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西進”
1、結合西部大開發,積極推進“城鄉少年手拉手助學活動”
這是我會于1999年底與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少工委聯合發起的一項重要活動。經過三年多的努力,我會各級組織共促成東西部地區少年兒童結成手拉手對子16150對,資助貧困學生13664人,捐資1323472元,捐贈電腦、圖書、教學器材、學生學習用品、衣物等各種物資總計折合人民幣2689147元。通過組織東西部中小學生結對,達到了對東部學生進行教育,對西部貧困學生進行幫助的目的。
2、實施“星火西進”計劃,為調整貧困地區農業結構辦實事
民進中央結合星火西進計劃的實施,幫助貴州省黔西南州實施了獲聯合國發明創新獎的“矮化、密植、早熟桃樹”,農業部推薦項目“早實薄皮核桃”、優質蔬菜大棚、食用菌栽培、金銀花人工種植等多個農業示範項目,實現了一個項目興一方科技,一個項目富一方農民的效果,把科技的星火傳播到了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尤其是金銀花種植項目,既保護生態環境又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目前已經在黔西南州大面積推廣,並且引起國家林業局的重視。在會中央的支援下,僅民進延安市委會就在寶塔區陳則溝村,先後投入13萬元,爭取資金2萬元,開展舍飼養羊扶貧項目,為55戶農民提供217隻白絨山羊種羊,引進優良飼草玉米“科多8號”,修建了現代化羊圈,並聘請6位會內外知名專家組成專家組,對項目進行直接指導,提供技術培訓。經過辛勤的努力,從2001年至今,陳則溝村白絨山羊發展到400多只,55戶養羊農戶戶均純收入凈增1500元以上。
3、引導民營企業家參與西部大開發,開展“百企西行”活動
2000年4月16日在重慶市召開的“民進全國民營企業界會員會議”上,許嘉璐主席勉勵民進會員一定要深刻領會西部大開發的重大意義,為西部大開發積極獻計獻策,一部分會員與重慶市企業簽署了合作項目協議。2002年6月18日至21日,民進中央在廣西南寧市舉行了“民進民營企業界會員會議暨‘百企入桂’交流考察活動”。在民進百企入桂項目交流考察活動中,我會會員與廣西方面簽署了12份合作協議,其中有投資1.5億元的生豬屠宰項目、百萬噸級碼頭項目等。
4、開展“民進百名民進優秀教師西部講學”活動,促進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
2002年2月,在中央統戰部的支援下,民進中央啟動了“百名優秀教師西部行”活動。活動啟動以來,民進已組織優秀教師100余人次先後20多次到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畢節地區、六盤水市,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羌族自治州,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二連浩特市,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固原縣,陜西省彬縣等地講學,100多名特級、高級教師參加了講學活動,為西部貧困地區義務培訓教師5000多名,為8000多名學生義務上示範課。
5、實施“青年星火西進計劃”,培訓青年農民
2002年我會和國家科技部、團中央聯合發起了“青年星火西進”計劃。在會中央支援下,貴州省黔西南州舉辦了三期“巾幗青年科技帶頭人”培訓班,培訓女性青年農民科技帶頭人100多人。民進山西省委會科技支部主任馬恩正自“青年星火西進”活動開展以來,舍小家為大家,常年到中西部農村舉辦各種培訓班,足跡遍及中西部地區,舉辦各種培訓班數百期,培訓青年農民30000余人,把先進的果樹栽培技術無償傳授給青年農民,被讚譽為科技知識的傳播人。
6、加強海外聯誼活動,促成百名港澳臺企業家走進西部
許嘉璐主席等會中央領導同志親自為港澳臺企業家和西部地區牽線搭橋,多方聯繫,並親自組織和帶領他們到西部地區考察投資,有力地促進了港澳臺企業家參與西部大開發的積極性,有效地增強了兩岸三地企業家的交流。2001年、2002年,許嘉璐主席親自協調並率領長江開發滬港促進會到重慶考察投資。香港瑞安集團在考察中與重慶市渝中區政府達成化龍橋片區改造協議,目前項目已經開始實施,七年中將總計投入100多億元人民幣。此外,會中央組織臺灣企業家到黔西南州考察,民進北京市委會等地方組織組織港澳臺企業家到陜西等地考察,都産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支邊扶貧工作
1、定點扶貧工作取得新成績。我會先後有26個省級組織以及132個地市級組織開展了定點扶貧工作。根據國務院扶貧辦的意見,會中央將河北省灤平縣作為定點幫扶縣。許嘉璐主席和多位副主席先後10余次到灤平考察調研,組織專家學者到灤平講學指導40多次,多次組織民營企業界會員到灤平考察投資。
為加大對灤平縣科技扶貧的力度,會中央聯繫北京市農業局、中國農業大學等10多家單位,先後幫助灤平縣發展山地菜2萬畝,食用菌大棚100個,溫室蔬菜1萬畝,蔬菜制種100畝,試驗菜20畝,並聯繫注入扶貧貸款30萬元幫助王家溝回民村養牛致富;為幫助灤平縣調整産業結構,加快脫貧致富的步伐,會中央先後在灤平縣平坊、付營子兩個鄉開展科教興鄉試點工作,在鄉中學開設農業技術課,培養技術人才,幫助鄉中學建起種養一體的科技示範園,既為學生提供了學習實踐場地,又對農民起到了示範作用。付營子鄉一農戶使用實用農業技術後,由原來每年生産幾百斤蘋果增加到2萬斤。
2003年初,會中央與中國科學院合作,各投資20萬元,共同開展了 “科技扶貧,生態富民”示範工程,並以此帶動灤平縣“百里綠色長廊”産業帶的開發。通過科技示範、科技培訓正在帶動該縣發展生態型高效農業、林業和文化旅遊業,拉動地方經濟發展,促進當地農民脫貧致富。一年來,相繼建立了“白草洼生態富民示範區”、“四倍體刺槐速生豐産飼料林示範基地”、“苗木花卉引種示範基地”、“特種苗木擴繁基地”、“北方牡丹品種觀賞園”、“科學技術培訓中心”、“數字鄉村”等七個示範項目。
會中央還利用自身優勢,為當地農村培養科技人才,幫助灤平縣建立了職業教育中心,並向該中心捐贈物品折合人民幣270多萬元。到目前為止,灤平職教中心已為當地培養培訓了各類實用人才3000多人。為了加強灤平縣教育基礎設施的建設,會中央和民進寧波市委會先後聯繫港商趙安中、蔡如青、臺商李志仁等愛國人士為灤平縣捐資161.4萬元,修建了7所希望學校,改善了灤平縣的教學條件,解決了3200多名學生就學難的問題;同時還幫助灤平縣與北京十多所學校建立了“手拉手”幫扶關係,向該縣捐贈了價值500多萬元的教學用品。會中央領導多次到灤平進行教師節慰問,捐款7萬元獎勵優秀教師,捐贈圖書2220冊。在我會的幫助下,灤平縣教育水準和人口素質有了一定提高;普九教育提前達標,教育水準躍居地區前列。2003年春節,許嘉璐主席等領導同志帶領會中央機關工作人員到灤平縣進行慰問,並向該縣捐贈20萬元扶貧款。
一些民進地方組織也主動參與、積極配合會中央在灤平的扶貧工作。民進北京市委會自1998年以來,連續六年堅持每年為灤平縣培訓30名中小學教師,邀請北京農學院專家為灤平縣巴克什營鎮制定了發展山野菜産業規劃,向灤平縣衛生局捐贈了價值11萬的醫療設備,邀請20多名經濟界會員到灤平考察投資,多次邀請知名學者專家到灤平講座,培訓灤平縣、鄉、鎮各級主要領導幹部800多人次;民進河北省委會把灤平縣平坊鄉作為扶貧點,原主委陳慧、現副主委王麗紅多次帶隊到該鄉開展扶貧工作,為平坊鄉爭取到20萬元修建公路資金,向平坊鄉中學捐贈價值3萬餘元的教學用品,組織醫療專家為該鄉群眾義診700多人次,為該鄉學生訂閱《少年智力開發報》,資助貧困兒童完成九年義務教育;民進無錫市委會向灤平縣捐贈兩輛汽車以及價值25萬元的醫療設備和藥品;民進承德市委會長期在灤平開展教育扶貧,為灤平的師資培訓做出了貢獻,等等。民進地方組織的工作,有力地支援了灤平縣社會、經濟、教育、文化等各項事業的發展。
2、重點扶貧工作取得新進展。在中央智力支邊扶貧協調小組“貴州省黔西南州‘星火計劃、科技扶貧’試驗區”工作中,我會歷任領導以及社會服務部的同志先後40多次到該州考察調研,並投入100多萬元,以科技示範、科技培訓為先導,為黔西南州的興義、普安、安龍等地引進了“兩桃一棚一菇一芋一支花”六個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的項目。矮化密植桃樹一年結果,産品進入市場;早熟薄皮核桃3年結果,比普通核桃提前5年,成為普安縣重點推廣項目;簡易蔬菜大棚、食用菌栽培、芭蕉芋澱粉加工項目對帶動農民脫貧致富,都産生了良好的效益。特別是金銀花種植已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和産業結構調整、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的龍頭項目。我會投入30多萬元幫助德臥中學組織當地農民進行培訓和項目示範,推廣金銀花種植4萬多畝,使3000余戶農民靠金銀花種植脫貧。其中德臥鎮大水井村300多戶貧困農民已實現整體脫貧。為促進該項目的進一步推廣,我會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向國家林業局提出了在黔西南州大面積種植金銀花的建議,得到了國家林業局的認可和支援,2003年批准了黔西南州政府30萬畝金銀花推廣項目,並提供科技支撐、技術培訓資金600萬元。這一項目的實施將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和防治喀斯特地區石漠化起到重要作用。
在貴州省畢節生態開發實驗區,民進貴州省委會積極配合會中央開展教育扶貧工作。經我會聯繫,北京市陳經綸中學與金沙縣逸夫中學結成姊妹校,並開展了一系列幫扶活動。陳經綸中學領導三次赴黔,傳授交流辦學經驗,並無償捐贈了微機室、語音室、列印機、印刷機、放像機、圖書、樂隊器材等價值20多萬元的教學設備。民進貴州省委會50多次組織北京和貴陽市優秀教師到該校講學,促進了金沙縣教育事業的發展。我會十分關注畢節文化事業的發展,1997年,在雷潔瓊、陳舜禮、楚莊等會中央領導同志的帶動下,我會為畢節新建圖書館捐贈圖書7600余冊,雷潔瓊主席還親自為畢節圖書館題詞。
在會中央的支援下,民進廣西區委會與當地政府合作,在百色地區開展生態能源文明小康村建設,推廣養殖—沼氣—種植“三位一體”生態農業取得了成效,使布兵鎮80%的農民用上了沼氣,為該鎮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奠定了基礎。在俞曙霞主委等領導的帶領下,民進廣西區委會幾年來先後40多次到布兵鎮開展科技培訓、教師培訓、義診等“三下鄉”活動,使1600多人受益。此外,民進廣西區委會捐贈了價值10多萬元的電化教學設備和農業科技資料,並引進外資22.8萬元,為布兵鎮衛生院配備先進醫療設備。
3、科教扶貧工作取得新突破。科教扶貧是我會扶貧工作的主要形式,也是我會扶貧工作的特色和優勢。為了貫徹“科教興國”戰略,促進貧困地區科技教育事業的發展,我會在“定點扶貧”、“重點扶貧”等扶貧工作中,始終堅持“治貧先治愚,治愚先治人”的智力扶貧原則,充分發揮我會人才資源優勢,廣泛開展科教扶貧工作。民進甘肅省委會科技委員會副主任王林安在省政府的支援下,1988年至2000年的十二年中,成功主持實施了“甘肅省高寒陰濕貧困區主要糧食作物豐産技術示範推廣”、“甘肅省高寒陰濕區糧油作物豐産技術實驗研究與大面積示範推廣”、“甘肅省高寒陰濕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糧食作物豐收工程及實驗研究”三個大型科教興農項目,其中兩項獲得農業部豐收一等獎。經過十多年的努力,項目區內糧食畝産由1988年前的101.4公斤提高到229.7公斤,年每人平均純收入由217.9元增加到758.34元。王林安同志在項目實施中,培訓地縣科技幹部2217人次,培養農民技術員5062人,使項目區每戶農民掌握了1—2項實用技術。王林安同志先後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星火計劃先進工作者”、“全國重大科技成果推廣表彰”獎、甘肅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等榮譽。他領導的民進甘肅省農科院支部也獲得“全國智力支邊扶貧先進集體”稱號。民進北京市委會在懷柔縣碾子鄉開展“民碾強鄉富民工程”,從北京市政府爭取50萬元開發資金,養殖魯西小尾寒羊、建設玉米制種基地,總計增收275萬元。碾子鄉農民每人平均年收入逐年提高,由1996年的1855元上升到現在的3000多元。民進浙江省委會及麗水、臺州、杭州、寧波、舟山等市委會發揮農業科技人員多、力量強的優勢,積極組織技術骨幹到田間地頭為農民進行科技諮詢,手把手教授種植、養殖及病蟲害防治技術,並利用幻燈、VCD、錄影等設備舉辦各類技術講座,服務群眾達1萬多人。黃岩支部、蓮都區農林支部還分別幫助四個鄉村建立起水果基地、生態農業示範點和優質水稻示範點,較好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我會十分重視職業教育對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在我會的直接關心和支援下,黔西南州農校和德臥中學積極開展職業教育,為當地經濟建設培養實用型人才,取得了較大成績。近年來,兩校培養了大批技術人才,特別是德臥中學,通過引進先進技術,開展技術培訓,使德臥鎮農民思想意識發生了深刻變化。農民開始自覺依靠和運用科技脫貧致富,形成了爭要科技資料,爭做科技人才,爭當科技示範戶的良好風氣。會中央和民進北京市委會、民進貴州省委會多次組織優秀教師到貴州省黔西南州及雲南省貧困地區講學,培訓教師和學生4500多人次;在北京創辦了民族團結班,為貧困地區培養了一批實用型技術人才。民進上海市委會組織上海學校向黔西南州普安縣羅漢鄉捐資26萬元,建設希望小學一所,並幫助該校成立了鼓號隊。浙江省的寧波、溫州、臺州市委會籌集了150多臺電腦及配套設備捐獻給貧困山區學校,幫助他們建立起“愛心電腦室”。紹興、溫州、臺州等市委會捐贈上萬冊的圖書,幫助貧困學校建立起“愛心書屋”。1998年5月,許嘉璐主席赴黔西南州考察“星火計劃,科技扶貧”工作時,代表會中央向黔西南州捐款11.2萬元,設立了扶貧助學基金,目前已資助200多名貧困學生完成了九年制義務教育,把黔西南州教育扶貧工作推向新高潮。
多年來,我會各級地方組織積極主動開展扶貧工作,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參加、參與扶貧工作的組織數、人(次)數和投入資金、物資等,都呈逐年上升趨勢。從2000年初到2002年底,我會各級組織共開展扶貧活動2099次,有24443人(次)參加,捐建希望小學40多所,捐贈電腦1108台,書籍460330本,衣物52325件,捐贈各種物資總計折合人民幣6087556元,投入和引進資金總計19162883.4元,産生了積極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民辦教育界會員和民營企業界會員工作
1、積極支援民辦教育界會員的工作,大力促進民辦教育事業的發展。據統計,我會各級組織和會員共舉辦各類民辦學校282所,教師總數24215人,在校生276883人,累計畢(結)業生1900239人,資産共計297891.77萬元。
我會各級組織十分關注會員辦學,積極促進各民辦學校的相互溝通交流與協作,達到了“資源共用、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目的。會員黃藤所辦的西安外事學院,與上海民進教科文進修學院聯合辦學,西安外事學院的學生到上海教科文進修學院實習,不僅提高了教學品質,而且拓寬了學生的就業渠道,擴大了我會民辦學校的影響。西安外事學院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民辦高校之一,擁有在校學生26000多名,並分別在山西、上海、北京創辦了“七方教育研究所”;我國第一所私立高級中學——浙江安吉上墅私立高中校長湯有祥,2002又創辦了宇翔專修學校,當年被評為首屆全國民辦教育十大傑出人物;河南民進會員張鶴立創辦的鶴立幼兒園,已逐步發展成為集幼兒教育、小學、中學、大學在內的教育集團。
近年來,全會民辦教育界又涌現出一批新的優秀人物,留德教育學博士黃曉浪毅然捨棄在德國優厚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回到家鄉,拿出自己和國外親屬多年的積蓄,在民進江西省委會主委劉運來的幫助下,舉辦了頗具規模的“私立南昌創世紀綜合學校”;山東民進會員李秉敬創辦的“濟南致遠高級中學”,以科學、嚴謹的管理和優異的教學,取得了首屆高中畢業生高考升學率98%的可喜成績。
2、加強與民營企業界會員的溝通與聯絡,促進民營經濟的發展。
2002年6月在廣西召開的“民進民營企業界會員會議”,通過研討“我國入世後民營經濟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等專題,舉辦“百企入桂交流考察活動”,調動了民營企業界會員參政議政和參與社會服務工作的積極性。 2003年9月初,會中央組織部分民營企業界會員,隨許嘉璐主席參加了在山西省太原市舉行的“2003年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經貿洽談暨産品展銷會”和“太原市招商旅遊年暨建城2500週年經貿洽談會”。許嘉璐主席高度重視這次活動,親切接見參加活動的民營企業界會員並作重要指示。在許嘉璐主席講話精神鼓舞下,我會民營企業界會員積極參與經貿洽談和項目考察,與山西省的一些企業簽訂了一批項目合作協議,總投資額達4.3億元。
我會各級組織積極引導和組織民營企業界會員圍繞國家工作中心,積極參與西部大開發、支邊扶貧、下崗職工再就業工作和各種社會公益活動,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做貢獻。據不完全統計,幾年來,我會民營企業界會員向社會捐款1.83億元,安置下崗職工40571人,為維護社會穩定做出了貢獻。在1998年的抗洪救災中,廣大民營企業界會員積極捐款、捐物,表現出我會會員“情為民所繫”的高尚品質。艾爾豪斯模式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佟偉同志,及時組織企業員工,日夜奮戰,趕制出價值75萬元的室外充氣醫院,捐贈給災區,為我會贏得了榮譽。在今年春夏之交全國人民與SARS疫情的鬥爭中,我會民營企業界會員挺身而出,在自身企業遭受衝擊的情況下,仍然以各種方式參加抗擊“非典”的戰鬥,捐款1550萬多元,捐贈各種物品折合人民幣500多萬元(民營企業界會員鄧瑩捐款500萬元,祝義才捐款300萬元,尹明善捐款200萬元,張孝林捐贈了自行研製的價值360萬元的“非接觸式影像診斷系統”),展現了優秀社會主義建設者的風采。
多年來,廣大民營企業界會員在社會實踐中健康成長,贏得了社會的讚譽,展示了民進會員的良好形象。目前,我會有民營企業界會員506名,其中各級人大代表43人(全國人大代表2人,省級7人,市級18人,區縣級16人);各級政協委員206人(全國政協委員2人,省級政協委員15人,市級政協委員90人,區縣級政協委員99人)。一些民營企業界會員還獲得了“全國民族團結先進個人”、省市“五一”勞動獎章、“三八”紅旗手等光榮稱號。
認真開展“同心工程”,為下崗職工再就業服務
會中央先後對民進上海、天津、浙江、河北、江蘇、錦州、撫順等地方組織開展的“同心工程”工作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並就有關情況和問題,及時編發簡報轉發民進各地方組織,交流情況,推動工作。許多地方組織利用自身優勢,免費舉辦了電腦、服裝設計裁剪、烹飪、機械維修等專業技能培訓班。民進天津市委會創辦了“天津民進再就業培訓基地”,自1998年至今開展插花、電腦、鐘錶維修、布藝、美容美發等各類培訓56期,培訓下崗工人3100多人,600多人實現再就業。上海民進教科文學院成立了“再就業創業培訓部”,成為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的8個再就業創業培訓點之一;民進上海自強進修學院設立了幫助下崗職工子女完成學業的“下崗職工再就業幫困基金”,為下崗職工再就業提供資金支援。天津、上海兩市民進組織均受到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表彰。民進江蘇省委會廣泛發動地方組織開展“同心工程”,淮安、無錫、江陰、宜興、常州等地的民進組織也都積極開展這一工作,安置了大量下崗職工。民進黑龍江省委會組織會員編寫了《下崗職工擇業再就業五百條》,免費向下崗職工發放;民進撫順市委會成立了“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基地”;北京市三替城市管理集團公司安排下崗職工2300多人。一些地方組織不僅自身紮實工作,還針對下崗職工再就業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向有關部門建言獻策,推動社會各界廣泛參與。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共有21個省級組織不同程度地開展了此項工作,投入資金1728.6萬元,舉辦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班413期,培訓49338人次,42421人經過培訓實現再就業;會員所辦企業安置下崗職工27799人,資助4939名下崗職工子女就學。“同心工程”的實施,為協調社會關係、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廣泛開展海外聯誼工作,促進祖國統一大業
多年來,我會各級組織堅持愛國統一戰線,充分發揮聯絡委員會的作用,廣泛聯繫港澳臺胞、海外華人華僑,積極宣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大政方針,宣傳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輝煌成就,為地方經濟建設引進大量資金,多次組團出訪台灣、香港、澳門、新加坡和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擴大了交流和交往。
我會在對臺工作上認真貫徹江澤民同志提出的現階段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八項主張,嚴正批判臺灣當局的臺獨言論。我會先後組織了“葉聖陶研究會赴臺交流考察團”、“葉聖陶研究會赴加拿大文化教育交流考察團”,在考察訪問期間,向海外華人華僑和臺灣同胞介紹祖國大陸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祖國大陸人民生活水準發生的巨大變化,並與他們進行了廣泛的交流。2002年我會又以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化為紐帶,在蘇州召開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許嘉璐主席等會中央領導與參加會議的臺灣同胞,進行了親切的交談;每年的中秋節前夕,會中央都組織召開“迎中秋,話統一”座談會;新一屆會中央聯絡委員會主任、寧波市委會主委陳守義廣泛聯繫海外華人華僑到祖國大陸探親訪友、考察投資,僅向會中央扶貧地區就捐建10所希望小學;民進北京市委會先後兩次接待香港教育、醫衛、企業界人士組成的考察團到陜西、四川等地考察,幫助他們了解國情,感受改革開放以來祖國建設的巨大成就,考察過程中,香港同胞向耀縣中呂小學捐贈10萬元港幣改建校舍。通過我們的工作,使海外華人華僑在為祖國建設出力的同時,了解了祖國的發展變化,增強了對祖國的感情和愛國之心,拓寬了海外華人華僑、臺灣同胞與祖國聯繫的渠道,為國家經濟建設,為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此外,我會各級組織,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的民進組織,為維護祖國統一和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民進四川省委會長期幫助甘孜藏族自治州發展教育、文化、衛生、旅遊事業,增進了民族團結,有力地回擊了“藏獨”分裂勢力製造的謊言,多次榮獲國務院、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光榮稱號;陜西省西安市文寶齋董事長、民進會員馬文寶長期以來捐建敬老院,收留了多位少數民族孤寡老人,並多次捐資少數民族教育事業的發展,被國務院授予“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的光榮稱號。
(來源:中國民主促進會網站)
責任編輯:齊曉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