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雲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臺灣地名解説集錦高雄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時間:2006-10-18 16:37    來源:     
 
 


 

  1、鳳山

  鳳山舊稱為“下坡頭街”,後來稱為“埤頭街”。由於境內有一弧列狀隆起的珊瑚礁臺地,稱為鳳山,所以清代取山名為縣名,稱為鳳山縣。

  2、林園

  本鄉原稱為“林子邊”,因在今日林園、東林二村境內,曾是森林茂密之地,早期移民在其邊緣處建村,所以得名。民國九年改稱為林園,光復後沿用至今。

  3、大寮

  清廷曾將此地一帶之荒埔,賜予平臺有功的施瑯將軍,以為世襲業産。於是施家招來大批佃農入墾,可能初墾時曾築有大型茅寮於此,所以得稱。另有一説:本地在康熙時百姓聚集休息的場所可分為“溪埔寮”、“潮州寮”、“頂大寮”、“下大寮”等四座,日後,將四寮合而為一,改稱“大寮”。

  (吳國華等,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認識高雄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

  4、大樹

  大樹舊稱為大樹腳,相傳在明鄭時期有一將領逐退原住民,屯墾於此,因為在大樹之下建村莊,因而得名。

  5、仁武

  本地在明鄭時期實施屯田時,派駐仁武鎮於此,因而得名。

  6、大社

  大社以前是平埔族西拉雅族馬卡道支族阿加大社社址,明鄭時期被鄭氏屯兵所驅散,而遷往屏東林邊鄉。民國四十年由於本鄉經濟、文化、交通等均以大社為中心,故取名大社。

  (吳國華等,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認識高雄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

  7、鳥松

  地名由來有二説:

  1.鳥松舊稱為鳥松腳,清康熙中葉移民入墾於此地,在鳥松樹(赤榕)下建村莊,所以得稱。

  2.原名為“鳥松腳莊”,因昔日,鳥松國小附近,有一棵高大茂盛的鳥松古樹,常被往返行人及商旅視為休息地點,故得名。後改為“鳥松鄉”。

  (吳國華等,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認識高雄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

  8、岡山

  清康熙年間,閩籍移民入墾於此,當時這一帶為菅茅密生之地,故初墾時稱為“竿蓁林街”。到了清乾隆年間重修府志時,記載有阿公店之名,皆認為有一老翁所開店舖,故得稱。後來因境內有小岡山、大岡山二隆起之珊瑚礁地形,所以改稱為岡山。

  9、橋頭

  橋頭在清康熙年間叫做“小店仔街”。後來乾隆時期修志,其中記載:“小店子橋,俗稱橋子頭”,便以“橋子頭”取代原來“小店子街”的稱呼。

  10、燕巢

  今燕巢內東燕、西燕二村舊稱為“援巢中”,安招村為“援巢右”,是明鄭時期援剿中鎮與右鎮屯田舊址,故原名“援剿”。燕巢為“援剿”之諧音字。日據時期,日人因同音異義,乃改“援剿”為“燕巢”,沿用至今。

  (吳國華等,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認識高雄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

  11、田寮

  田寮一帶曾是明鄭時期援剿中鎮屯墾地域。到了清乾隆末年更有移民入墾於此,因為在墾成之田中築寮成莊,所以得稱。

  12、阿蓮

  清康熙末至乾隆年間,有一楊姓墾首招募大批移民分地開墾,形成阿蓮中路、岡山營等莊。其中“阿蓮”可能出自平埔族西拉雅族社名之譯音地名。另有一説:本鄉古名“阿嗹”。民國三十五年時,楊玉山先生提議本鄉為佛教聖地,而佛家認為阿蓮是彌陀佛居住的凈土,為配合地方特色,宜將地名的“嗹”字改為“蓮”,經鄉務會議通過,便正式定名。

  (吳國華等,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認識高雄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

  13、路竹

  路竹原稱為半路竹,因為以前此地居於大湖街(今湖內)與阿公店街(今岡山)之間交通必經地,地當半路上,又有茂盛的竹林,所以得稱。

  14、湖內

  地名由來有二説:

  1.因為境內有一大湖沼,在湖岸內建莊而得名。

  2.地名由來是取長治(現大湖方面)、文賢(現圍子方面)兩地區名含義而定。

  (吳國華等,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認識高雄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

  15、茄萣

  本地因為在一大舄湖外側砂嘴上,且為茄萣樹茂生之地,因而得名。

  16、永安

  本鄉舊稱“永安仔”,乃因鄉內原設有“新永安仔塭”及“舊永安仔塭”魚塭,寓有永保平安之意,故建鄉之時,地方士紳乃決定以“永安”為地名。

  (吳國華等,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認識高雄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

  17、彌陀

  地名由來有二説:

  相傳明鄭時本地供奉“阿彌陀佛”,故得名。

  古稱“彌羅港”,據中研院研究,應為平埔族語言。

  (吳國華等,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認識高雄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

  18、梓官

  地名由來有二説:

  1.梓官地名之由來,似與修造船隻的官匠有關。相傳因修補軍船的官匠聚集於此而有此名。

  2.明鄭成功渡臺後,本地以王梓的勢力最大,而昔日凡有權勢聲望的先民,均在其名後加一“官”字,以示尊敬。故居民尊敬王梓為“梓官”,故得名。

  (吳國華等,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認識高雄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

  19、旗山

  旗山原稱蕃薯寮,因為初期移民築寮於此,並從事種植蕃薯,所以稱為“蕃薯寮”。民國九年,因其東北方有旗尾山,狀似清代蛟龍旗,所以改稱為旗山。

  20、美濃

  美濃舊稱為“彌濃”,其地名之由來,有一説為,美濃地方過去的先住民是曹族四社之一“美壟族”的分佈之地。或有可能取自平埔族“彌力社”與溪名“荖濃溪”,各取一字並成地名。

  清雍正十三年,有林姓兄弟來此開墾,籌建土地伯公廟,其開基碑文上有“彌濃”等字樣,後定莊名為“彌濃”,意謂該地以水為源,汲用不息之意。甲午戰後,在臺日本人因懷念山明水秀的日本故鄉美濃,遂將“彌濃”改稱為“美濃”。

  (吳國華等,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認識高雄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

  21、六龜

  地名由來有二説:

  六龜舊稱為六龜裏,六龜裏源自曹族四社番芒子芒番社名之譯音。民國九年改稱為六龜。

  因前後山岩相對,成為六個山岩,狀似龜形,故稱之。

  (吳國華等,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認識高雄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 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22、甲仙

  甲仙舊稱為甲仙埔,是阿里山四社番大武壟頭社人所建。此一帶先住民為傀儡番,甲仙埔似出自傀儡楠梓仙之埔地的縮讀,詳細地名由來有待查證。

  23、杉林

  杉林舊稱為山杉林,由來乃因為此地原始景觀為山杉蓊蔚成林之地而得名。

  24、內門

  內門舊稱為“羅漢門”,又稱“羅漢內門”。由來有二:

  “羅漢門”原為平埔族語譯而成:羅漢門之“羅漢”是譯自馬卡道族之稱呼烏山山脈以東至楠梓仙溪一帶之地。清代在此地派兵駐守,乃為“門”之由來。羅漢門又以二仁、楠梓仙溪分水界上之大崎,分以東為羅漢外門裏,以西為羅漢內門裏,本鄉名由此而得。

  因有鴻儒避居其地,故取名“羅漢門”。

  (吳國華等,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認識高雄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

  25、茂林

  地名由來有二説:

  1.茂林原稱“芒子社”(蚊子社),原義不明,後來可能以樹林茂盛而藉為地名。

  2原名“多納鄉”,為日語“老子”的譯音。民國四十六年,奉命改為“茂林鄉”。

  (吳國華等,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認識高雄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

  26、桃源

  本鄉原名雅你鄉(aini),布農族語為“廣大”之意。民國四十六年,奉令改為桃源鄉。寓世外桃園之雅稱。

  (吳國華等,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認識高雄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

  27、三民

  本鄉居民以布農族為主,並有少數曹族與排灣族的居民。在光復後,本地才設鄉,由於境內有民權、民族、民生三村,皆冠有“民”字,寓有“三民主義”的政治理想,故將此地命名為“三民”鄉。

  三民 大社 大寮 大樹 仁武 內門

  六龜 永安 田寮 甲仙 杉林 岡山

  林園 阿蓮 美濃 茄萣 茂林 桃源

  梓官 鳥松 湖內 路竹 旗山 鳳山

  橋頭 燕巢 彌陀

  在高雄縣東北部,楠梓仙溪(旗山溪)上源兩岸,玉山、阿里山山脈之山區。日據時期屬旗山群蕃地,光復後設鄉,鄉治在民權村(舊稱Magat'sun社),即蚊仔只社。境內有民權、民族(Barisan)、民生(Takanawa)三村,皆冠以“民”字,寓政治理想三民主義而命名。

  在嘉南平原南部典寶溪與後溪間地域。本鄉於民國四十年八月,由仁武鄉分出,鄉名取自鄉治大社村。按大社昔為西拉雅平埔族馬卡道支族阿加大社,社址,明鄭時期被鄭氏屯兵所驅散,遷至屏東縣林邊鄉新打港附近。

  鄉域在嘉南平原南端,高屏溪西岸,鄉治在山頂村(山仔頂)鄉名取自大寮、上寮二村舊名大寮。清廷曾將這一帶之荒埔,賜予平臺功臣施瑯將軍,為世襲業産。於是施家招來大批佃農入墾,可能初墾時曾築大型茅寮於此,故得稱。

  在嘉南平原上高屏橋之北約四.一公里處,高屏溪西岸,鄉域北自嶺口(佛光山)以南至高屏大橋間之西岸,呈南北狹長帶狀。大樹舊稱大樹腳,民國九年改為今稱。一帶相傳,于明末有明鄭郭將吳燕山者,逐土著民,屯墾於此。因在大樹之下建村莊,故得稱。鄉名取自鄉治。

  在嘉南平原南部,鄉域分佈于獅龍溪兩岸地域,鄉名取自鄉治仁武村。因明鄭時代實施屯田時派駐仁武鎮於此,故得稱。舊仁武鎮即今之仁武、文武二村。

  在高雄縣之東北部,二仁溪源流段及楠梓仙溪(旗山溪),支流縱谷地帶。舊稱羅漢內門裏,民國九年改稱內門莊,光復後沿襲之。羅漢門之「羅漢」係譯自馬卡道族之稱呼烏山山脈以東至楠梓仙溪一帶之地為Rohan者。清代將此地做為臺灣府治東屏之關門派駐有千總、把總駐守,為“門”之由來。羅漢門又以二仁、楠梓仙溪二溪分水界上之大崎,分以東為羅漢外門裏以西為羅漢內門裏,本鄉名由此而起。

  在高雄縣之東北方,荖濃溪中上游段之縱谷地域。六龜昔稱六龜裏,譯自曹族四社番芒子芒番社名lakuri,民國九年改稱六龜。芒子芒社人昔居住臺南縣玉井鄉,明鄭時期被西移之西拉雅族逐出,乃越過內烏山,入墾於此,創建六龜裏社。乾隆年間已歸附清廷,被列為熟番,並助清廷平爽文役有功,編入蕭壟屯屯番。本鄉日據時期屬於屏東群管轄,光復後劃歸高雄縣管轄。

  在嘉南平原西南沿海,位於阿公店溪下游竹子溪北岸。永安鄉日據時期原屬彌陀莊轄,光復後分出,鄉名取吉祥意。今永安村舊名舊港口,由來往于竹仔港(今維新村)之口,嘉慶八年(西元一八○三年)時竹仔港與彌陀港,已浮覆成為埔坪。因海勢西去,港道淤塞,另辟新港于北,乃稱竹仔港為舊港。

  在臺南平原南部,位於大岡山之東,二仁溪、阿公店水庫間,鄉名取自田寮村。按田寮一帶曾為明鄭時期屯墾地域。至乾隆末年更有移民入墾於此,其在墾成之田中築寮成莊,故得稱。鄉治在南安村。

  在高雄縣之東北方,楠梓仙(旗山)溪上源,介乎大烏山脈與南玉山山脈間之縱谷地帶。甲仙昔稱甲仙埔,為阿里山四社番大武壟頭社人所建。甲仙地名起源不明,為舊大字東阿裏關下之一小字地名,詳待查。

  在高雄縣之東北部,旗山溪中游,介乎內烏山與南玉山山脈之縱谷地帶,杉林昔稱山杉林,民國九年改今稱,光復後沿襲之。清代山杉木屬於楠梓仙溪西莊,地名由來于其原始景觀為山杉蓊蔚成林之地,故名。山杉為竹柏木之最佳者,色澤若象牙,作器最美,鄉治在上平村,位於楠梓仙溪南岸,舊稱月眉崁頂,因在楠梓仙溪突岸滑走坡半月形河階上,故得稱。杉林係由來自玉井地方之曹族四社霄裏社人所創建。係明鄭時期因漢族、平埔族之入墾,棄地翻小烏山抵此拓墾者。

  岡山在嘉南平原西南部,竹仔港溪兩岸地域,西瀕臺灣海峽。民國九年將舊稱阿公店改稱岡山,今沿襲之。岡山位於竹仔港溪中游北岸,康熙年間,閩籍移民入墾此地,至末年形成街肆,初稱「竿蓁林街」,蓋其初墾時,一帶為管茅密生之地故也。至乾隆十二年(西元一七四七年)重修臺灣府志街市項載有阿公店街之名,鹹認為有一老翁所開店舖故得稱。今稱以其東北方三公里處有小岡山(二五一公尺),六.五公里處有大岡山(三一二公尺)二隆起珊瑚礁地形,故改稱之。

  南嘉南平原最南端,高屏溪之西岸。今之林園、東林二村境域,往昔森林茂密,在在其邊處建村,故原稱林子邊,民國九年改稱林園,光復後沿襲之。一帶之拓墾大約在雍正年間以後,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續修臺灣府志已載有中港(今中蕓、鳳蕓村)。

  在嘉南平原南部,二仁溪之南,大岡山之西。民國九年改阿蓮今稱。清康熙末葉至乾隆年間,有楊姓墾首,招募大批移民,分地開墾。阿蓮可能出自西拉雅平埔族社之譯音地名。其因待考。

  鎮域位於高雄縣東北方,美濃溪與荖濃溪間。昔稱沵濃,民國九年改今稱,光復後鎮名沿襲之。彌濃地名之由來,有雲:美濃地方往昔先住民為曹族四社群之一“Biran”分佈之地,後來被馬卡道平埔族大傑顛社、武洛社人逐出。另有一説可能取自平埔族“彌力社”(今裏港鎮彌力村)與溪名「荖濃溪」,各摘一字拼成地名,詳待查。

  在嘉南平原西南部,二仁溪口有南岸,西瀕臺灣海峽。茄萣原屬湖內莊轄域,光復後劃,出以其舊大字頂、下茄萣命名為茄萣鄉。今鄉治嘉泰村舊名頂茄萣,在一大舄湖外側砂嘴上。按該砂嘴海濱為茄萣樹茂生之地,其木可為薪,皮色赭,以染網。

  在高雄縣之東北方,獨口溪兩岸之中央山脈山地區,日據時期屬旗山群蕃地,光復後設鄉。鄉治在濁口溪北岸之茂林村,海拔約三○○公尺。茂林原稱Marga社,即芒子社(蚊子社),自稱Toruluka或Taralukanu,原義不明,至於茂林即樹林茂盛之借地名。

  在高雄縣最東北部,荖濃溪上源兩側之中央山脈及玉山山脈山區。日據時期屬,旗山群蕃地,光復後設鄉。以鄉治桃源村村名為鄉名。桃源村在荖濃溪兩岸,海拔約六○○公尺,舊稱Gani社,即雁爾社,自稱Karubuca,原義不明,現地名即寓世外桃源之雅稱。

  在臺南平原西南沿海,南以典寶溪與高雄市為界。梓官鄉原屬彌陀鄉轄域,民國四十年四月分出設鄉,以其舊大字地名梓官為鄉名。地名由來,似與修造船隻之官匠有關。按梓匠即木工,清代鳳山縣下修造船之軍匠,屯聚于枋寮街,惟船隻之未至朽爛而不堪駕駛者,仍在水運方便且百貨聚集之所,鳩工辦料修補之。本鄉地鄰鳳山舊城,清代設有赤崁汛(今赤崁村)與蟯港汛,以稽查往返船隻,或因修補軍船之官匠,聚集於此而名,詳待考。

  在嘉南平原南部,澄清湖以東地域。鄉名取自鄉治鳥松村。鳥松昔稱鳥松腳,康熙中葉移民入墾此地,在島松樹(赤榕)下創建村莊,故得稱。《臺灣府志》雲:“榕,鳥啄其實,墜地後生,名日鳥松。”

  在嘉南平原南部,二仁溪下游南岸,北毗鄰臺南市。鄉名襲沿光復前湖內莊名。日據時期,將境內大湖街、園子內各取一字為湖內。昔之竹滬莊包括竹滬(路竹鄉)、大湖、湖內、之地域,清康熙元年(西元一六六二年)寧靖王術桂渡臺,墾竹滬得田數十甲,即在此。現境內仍有參軍莊舊地名。因境內有一大湖沼,在湖岸內建莊故稱大湖。往昔乾隆十二年(西元一七四八年)重修臺灣府志,已載有大湖街名。今湖內之地名。

  在嘉南平原南部,二仁溪與阿公店溪間,北接臺南市。路竹原稱半路竹,民國九年改今稱。鄉治路竹昔居大湖街(今湖內),阿公店街(今岡山)間交通必經地,因當地半路上,竹林茂盛之地故得稱。一帶昔為馬卡道平埔族大傑顛社域。明鄭時期寧靖王拓墾于竹滬之野,即今路竹鄉竹滬村;今社東、社中、社西三村昔稱大社、係大傑顛社(Tapuliang)舊址,社眾因明鄭之屯田,遷移至旗山地方。(西元一七四八年)重修臺灣府志,已載有半路竹街之名。

  在高雄縣之東北部,楠梓仙溪(旗山溪)縱谷地帶,以鎮治舊大字名旗山為名。旗山鎮原稱蕃薯寮,民國九年因其東北方有旗尾山,其狀有似清代蚊龍旗,乃改今稱。

  位於高雄市之東,北臨曹公圳,南及前鎮溪。由於北從今日市東伸展,南至林園與高雄市境界,有一列弧狀隆起珊瑚礁臺地,其南段高度一四五公尺,稱鳳山(即鳳鼻山或稱太平頂山)。古志形容為“飛鳳展翅”,清代取山名為縣名,稱鳳山縣,今鳳山市名由來於此。鳳山昔稱“下坡頭街”,後來稱“埤頭街”。乾隆中葉已形成街肆,《鳳山縣誌》載雲:“五方湊集,市極喧嘩,有草店頭、草店尾、中街、武洛塘街等。”鳳山縣舊城原在今高雄市左營,乾隆五十一年(西元一七八六年)林爽文役,為莊大里所破,乃于乾隆五十三年(西元一七八八年),定本市為縣治,遷建新城於此,於是改稱為鳳山街。

  在嘉南平原西南部,典寶溪、後溪間,鄉治橋頭在典寶溪南岸。本鄉日據時期屬岡山街,光復後分出設鄉,取鄉治橋頭村之名為鄉名。橋頭村舊名康熙年間作“小店仔街”,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重修臺灣府志載有:“小店子橋,俗稱橋子橋”,謂橋長二丈許。後來俗稱“橋子頭”取代正稱“小店子街”。

  在嘉南平原南部,阿公店水庫之南。鄉名取沿襲日據時期之燕巢莊名。按今之東燕西燕二村舊稱為“援巢中”,安招村為“援巢右”為明鄭時期援剿中鎮與右鎮屯田舊址,燕巢為援剿之諧音字。本鄉內尚有角宿村,亦係明鄭角宿鎮屯田之地。

  本鄉位於嘉南平原西南,在竹仔港溪、阿公店溪之南,西瀕臺灣海峽。光復前彌陀莊包括今日彌陀、永安、梓官三鄉,因往昔境內有彌陀港故得稱,今沿襲為鄉名。明鄭時期彌陀港,已形成街肆,乾隆十二年(西元一七四七年)重修臺灣府志載有彌陀港“水逐大海出入”,其位置即在漯底山北凹入灣內,即今之彌陀、彌仁、彌濤、彌靖四村內。


(來源:臺灣文獻叢刊)

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