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雲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四川

  時間:2005-11-17 17:58    來源:     
 
 

 





省長:蔣巨峰
省會:成都
省政府辦公廳地址:成都市督院街30號
網址:http://www.sc.gov.cn



  四川位於中國內陸西部腹地,佔據著四川盆地的絕大部分;四面環山,氣候溫和濕潤。總面積48.5萬多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和自然狀況



地 形



四川省位於我國西部,地跨青藏高原、橫斷山脈、雲貴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幾大地貌單元,地勢西高東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最高點是西部的大雪山主峰貢嘎山,海拔高達7556米。地形複雜多樣。以龍門山-大涼山一線為界,東部為四川盆地及盆緣山地,西部為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
(一)四川盆地底部地區四川盆地是我國四大盆地之一,面積17萬平方公里,海拔300-700米,四週為海拔1000-4000米的山地所環抱。盆地底部龍泉山以西為川西平原區,由成都平原、眉山-峨眉平原組成。其中,成都平原面積達6200平方公里,是我省最大的平原。龍泉山以東地區為盆地丘陵地貌區。該區地貌條件差異較大,據此又可分為川中方山丘陵、川東平行嶺谷區兩個地貌亞區。華鎣山主峰海拔1704米,是盆地內最高峰。
(二)四川盆地邊緣地區本區地形以山地為主,山地面積佔總面積的93%。其中,又以海拔1500-3000米的中低山地為主,佔山地面積的96%左右。該區主要的山脈有:北東緣的米倉山、大巴山;東南緣的大婁山、七曜山、巫山;西北緣、西南緣的龍門山、邛崍山、大相嶺等。盆地西南緣的佛教名山峨眉山以及西北緣的道教名山青城山均為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區內最高峰為西部岷山主峰雪寶頂,海拔5588米。該區丘陵和平原較少,零星分佈山地之間,平原在當地俗稱為壩子。比較有名的有廣元壩子、天全壩子等,是當地的農業中心。
(三)川西南山地區川西南山地區位於青藏高原東部橫斷山系中段,地貌類型為中山峽谷。全區94%的面積為山地,且多為南北走向,兩山夾一谷。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左右,個別山峰超過了4000米。主要山脈有小涼山、大涼山、小相嶺、錦屏山。最高峰為石棉、九龍與康定三縣交界處的無名山峰,海拔高達5793米。本區東部的大涼山山地為山原地貌。山原頂部海拔為3500-4000米,北部為大風頂,南部為黃茅埂。本區中部的安寧河谷為平原,面積約960平方公里,是我省第二大平原。
(四)川西北高原地區本區為青藏高原東南緣和橫斷山脈的一部分,地面海拔4000-4500米,分為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兩部分。川西北高原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分為丘狀高原和高平原。丘谷相間,谷寬丘圓,排列稀疏,廣布沼澤。分佈在若爾蓋、紅原與阿壩一帶的高原沼澤是我國南方地區最大的沼澤帶。川西山地西北高、東南低。根據切割深淺可分為高山原和高山峽谷區。主要山脈有岷山、巴顏喀拉山、牟尼芒起山、大雪山、雀兒山、沙魯裏山。大雪山主峰貢嘎山海拔7556米,它不僅是四川第一高峰,也是世界著名高峰。



自然資源



水電資源蘊藏量達1.5億千瓦,僅次於西藏,可開發量近1億千瓦,位居中國首位。地下熱水資源也非常豐富,全省已發現溫泉(群)354處,地下熱水鑽孔114個。 已探明的地下礦藏有132種,其中釩、鈦、鈣、芒硝、螢石、天然氣、硫鐵礦的儲量居中國第一位,鈦儲量居世界第一,釩儲量居世界第三。   
四川地處亞熱帶,加以地貌和氣候多樣,植物種類極為豐富。全省森林面積1351.58萬公頃,生長有許多珍貴樹種。中國的水杉、銀杉等
活化石樹種有1/5 生長在四川。   
動物種類繁多。僅脊椎動物就有1247種,佔全國的45%以上,其中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139種。舉世聞名的大熊貓,主要生息于四川境內4個山系的33個縣和保護區內。   
四川擁有舉世聞名的九寨溝、黃龍、峨眉山─樂山大佛、都江堰─青城山四處世界自然文化遺産,有文興石林、海螺溝、蜀南竹海等15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還有國家森林公園25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8處、省級風景名聲區74處,從高原、山地、峽谷到盆地、丘陵、平原,從江河湖泊到溫泉瀑布,從岩溶地形到丹霞地貌,一應俱全,旅遊資源之豐富,世界罕見。



氣 候



四川位於亞熱帶範圍內,由於複雜的地形和不同季風環流的交替影響,氣候複雜多樣。東部盆地屬亞熱帶濕潤氣候。西部高原在地形作用下,以垂直氣候帶為主,從南部山地到北部高原,由亞熱帶演變到亞寒帶,垂直方向上有亞熱帶到永凍帶的各種氣候類型。複雜多樣的氣候類型,有利於全面發展四川經濟特別是農業生産。
日照:東部盆地全年日照900-1600小時,是全國日照最少的地區。在地域上由西向東遞增:盆西900-1200小時,盆中1200-1400小時,盆東1400 -1600小時。在時間上,春夏多於秋冬,盛夏最多。全年太陽總輻射量3100-4200兆焦爾/平方米,其時空分佈與日照類似。
西北高原全年日照數為2000-2500小時,地區差異不大,僅龍門山區相對少,為1600-2600小時。全年太陽總輻射量多為5000-6800兆焦爾/平方米,屬全國光能豐富區之列。
西南山地全年日照時數1200-2700小時,較東部盆地多一倍。空間上,由東北向西南部遞增;時間上,乾季多於雨季。全年太陽總輻射量3500-6200兆焦爾/平方米,除小涼山東側外,光能資源大於東部盆地。
氣溫:東部盆地年平均氣溫14-19度,比同緯度地區高1度。一月平均氣溫3-8度,盆南略高;四月平均氣溫15度-19度;七月平均氣溫24度-28度,是全年最熱月份:十月平均氣溫15度-19度,接近該區年平均氣溫。四季分明:春季氣溫10
21.9,長約3個月;夏季氣溫22,長3個多月;秋季氣溫10度-21.9度,長2.5個月;冬季氣溫<10度,長3.5個月。全年日平均氣溫點10度的積溫4200度-6100度,無霜期280-300天。
川西北高原年平均氣溫<12
C;一月平均氣溫-12度到4度左右;四月平均氣溫0度-10度;七月平均氣溫10度-22度;十月平均氣溫0-14度左右。全年無夏,冬季漫長,可分3期:寒期候溫0度,冷期候溫1.1度-9.9度,溫涼期候溫10度。全年日平均氣溫10度積溫在2000度以下。川西南山地年平均氣溫8度-22度。一月平均氣溫2-14度,德昌以南谷地8度-12度,為全省冬季最暖地區;四月平均氣溫8度-24度;七月平均氣溫15度-26度;十月平均氣溫10度-20度。四季不分明,一般只分兩季。全年日平均氣溫點8度,積溫德昌以南河谷>4500度,以北銳減至2000度。
降水量:東部盆地大部年降水量800-1600毫米。但在地域上,盆周多於盆底,盆西緣山地是全省降雨最多之地,為1300-1800毫米;次為盆東北和東南緣山地,為1200-1400毫米;盆中丘陵區降雨最少,為800-1000毫米。在季節上,冬季(12月-2月)降水最少,佔全年總雨量的3-10%,夏季(5月-10月)降水最多,佔全年總雨量的40-80%,冬幹夏雨,雨熱同期。川西高原降雨少,年降水量大部為600-700毫米,金沙江河谷<400毫米。幹雨季分明,6月-9月為雨季,降雨佔全年總雨量的70-90%;11月-4月為乾季,各月降水量小于10毫米。
川西南山地降水地區差異大,乾濕季節分明。大部年降水800-1200毫米。木裏以北與川西北高原接壤,年降水小于800毫米;安寧河東側與東部盆地相當,年降水1000毫米左右。雨季(6月-9月)降水佔全年總降水量的85-90%。



土 地



四川地域遼闊,土壤類型豐富,垂直分佈明顯。平原,丘陵主要為水稻土、沖積土、紫色土等,是全省農作物主要産區。高原、山地依海拔高度分別分佈不同土壤,其中多數有利於不同作物的生長。
四川大部分地方為紫色土,係侏羅紀、白堊紀紫色砂岩、泥岩風化而成。主要分佈于四川盆地內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和丘陵上。該土壤內富含鉀、磷、鈣、鎂、鐵、錳等元素,土質風化度低,土壤發育淺,肥力高,面積約16萬平方公里,是四川分佈面積最廣的土壤之一。
盆地四週的山地、盆地內沿江兩岸及川西平原的階地和丘陵上,分佈著黃壤。一般海拔1000-1200米。它是石灰岩、砂岩、頁巖、變質岩和第四紀礫石,在中亞熱帶四季分明的濕熱條件下風化發育而成。有明顯的富鋁化和黃化過程,膠體硅鋁率2.1-3.1。黃壤自然肥力較高,但粘性重,酸性強。在盆地的山地中,還分佈有黃棕壤與黃褐土。
川西南山地河谷遍佈紅壤及黃紅壤,主要在安寧河、金沙江、雅礱江谷坡階地以及湖盆臺地,海拔1100-1800米。甘孜州局部地區的紅壤可達海拔2100米以上。紅壤的母質是花崗岩、變質岩、砂、泥岩和第四紀老沉積物,在長期乾濕季分明的濕熱條件下,風化而成。膠體硅鋁率1.33-2.33,酸至微酸性,粘性重,瘦硬,嚴重缺磷,土壤肥力低。
川西北高山分佈著大量的森林土草甸土,主要有高山草甸土,分佈在高山林線以上,海拔3000-4700米,草根層10釐米左右,有機質約15%,微酸至中性,有腐殖化和草甸化,海拔低處可開墾成農地,高處是天然牧場。
高山寒漠土,分佈于高原及高山頂,海拔4700-5000米,雪線以下,高山草甸土以上。岩石遭受物理風化為主,成土作用弱,常為多棱角狀碎石。沿岷江、大渡河、雅礱江、金沙江上游河谷兩側尚分佈有棕壤、暗棕壤、褐土等。
暗棕壤,分佈在山原中上部,海拔2800-3000米,粘土礦物以蒙脫石為主,鐵的游離度低,膠體硅鋁率2.4-4.1,弱酸至酸性,鹽基飽和度大於60%。 棕壤,分佈在海拔2000-2700米處。酸或弱酸性,膠體硅鋁率2.7-3.3,鹽基飽和度不飽和至飽和,腐殖質4-7%,自然肥力高。
褐土,分佈在海拔1000-2500米處。以黃土母質發育而成,表層為無至弱石灰反應,下層在50-70釐米處有鈣積層,PH值7.5-8.0。
沼澤土,主要分佈在若爾蓋地區。是寒冷潮濕條件下,沼澤草甸植物在山原洼地和河谷洼地所形成。其表層為草根層,下部為礦物質潛育層。有機質含量5-25%,氮和磷的含量也高,形成特有的泥炭層。



生 物



四川省地處亞熱帶,生物資源很豐富。四川的野生動物資源以及植物資源,均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四川地貌和氣候多樣,植物種類極為豐富。全省維管束植物種屬約佔全國的1/3。全省森林面積1351.58萬公頃,是全國第二大林區--西南林區的主體部分,長有許多珍貴樹種。森林多分佈于江河中上游,具有極重要的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效益。全省有天然草地1638萬公頃。四川幅員遼闊,且受冰川大面積破壞性的影響較小,生態環境優越,動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僅脊椎動物就有1247種,佔全國的45%以上,其中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139種。舉世聞名的大熊貓,主要生息于四川境內4個山系的33個縣和保護區內。在全省已知的脊椎動物中,一半以上的種類有明顯的經濟意義。
植物資源:由於四川省位於水熱充沛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並且地形複雜,因而植物種類很多。據不完全統計,有高等植物230余科,1600多屬,1萬餘種。其中有喬木約1476余種,佔全國總數的一半。多種多樣的樹種資源,構成了繁多的森林類型。
四川盆地(包括盆周山地)山地丘陵區,氣候終年溫暖濕潤,森林是以樟科、殼鬥科、山茶科為建群種的濕性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以馬尾松、杉木、川柏木為主的亞熱帶低山常綠針葉林、以多種大莖竹為主的亞熱帶竹林。川東南山地寬谷盆地區,氣候乾濕季分明,森林是以耐乾性的殼鬥科種類為優勢的乾性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以雲南松為主的亞熱帶針葉林。川西高山峽谷區,山高谷深,垂直差異大,但主要屬溫帶高原氣候,有大面積的以冷杉屬、雲杉屬為主的亞高山常綠針葉林和以高山櫟為主的山地硬葉常綠闊葉林。川西北高原區,已屬高原寒冷大陸性氣候,亞高山常綠針葉林僅小塊狀分佈于局部水熱條件適宜之地,而廣大高原、山原面上,或因氣候嚴寒,最暖月均溫已在10攝氏度以下,在森林生長線之上;或因風速過大,環境條件惡劣,喬木難於成長,廣泛分佈著高山高原灌叢和高山高原草甸。
動物資源:四川動物資源十分豐富,僅脊椎動物就有1247種,佔全國所産總數的40%左右,其中鳥類和獸類約佔全國的一半。資源動物是指特産與珍貴稀少動物,以及與人類生産生活、衛生保健、文化教育等有密切關係的野生動物。根據它們對人類的社會經濟意義大體分為珍貴稀有動物類,毛皮、革、羽用動物類,漁獵動物類以及其他資源動物類和有害動物類等。
四川盆地及其邊緣山地,耕作歷史悠久,種植業較為發達,以農田動物群為主,珍貴動物有鴛鴦、華南虎等。盆地西緣山地、川西高山峽谷及川西南山地,資源動物豐富,特産動物繁多。珍稀動物中主要有大熊貓、牛羚、金絲猴、小熊貓、白唇鹿、梅花鹿、毛冠鹿、林麝、蘭馬雞、藏雪雞、斑角雉等。鳥類以畫眉亞科和雉科佔優勢,其中四川山鷓鴣、雉鶉為特産鳥類。爬行類與兩棲類豐富,有不少國內特著品種,如宜賓龍蜥、峨眉髭蟾、北鯢等。川西北高原動物食料較為稀少,主要是一些能適應于高原惡劣條件的奔弛性和穴棲性動物群,毛皮動物量多質優,珍稀動物主要有野驢、野牦牛、白唇鹿、藏羚、馬鹿、林麝、黑頸鶴、藏雪雞等。毛皮資源動物中的喜馬拉雅旱獺資源豐富。



礦 産



四川是中國礦産資源豐富的省份之一。現已發現礦産123種,探明儲量的達90種,其中35種在全國名列前五位。據不完全統計,除石油、天然氣外,探明儲量的礦産地1383處,開發利用礦區576處,其中礦床1277處,大、中型礦床546處。
四川的礦種多而全。目前國民經濟需要的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等基礎工業礦物原料都比較豐富,輔助礦産也較充足,從而有利於建立相對完備的工業基地分佈相對集中。一些優勢或潛在優勢的礦産常集中在一個或幾個地區,這就有利於建立較大規模的工業基地,並使礦産資源得以合理利用。如釩鈦磁鐵礦集中在攀西地區,就近還有一定規模的富鐵礦床;鈣芒硝集中在成都平原,磷礦集中在綿竹、什邡、漢源、馬邊、雷波一帶;岩鹽集中在自貢、威遠、南充、鹽源等地區;煤和硫鐵礦主要集中在川南地區;銅、鉛、鋅較集中地分佈在會理、會東一帶。四川的礦藏中礦床的共生、伴生組分比較多,有利於綜合評價、綜合開發以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如攀西地區的釩鈦磁鐵礦,除鐵、釩、鈦外,伴生有鉻、鎳、鈷、銅、鎵、鈧及鉑族元素;龍門山的什邡市磷礦有硫、磷、鋁、鍶和稀土碘等共生和伴生;白玉呷村多金屬礦床除銀、鉛鋅外,伴生有銅、金和稀散元素多種;盆地中的鹽滷水除含鹽外,還有鋰、銫、銣、鍶、溴、鋇、硼、碘等伴生。中、低品位礦石多,富礦相對較少。
四川固體礦産保有儲量名列全國第一位的有釩、鈦、硫鐵礦、白堊、水泥配料用礦岩、陶瓷用砂岩、水泥配料用粘土、熔煉水晶,光學螢石,玻璃用脈石英共10種;位居第二位的有鈣芒銷、岩鹽、石棉、白雲母、鎘、碘、水泥石灰岩、熔劑石灰岩、玻璃用白雲母、石榴子石,磚瓦用砂岩、水泥配料用泥岩共12種;鐵、鋁、鋅、鉑族、鈹、鋰、鍶、鑄用砂岩、溴、晶質石墨共10種居第三位;鎳、鉀鹽、藍石棉、玻璃用砂岩、硅藻土共5種居第四位;錳、鋁、汞、鉭、磷、長石、硒共7種居第五位。 四川省礦産分佈具有明顯的地域性,東部、西部,盆地、山區,各具特色。東部盆地主要有岩鹽、鈣芒硝,石膏、石灰岩、天青石、石油、天然氣及部 分鐵、粘土、砂岩等沉積礦産。盆周山區比較複雜:川東北為錳、鋇、鐵、石墨、大理岩、煤;川西北為硫,磷、煤、砂金;川西南為硫鐵礦、煤、磷、鉛鋅;川東南為汞、鋁、重晶石、螢石;攀西地區為釩鈦磁鐵礦、富鐵礦、銅、鈷、鎳、鎢、鉛鋅、稀有金屬、石棉、蛇紋石、石墨、硅藻土等。西部高原有金、銀、鉑族、稀有金屬、鈾、鉛鋅、銅、鎳、錫、汞、雲母、泥炭及地熱資源等。
四川油、氣資源以天然氣為主。四川石油資源儲量很小,天然氣資源則遍佈于盆地內12個市、州,且氣田氣佔98%以上。隨著勘探的進展,氣田數和儲量還在不斷增加。四川是中國天然氣尤其是氣田氣分佈最集中的省份,石油天然氣資源形成了以氣為主的局面。天然氣以中小型氣田為主。目前已探明的氣田中,儲量大於100億立方米的只有威遠、臥龍河、中壩和古老的自流井氣田4個。已探明的油氣資源,集中分佈于四川盆地內,盆地的東、西、南、北、中均發現有工業性油氣流。其中盆東、盆南、盆西南和盆西北地區以天然氣為主,盆中則以石油為主。 四川省稀有、稀土金屬礦産資源相當豐富,探明儲量的有鋰、鈹、鈮、鉭、鋯、鎵、銫、稀土、鍶共9個礦種。鋰、鍶礦規模大、品位富、易採選,在國內佔有重要地位。 四川的黃金、白銀生産,在歷史上曾佔重要地位。四川是中國重要産金省之一,産地多,分佈廣。截至1988年,全省共發現金礦産地430處,其中岩金産地184處,砂金産地224處,伴生金産地22處,共探明金礦儲量211噸,佔全國儲量的3%,居第十一位。四川的金礦分佈很廣。其中龍門山以西、鮮水河以北的川西北地區(主要包括甘孜、色達、若爾蓋、松潘、平武等縣),是國內六大金礦重點片區之一的川、陜、甘"金三角"的主要組成部分。
四川是中國鈾礦資源比較豐富的省份。現已發現鈾礦床10處,其中中型礦3處,小型礦7處。此外還有許多礦點放射性異常,遠景規模尚待查明。四川的鈾礦床主要有沉積成礦的碳硅泥岩型,其次為砂岩型、花崗岩型和火山岩型。前一類型形成工業礦床,後三種類型只有小型礦床和礦點、礦點。目前已探明工業量的碳硅泥岩型鈾礦床,地域分佈上非常集中,地層層位也集中分佈在志留係中。
煤炭是重要的能源礦産,也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素有“工業糧食”之稱。截至2003年,四川全省已查明的煤炭資源總量為97.15億噸。

水資源



四川有河流1400多條,流域面積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43條,蘊藏了豐富的水資源和巨大的水能資源。省內河流年徑流量約2600億立方米,居全國之冠。主要河流多流經峽谷,洶湧湍急,形成優質能源。全省水能蘊藏量佔全國的1/5,其中技術開發1.03億千瓦,居全國首位。特別是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約佔全省水力資源的3/4,可建1萬千瓦以上的水電站的站址有200多處,百萬千瓦以上水電站的站址有20多處。
四川的地下熱水資源也非常豐富,全省已發現溫泉(群)354處,地下熱水鑽孔114個。在眾多的溫泉中,水溫90
C以上的沸泉群1處,60C-90C的高溫泉40處,40C-60C的中溫泉134處,水溫25C-40C的低溫泉119處。四川的地下熱水及地熱能開發利用有廣闊的前景。
四川屬於長江水系。長江橫貫全省,宜賓以上稱金沙江,宜賓至合江縣河段又名川江或蜀江。川江河段長293公里,出川斷面控制流域面積65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經流量2693億立方米。川江北岸支流多而長,著名的有岷江和沱江。南岸河流少而短,呈極不對稱的向心狀水系。
四川的天然湖泊雖有1000余個,但水域面積多不大,一般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其中較大者有瀘沽湖,又名左所海、永寧海、勒得海,位於四川鹽源縣與雲南寧蒗縣之間,面積72平方公里。湖面海拔2700米,是高原上的一個斷陷湖。邛海,古名邛池,位於西昌市東南5公里。水域面積31平方公里,最深處34米,是四川最大的湖泊。湖面海拔1510米。馬湖,又名龍湖,位於雷波縣東北約25公里的黃瑯區。湖面海拔1100米,面積約7平方公里,最大水深160米,蓄水3億立方米,是一個地震湖泊。新路海,位於甘孜州雀兒山東南麓,海拔4118米,為冰蝕湖,也是四川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南北長約3公里,東西寬1公里。





人 口



人口統計



據人口變動抽樣調查推算,2004年全年出生人口78.8萬人,人口出生率9.1,比上年低0.1個千分點;死亡人口54.6萬人,人口死亡率6.3;全年凈增人口24.2萬人,年末總人口8724.6萬人。全省城鎮化率31.1%,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



人口增長率



2004年人口自然增長率2.8,比上年低0.3個千分點。



民族分佈及人口比例



四川居民主體是由古代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漢族,此外,還有多個少數民族,其中5000人以上的少數民族有彝族、藏族、羌族、回族、蒙古族、傈僳族、滿族、納西族、白族、布依族、傣族、苗族、土家族。四川有中國第二大藏區、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區。彝族是四川境內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大小涼山與安寧河流域;藏族居住在甘孜、阿壩州和涼山州的木裏藏族自治縣等高原地區;羌族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岷江上游的茂縣、汶川、黑水、松潘、北川等地。
2004年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涼山彝族自治州和北川羌族自治縣、峨邊彝族自治縣、馬邊彝族自治縣年末人口644.9萬人,佔全省總人口7.4%;轄區面積30.5萬平方公里,佔全省土地面積62.9%。



文化程度



2004年,全省各級各類學校(不含技工校)5.3萬所,在校學生1846.9萬人,教職工84.3萬人,其中專任教師68.5萬人。
普通高校72所,招生21.5萬人,比上年增加3.5萬人,高考錄取率達70%。在校普通本(專)科學生63.7萬人,增長24.3%,畢業生11.1萬人。研究生培養單位31個,年內招收研究生1.6萬人,增長19.8%,在校研究生4.2萬人,畢業研究生6684人。
150個縣(市、區)完成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任務,
普九人口覆蓋率96.2%。全年全省小學2.2萬所,招生116.9萬人,在校小學生736.6萬人,減少18.9萬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9.8%,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普通中學4965所,招生169.6萬人,在校學生490.9萬人。
全省中等職業教育(職高、普通中專、成人中專)學校763所(不含技工校),招生25萬人,比上年增加3.3萬人,在校學生67.98萬人。其中,普通中等專業學校102所,在校學生20.5萬人。





經 濟



國內生産
總值

初步核算,2004年全省生産總值6556億元,比上年增長12.7%。

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

2004年第一産業增加值1394.2億元,增長5.9%;第二産業增加值2690億元,增長17.7%;第三産業增加值2471.8億元,增長10.9%。三次産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9.5%、57.9%和32.6%。

財政收入

2004年,全省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85.8億元,增長14.6%;一般預算支出895.2億元,增長22.3%。

工業産值和增長率



2004年全部工業增加值2165.2億元,增長18%。



農業産值和增長率



2004年糧食總産量3326.5萬噸,比上年增4.5%。



外貿狀況



2004年海關進出口總額68.7億美元,增長22%。



支柱産業



電子資訊産業 水電産業 機械冶金産業 醫藥化工産業 旅遊産業 飲料食品産業





通 訊



電訊



2004年末郵電公網電話用戶達到1369.9萬戶。其中,市話用戶1011.4萬戶,農話用戶358.5萬戶。移動通訊高速發展,年末行動電話用戶達1514.6萬戶,增長21.9%。全省電話普及率達到33.7%。其中,固定電話普及率達到17.7%。





交 通



鐵 路

鐵路是四川溝通省內外運輸的大動脈。目前,四川省鐵路已形成包括寶-成等5條鐵路幹線、8條鐵路支線和4條地方鐵路組成的鐵路網。寶成復線電氣化鐵路連接隴海線,是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襄渝鐵路與達成鐵路連接,是四川與湖北間的重要通道。成渝鐵路溝通巴蜀,同是也是四川通往貴州及華南地區的重要通道。成昆鐵路南接南昆線,是成都至北海、至海邊最近的鐵路線。還有已通車的內江至昆明、達州至萬州鐵路,將繼續完善四川與鄰省市的鐵路交通狀況。
2004年金筠鐵路等建成通車。鐵路通車里程2867公里。

公 路

全省公路以成都為中心,幹、支線公路呈輻射狀分佈,同時,又輔以東西、南北線路的相互交織。成都是國家級公路主樞紐之一,四川第一條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是四川省與重慶直轄市之間的公路交通大動脈。它全長340.2公里,于1995年全線開通。此外,成都-都江堰、成都-廣安-達州、成都-廣元、成都-綿陽、成都-樂山、成都-雅安以及內江-自貢-宜賓等高速公路也在四川的公路交通中發揮著日益巨大的作用。
2004年全省公路通車里程已達11.3萬公里,其中一、二級公路1.3萬公里。年末,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1759公里。

航 空

四川的航空事業發展很快,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已成為中國四大航空港之一。省內民用航空機場已發展到10個(成都、瀘州、宜賓、達川、西昌、南充、廣元、綿陽、九寨、攀枝花)。可以直飛國內外眾多城市。2004年旅客吞吐量為11685643人次,貨物和郵件吞吐量為213039.7噸,起降架次為110186次。

水 路

四川是全國水運發達的省份之一,長江橫貫全省,是水路運輸的幹線,並與岷江、金沙江等支線溝通,在境內形成了一個天然的水路運輸網路。四川水路主要有金沙江段、長江段、沱江和嘉陵江水系水域。其中,金沙江新市鎮以下,岷江樂山以下,嘉陵江閬中以下常年可通輪船,樂山、宜賓、瀘州是水路幹道上的重要城市。全省航道總里程11725.78公里,共有61個港口。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