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垮的馬尾,粗布衫,棉布鞋。32歲的陳重智和同齡人有些不一樣:他習武、練字、戒夜酒,遵循傳統的生活方式,只為了尊重自己的職業——鑄劍。
陳重智出生在臺灣臺中市沙鹿鎮,他説鑄劍是他的“志業”。
他的祖父、臺灣知名鑄劍大師陳天揚年輕時偶然與大陸的少林師傅結緣,並研習鑄劍。自此,陳家已經三代為鑄劍師。
陳重智從小跟祖父母生活,看祖父鑄劍,卻一直對這門古老的手藝提不起興趣。15歲時,他被祖父“逼著”開始學習鑄劍,因為“不鑄劍就進不了家門”。
直到22歲,他才真正愛上了鑄劍。“當時我做出了一生中的第一把劍,收藏家很喜歡,非要不可,我突然感受到了鑄劍帶來的喜悅,原來一把劍可以讓人那麼開心。”陳重智説。
陳家遵循古法鑄劍。一把劍從選鋼、鍛造、淬火、打磨、雕刻配件到組裝,完全由純手工完成。他一次做十把款式類似的劍,費時半年。
陳重智的客人來自海峽兩岸,遠至德國、瑞士和法國。這些人或是武術愛好者,或是藏家。
做劍要見人,這是陳重智的堅持。“客人下訂單時,必須與我見面。他至少要對劍有深入的認識,這樣他拿到劍後才會用心保養。”陳重智一邊説著,一邊給手邊的寶劍擦拭、上油。“而我需要看看這個人的身高,與他握手,感受他的手掌大小,這樣做出來的劍才能稱手。”
低成本的工業化批量生産,已經把許多傳統技藝逼入了瀕臨失傳的邊緣,但陳重智卻發現,如今向他“請”劍的人越來越多。
“近些年,大陸在積極推動傳統文化復興,全球熱愛和了解少林功夫的人也更多了,所以有越來越多的人向我‘請’劍。”習武之人不説買劍,用“請”字表達了對劍術文化的尊重。
相對於高效率的機械制劍,陳重智依然選擇堅持傳統手工藝。“用機械就沒了溫度,沒了感情,機械和手工並沒有孰好孰壞,就是一種執著吧。”
這種執著約束著他的生活。每次鑄劍先禮佛,這是一種儀式,更是“尊敬自己,尊重自己的專業。”
“生氣時不磨劍,因為人的氣會影響劍的神。”他説。
為了做出一把好劍,陳重智研習各種傳統中國武術,平時也練習書法。“如果本身不懂劍術,就做不出一把合手的劍。”
鑄劍十年,陳重智做了大約200把劍。他的祖父一生則鑄造了上萬隻劍。
為了進一步弘揚傳統中華文化,陳重智將祖父和自己鍛造的寶劍拿出去做展覽,並免費在當地教授武術。他也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傳承家族的這份手藝。
“做劍不像做iPhone,做劍代表的是在寶劍裏注入精神和附加價值。”陳重智説,“希望我的劍能維持傳統,維持鑄劍文化最本真的樣子。”(記者馬玉潔)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