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繁 體  English  rss
新聞 | 評論 | 文化與交流 | 經貿 | 大陸旅遊 | 臺灣旅遊 | 臺商服務中心 | 機構與人物 | 法律法規 | 文獻 | 臺島資訊 | 娛樂 | 時尚 | 體育 | 圖片 | 圖書 | 專題
北京 晴 28 ~ 16 ℃ 西北風3-4級轉微風/臺北 雷陣雨轉多雲 33 ~ 26 ℃ 微風
文獻資料

1999年

時間:2005-11-17 14:07   來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9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國家統計局
2000年2月28日

     1999年,面對複雜的國際國內政治經濟環境,全國各族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以擴大內需為主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克服各種困難,集中精力抓好經濟建設,努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成就,實現了發展和改革的各項預期目標。

一、綜合

     國民經濟保持穩定增長。1999年國內生産總值為82054億元,比上年增長7.1%。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4212億元,增長2.8%;第二産業增加值40806億元,增長8.1%;第三産業增加值27036億元,增長7.5%。全年社會勞動生産率11677元,比上年提高6.3%。

     市場價格總水準繼續下降。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比上年下降1.4%,多數商品價格低於上年水準。其中食品價格下降4.2%,衣著價格下降2.7%,家庭設備及用品價格下降2.3%,交通和通訊工具價格下降5.5%,服務項目價格則上升10.6%。全年社會商品零售價格總水準比上年下降3%。

     勞動就業工作進一步加強。年末全國從業人員7058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29萬人。其中城鎮從業人員21014萬人,增加336萬人(城鎮私營個體從業人員3940萬人,增加708萬人)。再就業工程取得新進展。1999年全年國有企業下崗職工新增564萬人,通過多種途徑使492萬人實現了再就業,退休及自然死亡等減少32萬人。年末全國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為65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0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1%,與上年持平。

     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外匯儲備繼續增加。年末國家外匯儲備達到1547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97億美元。年末匯率8.2793元人民幣兌1美元,比上年末低4個基本點。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社會有效需求不足,經濟結構不合理的矛盾仍很突出,社會就業壓力增大,農民收入增長減緩。

二、農業

     1999年,農業生産繼續全面發展,農作物種植業結構有所調整。

     糧食産量基本穩定。全年糧食總産量達5.08億噸,比上年減産397萬噸,減産0.8%。其中,夏糧和早稻合計增産570萬噸,秋糧由於入秋以後北方地區旱情較重,減産較多。

     主要經濟作物中,棉、糖、黃紅麻減産,其他均增産。受播種面積調減因素的影響,全年棉花産量為383萬噸,比上年減産14.9%;糖料産量為8400萬噸,減産14.2%。油料、水果和茶葉等作物産量繼續增長。全年油料産量2600萬噸,比上年增長12.4%;水果産量6100萬噸,增長11.9%;茶葉産量68萬噸,增長2.3%。蔬菜種植面積持續增加,全年實際種植面積1311萬公頃,比上年增長7%。

     畜牧業和漁業繼續增長。全年肉類總産量5953萬噸,比上年增長4%;水産品産量4100萬噸,增長5%。

     植樹造林取得新進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積480萬公頃,同時,退耕還林(草)工作進一步得到重視。

     農田水利建設進一步加強,大江大河治理工程進展順利,農業防洪抗旱能力增強。

三、工業和建築業

     1999年,各方面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國有企業改革和調整邁出較大的步伐,工業生産運作品質有所提高。

     國有企業戰略性改組取得了初步成效。重點行業組建了一批大企業集團,軍工成立了包括核工業、航太、航空、船舶、兵器等十大集團,有色金屬工業組建了鋁、銅鉛鋅和稀有金屬三大集團,資訊産業四大集團正在組建之中;紡織、煤炭、冶金、軍工等行業結構調整和重組的步伐加快;一部分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始實行債權轉股權,資産負債結構得到改善。

     工業生産持續平穩增長。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35357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國有工業企業及年産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簡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下同)增加值20307億元,增長8.9%。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11603億元,增長7.4%;集體企業3462億元,增長7%;股份制企業2986億元,增長11.2%;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4201億元,增長12.9%;其他經濟類型企業775億元,增長13.3%。分輕重工業看,全年輕工業增加值8690億元,增長8.3%;重工業增加值11617億元,增長9.3%。

     工業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煤炭行業關井壓産取得成效,全年關閉非法和不合理小煤礦3.1萬處,壓縮鄉鎮煤炭産量2.5億噸,完成了年初提出的關井壓産目標。紡織行業累計壓縮906萬棉紡錠,提前一年基本達到壓錠目標。冶金、建材、有色、石化等行業關閉了一批設備陳舊、技術落後、産品品質低劣和污染嚴重、高耗能的小企業。市場供大於求的一般消費品、部分機電産品生産增長有所減緩。同時,發展和增産了一批國內緊缺的産品,特別是高科技産業發展明顯加快。微型電子電腦、行動通訊設備、程式控制交換機等生産比上年增長12─43.6%。

     産銷銜接狀況有所改善。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産品銷售率97.16%,比上年提高0.56個百分點。工業新産品産值比上年增長12.1%。

     工業經濟效益明顯改善。在價格持續下降的情況下,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67535億元,比上年增長10.2%;企業盈虧相抵實現利潤2202億元,增長52%;虧損企業虧損額1300億元,下降15.2%。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99.3,比上年提高8.4個百分點。國有工業企業扭虧增盈工作出現了轉折性變化,一批國有大中型虧損企業擺脫了困境,紡織、建材、有色、鐵路、民航等行業實現了扭虧為盈,東北三省等一些老工業基地的國有大中型工業企業擺脫了持續多年的虧損狀態。1999年,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盈虧相抵實現利潤967億元,比上年增長77.7%,是近5年來的最好水準;虧損企業虧損額851億元,下降15.9%;年末産成品庫存為344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2%。但是,1999年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的改善帶有一定的恢復性,一部分企業的效益還不理想,虧損企業的虧損額仍然比較大。

     建築業生産平穩增長,經濟效益進一步好轉。全社會建築業完成增加值5450億元,比上年增長4.6% 。全國四級及四級以上建築業企業實現利潤121億元,增長3.4%;稅金總額322億元,增長6.7%。施工房屋面積14.1億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877萬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積6.7億平方米,增加1501萬平方米。建築業虧損企業個數9221個,比上年減少391個。

     地質勘查工作取得較好成績。全年完成1:5萬區域地質調查11.3萬平方公里。新發現礦産185處。有41種礦産新增探明儲量,其中石油6.6億噸,天然氣927億立方米,原煤4億噸。地質勘查完成機械岩心鑽探工作量335萬米。 

四、固定資産投資

     1999年,在國家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增發長期國債、增加投入的推動下,固定資産投資總體上繼續保持增長趨勢。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29876億元,比上年增長5.2%。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其他經濟類型投資21719億元,增長6.1%;集體經濟投資4190億元,與上年持平;居民個人投資3967億元,增長6%。分投資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設投資12619億元,增長5.9%;更新改造投資4419億元,下降2.2%;房地産開發投資4010億元,增長11%。城市基礎設施和居民住宅建設均有新的進展,農村電網改造取得積極成效。

     投資結構繼續改善。在國有及其他經濟類型投資中,第一産業(含水利業)完成投資804億元,比上年增長22.6%;第二産業完成投資7167億元,下降0.9%;第三産業完成投資13748億元,增長9.3%。

     全國基本建設投資新增主要生産能力有:原煤開採2070萬噸/年,大中型發電機組容量1703萬千瓦,11萬伏以上變電設備能力(含11萬伏)6646萬千伏安,其中城鄉電網改造3234萬千伏安,原油開採1618萬噸/年,天然氣開採24億立方米/年,新建鐵路主線正線交付運營里程1040公里,增建鐵路復線交付運營里程1293公里,電氣化鐵路607公里,新建高速公路2672公里,新(擴)建萬噸級港口碼頭年吞吐能力1869萬噸,全國2002個縣(市)進行了農村電網的改造,投産線路35.7萬公里。

五、教育和科學技術

     1999年,各級各類教育獲得較大發展。高等教育招生大幅增長,高校管理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高等職業教育邁出發展步伐,普通高中招生增長較多。同時,素質教育、義務教育和掃盲教育穩步推進,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受到重視;各級各類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良好;社會力量辦學繼續發展。    全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160萬人,比上年增招51萬人,在校生413萬人;成人高等學校招生116萬人,在校生306萬人。全國研究生培養單位招生9萬人,增招2萬人,在校生23萬人。全國普通高中招生396萬人,增招37萬人,在校生1050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學校招生481萬人,在校生1443萬人。全國初中學校招生2183萬人,在校生5812萬人,初中入學率達88.5%。小學招生2030萬人,在校生13548萬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1%。特殊教育學校招生5萬人,在校生37萬人。幼兒園在園幼兒2326萬人。全國各類成人技術培訓學校培訓學員10157萬人次。全國掃除文盲299萬人。 

     1999年,國家進一步加大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力度,推進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加快了科技産業化步伐。

     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取得新進展。年末全國從事科技活動人員271萬人,其中科學家和工程師150萬人。全國科技活動經費支出總額為1250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全年國家組織了663項重點技術創新項目和1329項重點新産品試産,完成了26項重大技術裝備的研製及鑒定驗收。全年共取得省部級以上重大科技成果2.95萬項,獲國家獎勵的成果602項。全年4次成功發射衛星。特別是成功發射了第一艘自行研製的“神舟”號宇宙飛船,標誌著我國發展載人航太事業邁出了重要一步。全年受理國內外專利申請134240件,授權專利100154件,分別比上年增長10%和47.5%。 

     品質、標準化、計量建設和天氣預報等項服務進一步加強。全國共有産品品質檢驗機構5500個,其中國家檢測中心229個;共有法定計量技術機構4393個,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2168萬台件;制定、修訂國家標準900項,其中強制性國家標準172項,新制定477項;全國共有城鄉天氣預報警報服務網發射站點1118個,衛星雲圖接收站點277個;共有地震臺站1285個,遙測臺網28個;共有672個海洋觀測、監測站點,共獲得2086萬組海洋數據。測繪部門公開出版地圖1344種,圖書310種。

六、交通和郵電業

     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繼續穩定增長。1999年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完成增加值4460億元,比上年增長9.3%。

     全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運輸週轉量41170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8.2%。其中,鐵路12841億噸公里,增長2.6%;公路5793億噸公里,上升5.6%;水運21857億噸公里,增長12.6%;民航42.3億噸公里,增長26.5%。完成旅客運輸週轉量11250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5.7%。其中,鐵路4131億人公里,增長9.3%;公路6145億人公里,增長3.4%;水運117.2億人公里,下降2.5%;民航857億人公里,增長7.1%。沿海主要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0.4億噸,比上年增長13%。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3.8億噸,比上年增長11.8%。

     郵電業務總量完成3311億元,比上年增長32.1%。全年新增局用交換機2300萬門,總容量已達到1.6億門。全國電話普及率達到13部/百人,比上年增加2.5部,其中城市電話普及率達到28.4部/百人,農村79.8%的行政村通了電話。行動電話用戶達到3.5部/百人。全國電腦網際網路絡用戶達到890萬戶。

七、國內貿易

     1999年,在國家增加城鎮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擴大消費信貸、取消一些限制消費的政策和銀行連續下調利率等多種因素作用下,國內市場商品銷售穩中趨活。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135億元,比上年增長6.8%(如果考慮價格下降因素,實際增長10.1%)。分城鄉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19092億元,增長7.1%;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12043億元,增長6.3%。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增長7.1%,餐飲業增長13.6%,其他行業增長3.3%。生産資料市場交易有所回升,全國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業生産資料銷售總額9392億元,比上年增長7.8%。各類商品交易市場成交活躍。

     重點批發零售貿易企業經濟效益仍然下降。全國1300家重點批發零售貿易企業商品銷售收入凈額3356億元,比上年增長1%;全年實現利潤總額12億元,下降40%。

八、對外經濟

     1999年,由於國家採取了包括提高出口退稅率在內的一系列鼓勵出口的政策,加上亞洲金融危機國家和地區經濟的逐步復蘇,我國外貿出口轉降為升。全年進出口總額360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1.3%。出口總額1949億美元,增長6.1%,其中一般貿易出口增長6.6%,加工貿易出口增長6.1%。進口總額1658億美元,增長18.2%。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291億美元。出口産品結構有所調整,機電産品出口增長14.7%,佔出口總額的比重由上年的36.5%上升到39.5%。分地區看,對非洲和亞洲的出口分別增長1.3%和4.5%,對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出口分別增長6.1%、10.8%和16%,對拉丁美洲的出口下降1%。

     外商直接投資下降。全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資項目17100個,比上年下降13.8%;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位資金404億美元,下降11.4%。

     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和設計諮詢業務繼續保持增長。全年簽約13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0.4%;完成營業額112億美元,增長10.9%;年末在外勞務人員3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萬人。

     國際旅遊發展較快。全年入境遊客人數728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4.7%,其中過夜旅遊者2704萬人次,增長8%。入境遊客中,外國遊客843萬人次,增長18.6%;港、澳、臺胞6426萬人次,增長14.2%。國際旅遊外匯收入141億美元,增長11.9%。

九、金融、證券和保險業

     1999年,中國人民銀行努力發揮貨幣政策的作用,採取降低利率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等措施,適當增加貨幣供應量,實現了年初確定的金融調控目標,積極支援了國民經濟的發展。

     貨幣供應量適度增長,貨幣流動性有所增強。根據國內金融機構人民幣口徑統計,年末廣義貨幣(M2)為119898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4.7%;狹義貨幣(   M1)為45837億元,增長17.7%;市場現金流通量(M0)為13456億元,增加2251億元,增長20.1%。存貸款穩定增加。全部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08779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3162億元,增長13.7%。其中,企業存款餘額37182億元,增長14.5%;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59622億元,增長11.6%,儲蓄分流有所加快。各項貸款餘額93734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增長12.5%。其中,中長期貸款餘額23968億元,增長15.7%。

     證券市場進一步規範、發展。全年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發行A股98隻,配股117隻,共籌資877億元,比上年增加103億元;發行B股、H股共吸引外資6.1億美元;發行A股可轉換債券15億元。全年通過發行、配售股票共籌集資金941億元,比上年增長12%。年末境內上市公司(A、B、H股)數量由上年末的876家增加到976家,市價總值達到2647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36%。全年共發行國債3715億元,比上年增加404億元。

     保險事業不斷發展壯大。全年保費收入1393億元(含外資機構),比上年增長10.2%。其中,財産險保費收入521億元,壽險保費收入768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保費收入104億元。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510億元,其中財産險和短期人身險賠款318億元,壽險給付192億元。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較快發展。1999年末全國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614個,文化館2899個,公共圖書館2765個,博物館1371個。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0.4%,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1.6%。全國有線電視用戶7700萬戶。全年出版全國性和省級報紙201億份,各類雜誌29億冊,圖書73億冊(張)。年末全國共有檔案館3733個,已開放各類檔案4009萬卷(件)。

     衛生事業不斷進步。年末全國共有衛生機構(含診所)31萬個,床位316萬張,衛生技術人員446萬人。全國共有衛生防疫、防治機構5900個,衛生技術人員22萬人。婦幼保健機構2630個,衛生技術人員7.3萬人。農村有醫療點的村數佔總村數的90%,鄉村醫生和衛生員133萬人。

     體育事業穩步推進。 在國內外的各項比賽中,我國運動健兒獲得了92個世界冠軍;16人50次創24項世界紀錄。10人16次創7項亞洲紀錄;43人3隊68次創52項全國紀錄。全民健身活動進一步開展。

十一、環境保護

     1999年,環境保護工作進一步加強,環保事業加快發展。

     年末全國環境保護系統共有11.6萬人,各級環境監測站2111個,環境監測人員3.6萬人。自然保護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單位總數已達154個;全國自然保護區達到1146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達到137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8813萬公頃,佔國土總面積的8.8%。環境法制建設取得新進展,執法力度進一步加大。到年末,已制定各類環境保護標準426項。年內設立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執行率達90.5%,當年投産的建設項目中,建有防治污染設施的佔95%。全年完成環境污染限期治理項目12010個,總投資71億元。全國536個城市建成了2364個煙塵控制區,面積達1.6萬平方公里;431個城市中建成了2040個環境噪聲達標區,面積達8975平方公里。

     重點流域和區域污染防治工作繼續推進。對滇池流域日排廢水100噸以上的144家排污企業進行了限期治理,全流域共投入治理資金近3億元。對巢湖流域日排廢水100噸以上的109家排污企業進行了限期治理,全流域共投入治理資金2.23億元。滇池和巢湖已基本實現全流域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的目標,水質有所好轉。

     污染物總量控制計劃與跨世紀綠色工程規劃的實施工作有序進行。至 1999 年11月底,已竣工項目525個,累計完成投資額680.4億元。

     但是,全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突出表現在生活和農業污染仍較嚴重,生態破壞的範圍繼續擴大,局部地區的破壞程度還在加劇。

十二、人口與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長率繼續下降。1999年全國出生人口1909萬人,出生率為15.23‰;死亡人口810萬人,死亡率為6.46‰;全年凈增人口1099萬人,自然增長率為8.77‰,比上年下降0.76個千分點。年末全國總人口為12590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8892萬人,佔30.9%;鄉村人口87017萬人,佔69.1%。0-14歲人口比重為25.4%,15-64歲人口比重為67.7%,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為6.9%,老年人口達到8687萬人。平均每戶家庭人口為3.58人。

     城鄉居民生活水準繼續提高。由於國家提高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業保險制度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條保障線”水準,適當增加了行政、事業人員的工資,使城鎮居民收入水準明顯提高。全年全國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5854元,考慮價格下降因素,比上年實際增長9.3%。農村扶貧攻堅工作取得新成績,全年又有800萬貧困人口脫貧。由於供求關係變化,農産品賣難,價格持續下跌,加上鄉鎮企業效益下降,農民收入增長減緩。全年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2210元(其中,現金收入1538元),考慮價格下降因素,實際增長3.8%,增幅比上年低0.5個百分點。居民住房條件繼續改善。全年城鎮竣工住宅面積5億平方米,農村竣工住宅面積8.7億平方米。旅遊成為居民新的消費時尚,全年全國出遊7190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6%;每人平均旅遊消費支出為227元。

     社會保障事業鞏固提高。年末93%的國有企業下崗職工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其中90%領到了基本生活費;全國有9433萬職工和2900多萬離退休人員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有9912萬人參加了失業保險;有2100萬職工和離退休人員參加了大病醫療費用統籌和離退休人員醫療費用統籌,部分地區已進行了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

     社會福利事業有新的發展。年末全國各類社會福利院床位達108   萬張,收養81萬人。城鎮建立起各種社區服務設施18萬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6572個。全國667個城市、1682個縣已全部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共有525.7萬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濟。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91億元,籌集社會福利資金20億元,接收社會捐贈6億元。

 

────────
注:1、本公報為初步統計數。
    2、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統計數據未包括在本公報中,分別由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發佈。
    3、各項統計數據未包括臺灣省。
    4、國內生産總值、各産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來源:國家統計局)


責任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