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雲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浙江

  時間:2005-11-17 17:24    來源:     
 
   

 





省長:呂祖善
省會:杭州市
省政府地址:浙江省杭州市省府路8
郵遞區號:310025
電話:87052467
省政府網址:http://www.zhejiang.gov.cn



  浙江省位於我國東南沿海,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臨東海,南鄰福建,西接安徽、江西,北連上海、江蘇。境內最大的河流錢塘江,因江流曲折,稱之江,又稱浙江,省以江名,簡稱"浙"。浙江山青水秀,物産豐饒,人傑地靈,素有"魚米之鄉、絲茶之府、文物之邦、旅遊勝地"的美譽。



地理位置和自然狀況



地 形



  浙江省地勢西南部高,東北部低,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呈梯級下降。西南部為平均海拔800米的山區,1500米以上的山峰也大都集中在此,龍泉縣境內的黃茅尖,海拔1929米,為本省最高峰。中部以丘陵為主,大小盆地錯落分佈于丘陵山地之間,東北部為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層深厚,河網密布。各山脈一直延伸到東海,露出水面的山峰構成半島和島嶼。

土 地



  全省陸域10.18萬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佔70.4%,平原佔23.2%,河流和湖泊佔6.4%,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説。2004年,全年建設佔用耕地12.0千公頃。因農業結構調整減少耕地0.9千公頃。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補充等新增耕地16.4千公頃。全年凈增加耕地2.8千公頃。

氣 候



  浙江省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資源豐富。全省年平均氣溫15℃-18℃,年平均降水量1000-2000毫米,1月、7月分別為全年氣溫最低和最高的月份,5月、6月為集中降雨期。

自然資源



     浙江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937億立方米,按單位面積計算居全國第4位,但每人平均水資源擁有量僅2004立方米,低於全國每人平均水準。

 

     浙江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面積大於500平方米的海島有3061個,是全國島嶼最多的省份,其中面積495.4平方公里的舟山島為我國第四大島。海岸線總長6486.24公里,居全國首位,其中大陸海岸線2200公里,居全國第5位。岸長水深,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290.4公里,佔全國的13以上,10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105.8公里。東海大陸架盆地有著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前景。

  

     浙江森林覆蓋率達59.4%,居全國前列。經濟林以茶園、桑園、油茶林、果園為主其中,茶、桑、柑橘等中外聞名。樹種資源豐富,素有"東南植物寶庫"之稱。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有123種動物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浙江礦産資源以非金屬礦産為主。石煤、明礬石、葉蠟石、水泥用凝灰岩、建築用凝灰岩等儲量居全國首位,螢石居全國第2位。

 

     浙江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絲茶之府、文物之邦、旅遊勝地"之稱。全省有重要地貌景觀800多處、水域景觀200多處、生物景觀100多處。人文景觀100多處,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特色明顯,知名度高。到2004年末, 全省共有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一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3處,國家級森林公園26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8處。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5處。



人 口



人口統計



     據抽樣調查,2004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4719.57萬人,比上年增長0.86%。其中,男性人口2390.93萬人,女性人口2328.64萬人,分別佔總人口的50.66%和49.34%。全年出生人口50.12萬人,出生率為10.71‰;死亡人口26.95萬人,死亡率為5.76‰;全年凈增人口40.02萬人,自然增長率為4.95‰。

民族分佈及人口比例



  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浙江少數民族達53個(僅缺德昂族和保安族)。少數民族人口總數達39.97萬人,比“四普”時增加了18.26萬人,增長85.84%。增長速度大大高於全省總人口和全國少數民族的增長速度。人口數在萬人以上的少數民族有7個:畬族(170993人)、土家族(55310人)、苗族(53418人)、布依族(21457人)、回族(19609人)、壯族(18998人)、侗族(17960人)。設有全國唯一的畬族自治地方——景寧畬族自治縣。世居浙江省的少數民族是畬族、回族和滿族等,其他少數民族大多是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因工作、經商或婚嫁而落戶浙江的。

 

社保就業

     2004年,年末全省就業人員294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1.4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796萬人,增加46萬人。全年全省新增城鎮就業崗位61.6萬個,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比上年末下降0.1個百分點。

 

  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為11.3萬人,比上年減少6.2萬人;有低保對象60.1萬人,其中農村51.4萬人。全年共支出低保金4.47億元,比上年增長38%.

行政區劃



  全省行政區劃為杭州、寧波、溫州、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衢州、舟山、臺州、麗水11個地級市,下設36個縣、22個縣級市、32個市轄區。



經 濟



國內生産
總 值



    2004年全年全省生産總值1124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3%。

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



     2004年第一産業增加值816億元,增長3.7%;第二産業增加值6045億元,增長16.2%;第三産業增加值4382億元,增長13.9%。在第三産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增加值增長17.6%,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增長12.2%,金融保險業增長9.8%,房地産業增長8.8%,其他服務業增長16.0%。三次産業增加值結構由上年的7.7:52.6:39.7變化為7.3:53.7:39。

農業産值和增長率



     2004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816億元,比上年增長3.7%。



工業增加值和增長率



     2004年全年工業增加值5381億元,比上年增長17.0%。



財政收入



  財政總收入1424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06億元,調整出口退稅因素後為1805億元和901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分別增長16.5%和16.3%。

外貿狀況



    2004年全年進出口總額852.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8.8%,其中出口581.6億美元,進口270.7億美元,分別增長39.8%和36.6%.

外資利用
狀況



    2004年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資企業3824個,合同外資和實際到位外資分別為145.6和66.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0.8%和22.6%,增幅分別比上年回落56.7和49.8個百分點。引進外資結構優化,第三産業合同外資和實際外資分別增長33.8%和24.0%,高於全部外資13和1.4個百分點,比重分別達到16.1%和13.5%。

支柱産業



  紡織業、服裝業、皮革業、機械製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石化、醫藥業等。





通 訊



電話擁有率



     2004年電信業務總量639.8億元,增長37.8%。年末擁有局用電話交換機容量1515萬門,比上年增長6.1%;行動電話交換機容量3017萬戶,新增540萬戶;長途光纜線路長度19921公里,增長8.0%。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975萬戶,新增318萬戶。年末行動電話用戶2323萬戶,新增343萬戶。固定電話普及率由上年末的46.5部/百人提高到59.8部/百人;行動電話普及率由上年末的42.3部/百人提高到49.2部/百人。

廣播電視



     2004年全省擁有省市級廣播電臺、電視臺各為12座,縣級廣播電視臺66家。有線廣播電視用戶達到799.1萬戶,比上年增長3.5%。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97.56%和98.25%。



 交 通 



鐵 路



  以省會杭州為樞紐,浙江境內有杭州-上海、杭州-江西、杭州-寧波3條鐵路復線和杭州-宣城、金華-溫州2條鐵路幹線,總里程1185公里。2010年前將爭取完成滬杭線電氣化改造、浙贛線電氣化改造、蕭甬線電氣化改造、金溫鐵路改造和杭州鐵路樞紐部分改造工程,建成宣杭鐵路復線、溫福鐵路、甬臺溫鐵路、湖嘉乍鐵路、衢常鐵路和寧滬杭城際客運系統等11個項目。適時開工建設九景衢鐵路、杭長(沙)客運專線、杭甬城際客運系統和金臺鐵路。率先實現鐵路現代化。

公 路



  截止2004年,浙江省公路總里程達到46935公里,公路網密度達到46.1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已通車里程達 1474 公里。

港 口



  全省沿海港口 34 個,泊位 876 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 58 個,主要港口有寧波、舟山、溫州、海門和乍浦港(已改名為嘉興港),其中寧波、溫州港為全國沿海主樞紐港。

水 運



  全省有內河航道1.04萬公里,居全國第3位;幹線航道10條,1230公里;內河港口105個,年貨物通過能力2.1億噸。

航 空



  浙江現有蕭山、寧波、溫州、臺州、義烏、衢州、舟山7個機場。2004年共完成旅客、貨郵吞吐量1140萬人次和24萬噸,同比增長39.6%和31.3%。




 

(來源:浙江省人民政府)

 

 

                             責任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