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實現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大聯合
——全國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務副主席張梅穎
今天是個偉大的日子,我們在這裡隆重集會,共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我謹代表各民主黨派中央向在這一戰爭中死難的同胞們表示深切悼念;向為贏得這一戰爭勝利而流血犧牲的抗日誌士致以崇高敬意。歷史用血與火,將這場偉大戰爭的慘烈悲壯、堅韌卓絕永遠鐫刻在我們民族最深的記憶裏,至今仍震撼著我們的心靈。回顧這段中華民族救亡圖存、英勇奮鬥的悲壯歷史,緬懷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勳,將使我們從中得到深刻的教益和啟迪,獲得強大的精神力量。
抗日戰爭是中國歷史上一場前所未有的規模巨大的反侵略戰爭,也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抗日戰爭不但成為近代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的重大歷史轉捩點,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全面勝利作出了偉大的歷史性貢獻,由此奠定了當代中國在國際社會的重要地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在中國共産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全國各族人民、各民主黨派、各階層愛國人士以及海外華僑廣泛參加的一場正義戰爭。在這場艱苦卓絕的鬥爭中,中國共産黨倡導並推動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
"九 一八"事變後,日本法西斯加緊侵華戰爭,民族矛盾上升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國共産黨顧全大局,以民族利益為重,毅然捐棄前嫌,提出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團結抗戰的主張,贏得了舉國上下的擁護和響應。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各民主黨派、抗日團體、愛國人士紛紛投入抗戰的各條戰線,形成了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同仇敵愾、英勇抗戰的局面。各黨派高舉愛國主義旗幟,擁護中國共産黨的抗日主張,堅決要求國民黨立即停止內戰,共同抗日,拯救民族危亡。中國致公黨和中國農工民主黨積極投身抗日,響應中國共産黨的號召,為推動各界人士抗戰而努力。孕育並誕生於抗日戰爭最為艱苦階段的中國民主同盟,聯合國共兩黨以外一些主張抗日的黨派和人士,積極推動和維護團結抗日的局面,與國民黨排斥異己,限制人民民主權利的反動行徑進行了堅決鬥爭,在關鍵時刻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感召下,一批愛國民主人士在鬥爭中得到鍛鍊和培養,成為抗戰勝利後其他民主黨派創建中的主要領導人和骨幹。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以後的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提供了幹部準備和組織準備。
中國共産黨對於主張抗日的各黨派的聯合,也給予了積極的引導,大力的鼓勵、支援和推動。中共領導人經常與民主黨派人士接觸,介紹和講解國內外的形勢,共同分析時局,討論團結抗戰的鬥爭方略。原新四軍軍長陳毅元帥在談到民盟在"皖南事變"後,與國民黨的分裂陰謀作鬥爭時説,民盟"直接支援了我們抗戰,當時竟敢和蔣介石分庭抗禮,對外堅持抗戰,反對妥協;對內堅持團結,反對分裂。這是一個嚴重的考驗,是一個關鍵的問題","就當時的情況來説,新四軍和八路軍正在敵後,黨的領導又偏處邊區,整個大後方的對蔣鬥爭,主要靠民盟來支援。"其意義"也説明瞭統一戰線的正確性"。
在整個抗戰期間,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發揮了巨大作用,團結了各黨、各派、各階層的愛國人士,發展和壯大了人民抗日力量。各民主黨派為制止內戰,促進團結和聯合抗日進行了不懈努力,成為抗日民主運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共赴國難,抵禦外侮的浴血奮戰中,各民主黨派同中國共産黨風雨同舟,患難與共,團結奮鬥,建立了親密的合作關係和深厚的摯友情誼。也正是在這種團結合作中,更加深了對中國共産黨的了解和信任,真正認識到中國共産黨是中華民族團結抗戰堅不可摧的中流砥柱,認識到中國共産黨在抗日戰爭中的決定性作用,並進而從中國共産黨的理想追求和奮鬥精神中,看到了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
今天,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之際,我們對於在愛國主義旗幟下實現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大聯合是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在這場規模空前的全民抗戰中,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使中華民族形成了空前的統一和團結,這種空前的民族團結,促成了全民族的抗戰和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而這種廣泛而堅實的民族團結的核心,正是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回顧歷史,我們深刻地體會到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奪取革命勝利的重要法寶;深切地感悟到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近期,各民主黨派在學習貫徹《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精神的過程中,重溫歷史,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革命的歷程充分地證明了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正確的政黨制度,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這項制度已經深入人心,並在實踐中顯示出無可比擬的優越性。作為參政黨,我們要準確地把握好所處的歷史方位,認清我們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繼承、發揚民主黨派與中國共産黨團結合作的優良傳統,為鞏固和發展新世紀新階段的愛國統一戰線,為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做出應有的貢獻。
60年是一個甲子,一個輪迴。經歷那段歷史的前輩們日漸故去,留給我們的是用鮮血、生命換來的江山事業和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我們要用抗日戰爭的生動歷史推動愛國主義教育的進行,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回顧歷史、紀念歷史,目的是為了警醒當代善良的人們,不要忘卻過去。抗日戰爭的硝煙雖已散盡,但侵略者血腥的屠殺和一場場殘酷的戰爭以及全體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的壯舉,卻依然刻骨銘心。也正因為如此,對戰爭與和平的反思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為人們所重視。當然,銘記歷史和正視歷史,並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為了記取教訓。"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應當認真總結歷史經驗教訓,以史為鑒,居安思危,勿忘因積貧積弱而被列強欺淩的創痛,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牢牢把握髮展是第一要務,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為國家的強盛和民族的振興擔負起歷史重任。
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階段。為了促進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富民強國,實現國家的和平崛起,我們必須依靠和發揮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統一戰線的重要作用,繼承和發揚抗戰中所表現出來的偉大的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增強民族豪情,激勵和動員全國各族人民和海內外中華兒女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而努力奮鬥。
(來源:中國民主同盟網站)
責任編輯:齊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