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斗六
斗六昔稱為“斗六門”,該地昔為平埔族洪雅族之斗六社的居住地,在康熙末年時,該地墾成,乃譯斗六社之音為地名,稱為“斗六門”。加上“門”字,乃是因為當時其位置恰位於諸羅縣東方之門鎖重鎮,因而有“斗六門”之稱。後來則去掉“門”字,改稱為“斗六”。
2、鬥南
鬥南原稱“他裏霧”,民國九年時,因其位於斗六之南方,故改稱為“鬥南”。他裏霧之地名是譯自當地的洪雅族之“他裏霧社”社名。
3、林內
此地清朝以前為濃密如蔭的大林野,後來閩人鄭萃徘自福建漳浦來此地開墾,在乾隆、嘉慶年間,因平匪有功而獲封賜,從此傳家立業,人口集結,因村莊在樹林內創建,故名“林內”。
4、古坑
古坑舊稱為“庵古坑”,可能是由來于初期的入墾者,在坑谷內種植庵瓜而有此稱,在民國九年時,改稱為“古坑”。另有一説為古時候有一對夫婦,專門打鐵為生,其所住的地方命名為“打鐵坑”,這一對夫婦非常恩愛,居民羨慕,乃稱此地為“尪婆仔坑”。日據時期因不文雅而更名“庵古坑”,其意為溫暖的古窩,行政區調整時改名“古坑鄉”。
(雲林縣政府編印。可愛的故鄉——雲林,頁9)
5、大埤
大埤原稱為“大埤頭”,其名稱由來有二説:
1.因往昔創村于荷包連圳埤之頭,故有此稱。荷包連圳即在早知與柳樹腳間,引倒孔溪之水,流向西北至大埤頭入圳,因在本地設埤塘儲水,乃稱之為大埤頭。
2.明末荷蘭人佔領時,于大埤西北方建設紅毛埤,其上游的莊社是在“紅毛埤”之頭頂,住民取其意稱為“大埤頭莊”。
(雲林縣政府編印。可愛的故鄉——雲林,頁10)
6、莿桐
莿桐原稱為“莿桐巷”,可能是由來于移民在莿桐樹林間,創建村莊,故得此稱。民國九年時,則改稱為“莿桐”。
(雲林縣政府編印。可愛的故鄉——雲林,頁10)
7、虎尾
虎尾舊稱為“五間厝”,最初開墾時名為“後尾”,後來因“後”與“虎”本地語音相似,日本人不知,鄉民也不明白,就將“後”誤為“虎”,於是“虎尾”地名就此沿用。
(雲林縣政府編印。可愛的故鄉——雲林,頁6)
8、西螺
“西螺”地名由來于當地的巴布薩平埔族之番社名“西螺社”。
西螺(臺語ㄙㄞㄌㄟ)最初是平埔族巴布薩族居住,他們稱本地為Soreau。三百多年前西螺地形很像田螺,而湊巧濁水溪對岸的北斗區也很像田螺,經協議將位於溪南端的叫西螺,北斗叫東螺。西螺又稱“螺陽”,一是依據“北辰南陽”的位置,就是濁水溪南畔;另一説是出自開拓者為追思故土福建螺陽而取。
(西螺鎮公所編印。西螺鎮公所工作簡報)
(雲林縣政府編印。可愛的故鄉——雲林,頁8)
9、土庫
“土庫”昔作“涂庫”,其由來應與往昔當地的洪雅族之猴悶社自稱“土庫”之譯音有關,後來才改稱為“土庫”。
10、褒忠
本地原稱為“埔姜侖”,乃是因為移民最初是在埔姜茂生之沙丘建莊,而有此稱,“侖”是沙丘的意思。後來在清乾隆五十一年時發生林爽文事件,當時本地一位名為張源懃的庠生,糾結了鄉勇數千人來抵抗,守莊數月,屢敗爽文軍,事後並且幫助官府平定其他地方的動亂。亂後,張生除了獲得清廷封官賞賜之外,其居住地亦獲賜“褒忠”二字為莊名,故原埔姜侖,從乾隆末業改稱“褒忠”。日據時期曾廢“褒忠”,而恢復原稱,光復後,乃再以“褒忠”為鄉名。
11、二侖
“二侖”即是在有兩座沙丘的地方創建村落而得名。二侖昔作“義侖”,這與本地的客籍移民有關,因為客語的“義”與“二”同音。後來此地便改稱為“二侖”。
12、侖背
因為本地之村落創建於沙丘之背後(本鄉侖前村侖背國小舊址南邊)而得名。開拓先民為躲避暴風及洪水,便選擇地勢較高的沙丘偏南地帶定居,後來人口增加,便以此沙丘為界,稱沙丘南面地帶的部落為“侖前”,稱後移居的沙丘北面村莊為“侖背”,本鄉多偏屬沙丘之北,乃以“侖背”為名。
(侖背鄉鄉公所編印,民83,侖背鄉之農業暨農地利用綜合規畫)
(雲林縣政府編印。可愛的故鄉——雲林,頁12)
13、麥寮
關於“麥寮”地名之起源,據傳墾殖初期有植麥者搭寮居住於此,故有此稱。
14、臺西
臺西原稱為“海口厝”,因為地當舊虎尾溪之出海口,故有此稱。光復後,以其位於臺灣島之西邊,改稱為“臺西”,以與臺北、臺南、臺東、臺中對稱。
15、東勢
清乾隆十三年間,有一黃姓家族遷來,不久人口增加成一大部落,民眾以東方之部分稱為“東勢厝”,之後設為“東勢鄉”。
(雲林縣政府編印。可愛的故鄉——雲林,頁13)
本鄉移民均由海豐港登陸,因處於海豐港之東方乃命名“東勢”,“勢”取人旺勢振之意,閩南語亦有方位之意。
(雲林縣東勢鄉公所編印,雲林縣東勢鄉地方誌)
16、北港
北港舊稱為“笨港”,由於往昔笨港被溪道截斷後成一北一南,將其在溪北者稱為“笨港北街”,後來則改稱為“北港街”,“北港”就成為本地的地名。
17、四湖
“四湖”地名之由來,乃是由於往昔之聚落沿著境內的四個池沼而建立。該池沼係往昔舄湖陸化後之遺跡,已經萎縮成淡水的池塘。
18、口湖
本地原名“烏麻園”,乃因往昔此地所種儘是烏麻。後來改稱口湖有二説:
1.光復後由於本地四週均有魚池,且廣闊如湖,故稱“口湖”。
2. 由於本地地當四湖、後湖、內湖、施厝湖等以“湖”為地名之聚 落群的入口位置,因而有“口湖”之稱。
(雲林縣政府編印。可愛的故鄉——雲林,頁11)
19、水林
水林原稱為“水燦林”,民國九年才改為今稱。該地昔為一大舄湖,陸化後多沼澤,因沼澤內水漆茂生,故有此稱。水漆生長于海泥中,葉有粗毛,觸之腫痛,與咬人狗同。
20、元長
本地在清乾隆六年時,有一位名為傅元掌的人,從福建省泉州府率人來此開墾,墾畢,創建村莊,並熱誠為地方服務,去世後鄉民為感念其恩德,乃以其名“元掌”為莊名。後來稱為“元長”之説有二,一為訛傳所致。另一説為清嘉慶年間,住民平亂有功,報請清廷嘉許,因“掌”與“長”諧音,賜改稱“元長”。(雲林縣政府編印。可愛的故鄉——雲林,頁11)
二侖 土庫 大埤 元長 斗六 鬥南
水林 北港 古坑 四湖 西螺 東勢
林內 虎尾 侖背 麥寮 莿桐 臺西
褒忠
鄉名得自今侖東、侖西二村之舊大字,二侖即在有二座沙丘處創建村莊故以名。二侖昔作“義侖”,蓋與客籍移民有關,客語“義”與“二”同音,日據初將義侖改成“二侖仔”,民國九年改稱今稱。
鄉名取自今忠正、順天、宮北等裏之舊大字。“土庫”昔作“涂庫”,其由來應與往昔此地洪雅平埔族(Hoanya)之猴悶社自稱Docowamg的譯音有關。節譯其Docow為“涂庫”者也。
鄉名得自今北和、南和二村之舊小字“大埤頭”。因往昔創村于荷包連圳埤之頭,故稱。荷包連圳即在早知與柳樹腳間,引導孔溪之水,流向西北至大埤頭入圳,因其設埤塘儲水之地,乃稱之大埤頭。民國九年改為“大埤”迄今。
鄉名取自今長北、長南二村之舊大字。該地之荒埔,大約在乾隆年間,由閩籍大墾首吳大有招佃墾成。乾隆六年有傳元掌者,從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董頭社移居此地為墾首,至墾務完成,創建村莊,乃以其名“元掌”為莊名,後來訛為“元長”。
斗六昔稱“斗六門”,道光以後刪去“門”字,稱“斗六”。該地以前為洪雅平埔族(Hoanya)魯都亞支族斗六社(Talackbayan),另名柴裏社域。康熙末年該地墾成,乃譯斗六社之音為地名稱“斗六門”。“門”字乃因當時其位置適當諸羅縣東方之門鎖重鎮故也。
鬥南原稱“他裏霧”,民國九年,因其位於斗六之南方向,故改稱“鬥南”。他裏霧之地名,係譯自洪雅平埔族(Hoanya)Dalivo社者,因漢人在該社北方創建聚落故得名。
鄉名取自水北、水南二村之舊小字。水林原作“水燦林”,民國九年改為今稱,該地昔為一大舄湖,陸化後多沼澤,因沼澤內水漆茂生故名。水林地方在十七世紀時,為舄湖內側之聚落。
鎮名由古“笨港”演變而來,蓋笨港往昔被溪道截斷後成一北一南,將其在溪北者稱“笨港北街”,至同治年間,始正式改稱“北港街”,一直沿用至今。
鄉名得自今古坑、朝陽、西平等村之舊小字“庵古坑”,民國九年改稱“古坑”。其地名由來,是否起于初期入墾者,在坑谷內種植庵瓜故得稱待考。康熙中葉,有漳籍墾戶入墾,至嘉慶年間已形成村莊。
鄉名取自今口湖村之舊小字。地名即因地當四湖、後湖、內湖、施厝湖等以“湖”為地名聚落群之入口位置,故得稱。口湖原稱“舊口湖”,日據後改稱“下口湖”,以與在其東北東方新形成的“新口湖”,北方的“頂口湖”有所區別。此地之拓墾始於康熙末葉,至乾隆五十年全域墾成。
鎮名取自今廣福、永安、正興、中和、福興、光華、中興、漢光等裏之舊大字。地名由來于巴布薩平埔族(Babuza)之番社名“西螺社”。
鄉名得自今東北、東南二村之舊大字,原作“東勢厝”,日據時期屬海口莊,光復後分出另成一鄉。地名由來于在先開發帶之東方,後建之村莊故得稱。蓋東勢厝適在康熙年間繁榮一時之海防港東方約六公里處。
因往昔在樹林內創建聚落故得稱。相傳一帶為明鄭時期鄭成功部將鄭華興所辟。至康熙年間,復有蔡麟、楊逞等大墾首率眾入墾。
虎尾舊稱“五間厝莊”,往昔今之市區並無聚落。光緒三十四年一月,大日本制糖株式社在此建立虎尾第一工場,因大規模制糖業之興起,吸引大批人口涌入,在糖場之西北部形成聚落,初稱“五間厝”,至民國九年,以其臨虎尾溪岸,改稱「虎尾街」。
鄉名取自今東明、西榮、南陽、侖前等村之舊大字。因創建村莊于沙丘之背後,故得稱。侖背地方昔日為洪雅平埔族(Hoanya)貓兒幹社(Batisiekan)之社域。一帶之墾殖于雍正初至乾隆初葉間告成。
鄉名取自今麥豐、麥津之舊大字。地名起源傳雲墾殖初期有植麥者搭寮居住之地故名。此地昔日為洪雅平埔族(Hoanya)貓兒幹南社之社域。
鄉名取自今莿桐村之舊小字“莿桐巷”,民國九年改稱莿桐迄今。地名由來可能由於移民在莿桐樹林間,創建村莊故得稱。乾隆年間有大墾首張必榮開鑿鹿場圳灌溉,乃有眾多漳籍墾戶涌入,形成大集村。
臺西原稱“海口厝”,因地當舊虎尾溪口,故以名。日據時期改稱“海口莊”,光復後,以其位於臺島之西,改稱“臺西”,以與臺北、臺中、臺南、臺東對稱。
鄉名得自中民、中勝、埔姜等村之舊大字,褒忠日據時期作埔姜侖,因移民最初在埔姜茂生之沙丘建莊,故得稱,然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發生林爽文抗清事件,當時埔姜侖莊庠生張源懃者,率鄉勇抵抗有功,其居住獲賜“褒忠”二字為莊名,故此後改稱“褒忠”。日據後廢之,恢復原稱,光復後設鄉,再以“褒忠”為鄉名。
(來源:臺灣文獻叢刊)
編輯:齊曉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