國科普工作規劃,實行政策引導,進行督促檢查。1996年4月成立了以科技部為組長單位,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為副組長單位的國家科普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成員單位由中央、國務院和群眾團體中有關科普工作的部門組成。隨後,中國各地也相應地建立了地方科普聯席會議制度,這對於有效動員各種力量開展科普工作,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證。
在國務院各系統中,各部委的科普職能都是依據其主要職能而展開的。
科技部在政策法規與體制改革司下設立了科普處。該處的職能是:起草國家科普政策法規、組織協調國家重大科普活動、完善和落實科技特派員制度等。
教育部下設機構中,基礎教育司、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科學技術司、師範教育司、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等依據自己的職能,不同程度地參與科技教育和科普工作。
衛生部涉及到的主要職責有:開展全面健康教育、指導初級衛生保健規劃和母嬰保健專項技術的實施、指導醫學科技成果的普及應用工作等。
農業部在農村科普工作中起著重要作用。農業部下設的科技教育司負責農業科技知識的普及和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此外,農業部還積極支援中國農學會的科普工作。
2. 科普活動機構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雖是一個群眾性科技團體,但在中國的科技發展中卻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之一是科學技術普及。建國以來,它通過組織科普活動,為中國的科學普及工作作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中明確規定了科協組織是科普工作主力軍的地位,它擔負著科普工作的組織和實施的任務。
在中國科協機關設立了科學技術普及部,主管科協系統的科普工作。
中國科協所屬167個全國性學會,其中138個成立了科普工作委員會。中國科普創作協會成立於1979年。在22個直屬事業單位中,中國科學技術館、科學普及出版社、中國科普研究所等從事科普事業的有14個。全國已建縣級以上科協2881個,學會65482個,企業科協10674個,大專院校科協328個,街道科協4191個,鄉鎮科協、科普協會32511個。科協機構已經形成從中央到地方有系統的最完善的科普組織。
中國科學院也是中國科普工作活動的重要部門,在科普方面的職責是充分發揮中國科學院高科技人才密集、科研設施先進的優勢,加強各科研機構和科技工作者與社會公眾的聯繫;動員和組織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以多種形式宣傳科技知識;推動有條件的科研單位面向社會開放研究實驗室,通過舉辦講座、組織參觀等多種方式進行科普宣傳。為充分發揮自身智力和設施資源的優勢,及時有效地向社會普及中科院最新科技成果,中國科學院成立了科普工作領導小組和中科院科普辦公室,負責中國科學院的科普工作,並積極開展科普活動。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簡稱全國婦聯)下設婦女發展部,其涉及到的科普職能有:指導各地婦聯組織婦女文化科技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動員和組織婦女參與扶貧、西部開發和生態環境建設,促進農村婦女依靠科技致富;指導各地婦聯開展“雙學雙比”(學文化、學技術、比成績、比貢獻)、“巾幗建功”活動等。兒童工作部涉及科普的職能有:開展女童工作,促進女童發展;參與推進校外教育,協調、推動全社會為兒童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等。
此外,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共青團等部門都有專門的機構設置負責職工和青少年的科學普及工作。
第三節 科普場館和設施
科普場館和設施是面向社會公眾進行科普宣傳和教育的重要場所。截止到2001年,中國大陸地區共有科學技術博物館240多座,包括科技館21座,綜合性自然博物館8座,自然保護區建立的博物館6座,專業性自然史博物館115座,農業、航空、航太、郵電、鐵路、中醫藥、煤炭、軍事等專業性技術博物館約50座,水族館38座,另有省級綜合性博物館設立的自然部9座。
1. 科學技術館
科學技術館是指綜合性科學普及場所,其主要功能是:展覽教育、培訓教育、實驗教育。
中國科學技術館一期工程2萬平方米在1988年建成向社會開放;1999年國慶50週年時2萬平方米的二期工程竣工,千年之交向社會正式開放。
中國科學技術館二期工程新展廳的展示內容著重反映了新世紀科技發展的趨勢,反映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大領域,主要包括:航空與航太、生命科學、環境科學、資訊技術、能源與交通、材料與製造技術以及基礎科學等各學科不同領域展品300余項,還有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展品約400項。
中國科技館穹幕廳是世界上最大穹幕影廳之一。
2006年,將有一座建築面積約12萬平方米的中國科技館新館矗立在奧林匹克公園內,更加現代化的設施將使之進入世界三大科技館之列。
上海市科技館是地方政府投入建立的大型科普活動場所。2001年10月在中國上海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就在上海科技館舉行。
海爾科技館是中國第一家由企業出資興建的現代化科技館,創建於1998年並於1999年正式對外納客。海爾科技館是以企業文化為依託,融科技、文化、旅遊、娛樂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展館。
2. 專業自然博物館
目前,中國大陸建有專業性自然史博物館115座,其中包括恐龍等生物博物館30座、天文館15座、地質館70座。
常州中華恐龍園應用的先進技術堪稱中國自然博物館之典範。恐龍園運用情景營造手段,以飛濺的瀑布、冷峭的山岩、無水的海洋、茂密的叢林、洪荒的洞窟等,再現中生代特有的生存環境。化石陳列運用互不雷同的手法,通過高科技手段和聲光電的運用,結合影視成像、卡通動畫、恐龍翻模、網路遊戲以及各類科技製作等,使中華恐龍館突破了傳統博物館的觀念,成為具有震撼力的,集博物、科普、觀賞、遊樂、參與為一體的現代新型恐龍博物館。
中華恐龍館內設有五個主廳和六個輔助廳。全館總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館體穹頂最高處達36米。各廳通過邏輯路線,有分有合,互為關聯。以生物演變史作為設計背景,重點突出恐龍從生存、繁衍、演化直至毀滅的構思主線,揭示了生命與環境相互依存,人類必須保護生態、保護環境的深刻主題。
3. 科普教育基地
利用已有的科技活動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向公眾開放,也是中國科普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1996年,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確定了第一批對公眾開放的科普教育試點基地,包括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化學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古脊椎動物研究所與古人類研究所、電腦研究中心。
4. 科普大篷車、科普列車
“科普大篷車”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根據中國科普工作發展要求而研製生産的,目的在於向偏遠地區開展科學技術普及宣傳、科學技術諮詢,舉辦科普展覽。
科普大篷車具有車載科學技術普及展品展示教育、展板宣傳教育、科學技術影視片播放教育、贈送科學技術普及資料書籍、流動科學技術普及宣傳舞臺等五項功能,被譽為“流動的科學技術館”。
科普大篷車于2001年1月投入使用,在中國中西部地區廣大農村開展了大量科普活動,受到了農村居民的熱烈歡迎。2002年,“科普大篷車”在全國17個省、市、區行駛,在各地舉辦了約10萬場科普報告和講座,聽眾數千萬人次。
2002年,中國又推出了面向西部地區和老、少、邊、窮地區的“科普列車”,主要開展科普展覽、報告會、講座、農業技術諮詢、醫療技術培訓、致富經驗傳授、科普電影放映等活動。
2002年5月以“傳播科學文明,服務老區人民”為主題的科普列車從北京出發,沿京九(北京—香港九龍)鐵路在河北、河南、湖北、江西四省的14個縣市開展宣傳服務活動。2002年10月,以“傳播科學文明,促進西部開發”為主題的科普列車則從北京駛向西北,為內蒙古、寧夏、甘肅等3個省、區鐵路沿線9個縣(旗、市)的各族人民提供服務。所到之處,廣受歡迎。
第四節 科普傳播媒體
科學技術普及離不開傳媒的參與,中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結果也反映了傳媒在公眾獲取科技資訊中的重要性。中國媒體界也積極參與到科普大軍之中。
1. 電視
電視已經成為中國公眾獲取科技資訊的最重要的渠道,這和電視臺的努力不無關係。目前,在中國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電視科學技術普及宣傳網。
中央電視臺自1997年以來,專設第7套節目進行農村科學技術宣傳;第10頻道是科教頻道,專門對大眾進行科學技術普及教育。在其他頻道的節目中也開設了科學技術普及及宣傳的欄目,如“科技之光”、“走進科學”、“科技博覽”等。
各地方電視臺也開設了電視科學技術普及及宣傳的頻道或欄目。許多省級電視臺都設有專門的科技節目製作播出部門,有固定的科普節目或欄目。
2. 報紙
作為中國公眾獲取科技資訊的第二大渠道的報紙,也利用其自身優勢積極發揮科普作用。
1954年3月第一份科技報紙《科學小報》創刊。目前有60多份科技類報紙,包括科技日報、科學時報等。這些報紙既有中央和地方有關部門主辦的,也有科研單位和群眾團體主辦的,發行遍佈全國各地。
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都設有科技版、科技類欄目,科技日報則設有科普週刊。科技類欄目大致包括以下幾種類型:科學知識類、科學普及類、技術應用類、科技資訊諮詢類、科技新聞類、科技動態類。這些欄目對於提高公眾的科學素養大有幫助。
3. 科普期刊
2000年,中國科普期刊達到430種,科技期刊發展到4600種。科普期刊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知識類、實用類、教育類、啟迪類、生活娛樂類、文摘史料類。其中知識類佔50%左右,實用類佔25%左右。
目前發行量最大的是《家庭醫生》、《大眾軟體》、《電腦愛好者》。
4. 科普圖書
圖書出版界在促進科技普及中也積極努力。2000年,中國科普圖書的品種總量為4377種,發行量為27852千冊。 出版了如《物理世界奇遇記》、《暗淡藍色》、《過去2000年最偉大的發明》、《生物技術世紀——用基因重塑世界》、《時間簡史》等世界著名的科普譯著,以及《從北極到夏威夷》、《保護環境隨手可做的100件小事》、《韆鞦功罪話水壩》等著名的科普原創作品。同時,編輯了《新十萬個為什麼》叢書、《科學與文明》叢書等大型著作。
5. 因特網
儘管只有6%的中國公眾將因特網作為獲取科技資訊的渠道,但由於因特網良好的開放性、交互性和傳播媒體的多樣性,已經成為近年來科普工作的新方向。
目前中國大大小小的科普網站很多。科學技術部主辦的“中國科普”網站、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中國公眾科學技術網”、中國科技資訊所主辦的“中國科技資訊網”、武漢電視臺主辦的“科技之光”網站,都是科技資訊的專業網站。而很多的商業網站也開設了科技欄目。
第五節 大型科普活動
中國的大型科普活動包括科技周、大型科普展覽、科技下鄉等。
科技活動周是目前中國重要的科普活動之一。2003年雖然遭受SARS疫情影響,但全國科技周活動仍如期在網上進行。主題是“依靠科學,戰勝非典”。
國家科技周的活動內容非常豐富,全國各省市有關科普活動的機構都採取行動來宣傳科技,促進公眾與科學的對話。每年的科技周國家科普聯席會議都通過協商形成一個主題,圍繞該主題各部門再來舉辦各種形式的科普活動。
主題為“科技以人為本,全面建設小康”的2004年全國科技活動周于5月15-21日在全國展開。2004年的全國科技活動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重點宣傳科學發展觀、強調科技為“三農”(農業、農村、農民)服務、關注未成年人科普教育。主要的活動包括在北京舉辦“科技以人為本,全面建設小康”的大型主題展覽及大型科技遊園會、在河北西柏坡舉辦“科技富民”大型科普活動、在黑龍江舉行“振興東北,服務三農,科技列車龍江行”大型活動等。
科技周、科技月等綜合性科普活動雖然時間短暫,但影響卻非常廣泛。通過定期舉辦大型科普活動,調動了科技人員進行科學傳播的積極性,推動了公眾對科技的學習和理解,擴大了社會影響。
同時,配合重大國際和國內節日,國家各科普有關單位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普活動。如國際氣象日、世界衛生日、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日、國際博物館日、全國植樹節、國家節能宣傳周等,各有關單位根據節日的情況,通過報紙、電臺、電視、網際網路等宣傳輿論工具,以科普知識競賽、演講或大型文藝演出的方式來宣傳相應的科學知識。
面向農村的科普活動則更加強調實用技術的傳播。自1996年以來,各地在每年的春冬季節廣泛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先後組織了1000多萬科技人員下鄉,幫助農村幹部群眾提高文化科技素質。
在這些活動中,都穿插著科普講座。據統計,僅在2002年,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系統就舉辦講座近9萬次,參加人數達到300多萬人次。
“由於政府部門對科普事業的重視和支援,現在中國已擁有世界上最好的科普環境。”——著名華裔數學家陳省身到過世界許多地方,在比較了中外科普工作的條件後,對中國的科普環境表示由衷的讚嘆。
2003年度中國科學素養調查所採用的標準
基本採用美國、日本和歐盟國家採用的標準,同時根據中國國情進行了一些修改。
採用科學素養三個維度的理論和測試題目,即科學知識(科學術語和科學基本觀點)、科學方法、科學對社會影響的理解。
科學術語:保留“DNA”、“Internet”、“分子”,增加“奈米”。
科學基本觀點:沿用了各國普遍使用的16個測試題。
科學方法:包括對“科學研究”術語、“對比實驗”和“概率”的理解。
科學對社會的影響:測試對在中國最普遍的五種迷信現象(求籤、相面、星座預測、碟仙或筆仙、周公解夢)的態度。
2003年中國公眾素養調查部分問題測試情況
對於“分子”、“DNA”、“Internet”、“奈米”這四個科學術語,僅有15%左右的人能夠完全正確地了解;有近大約15%的人對這些概唸有些了解;有近70%以上的人回答完全錯誤或回答“不知道”。
如果問“地球是否圍繞太陽轉”這個問題,會有80%以上的公眾都能答對;但是,如果問“地球圍繞太陽轉一圈是一天嗎?”則有40%的中國公眾會給出錯誤答案。
能夠完全答對“科學研究”過程的為37.3 %;關於“對比試驗”的案例提問,能夠回答正確的僅17.8%;關於“概率”事件的提問,有58.4%的人給出了完全錯誤的答案。
2003年度中國公眾不同群體具備科學素養的比較
* 女性的基本科學素養水準低於男性,但差距在縮小;
* 不同文化程度公眾的基本科學素養水準存在顯著差異,科學素養水準與文化程度正相關;
* 不同年齡段公眾的基本科學素養水準存在顯著差異,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比例隨著年齡的增大而逐漸下降;
* 公眾基本科學素養水準地區差異顯著,西部地區科學素養水準有很大提高,但仍然低於東部和中部地區;
* 公眾基本科學素養水準城鄉差異突出;
* 不同職業群體的基本科學素養水準參差不齊;
* 不同收入人群科學素養水準不同;
* 不同分類群體科學素養構成差異明顯。
科技活動周
從2001年開始,經國務院批准,由科技部會同有關部門在每年五月的第三周舉辦科技活動周。2001年的科技活動周是全國性的首屆科技周,它是在全國各省市開展的科技周、科技月基礎上進行的。主題是“科技在我身邊”。 早在1987年杭州市就舉辦了“科技宣傳周”活動。同年夏天,上海市舉辦“科技之夏”活動,時間為一個月。上海的“科技之夏”每年一次,連續舉辦過四屆,1991年易名為“上海科技節”。黑龍江、吉林開展“科技之冬”活動,利用農閒季節,在農村開展科普活動,該活動已經擴展到北方十幾個省市自治區。(科技部供稿)
(來源: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責任編輯:齊曉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