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當局發展“國防産業”的第一張支票7日正式開出。臺空軍與“中山科學研究院”(簡稱“中科院”)和漢翔公司共同簽署備忘錄,啟動下一代高級教練機的自研自製計劃,象徵“國機國造正式啟動”。不過,對於“國機國造”計劃是否能突破技術難題、是否能負擔高昂的成本,島內充滿疑慮。
蔡英文7日上午出席備忘錄簽署儀式。她在致辭時特別提及日前去世的“經國號(IDF)之父”、前空軍二級上將華錫鈞,稱因為華錫鈞等人的努力,臺灣完成了IDF、“國機國造”的研發製造任務,但自那以後,“國機國造已原地踏步了將近30年。我們沒有另外的30年可以浪費”。蔡英文稱,除完成新式高教機的自研自製任務外,她同時期許能完成另外兩項核心任務:一是“重新厚植臺灣的航太工業人才鏈”,過去一段時間,由於島內航太産業欠缺發展空間,有經驗的人才不是遭他人挖角,就是即將屆齡退休。二是“加強産業的連結,國防建設一定要跟經濟發展緊密結合”。她透露,新當局上臺後,臺灣“中科院”科研預算增加21%。
聯合新聞網7日稱,“中科院”在啟動現場展出近年多項科研成果,最引人關注的是新一代戰機必備的主動電子掃描數組(AESA)雷達,而目前臺軍F—16戰機改良計劃,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換裝AESA雷達。《自由時報》稱,臺灣空軍現役的F—5戰機、AT—3高教機,機齡都已經超過30年,未來都將由新型“國造高級教練機”取代。“國防部”為此共編列686億元新台幣。《聯合報》7日進一步透露,臺灣“中科院”將以漢翔先前生産的“經國”號戰機為高教機原始設計,漢翔將其稱為XT—5,綽號“藍鵲”,預計生産66架,2019年出廠首架原型機,2020年進行首飛。文章説,臺灣空軍戰鬥機飛行員養成,過去採取“三階段三機種”模式,即T—34初級教練機完訓後,戰鬥組學員飛AT—3高級教練機,再到臺東志航基地的737聯隊,以F—5E/F學習戰術課目,最後分派到F—16、“幻影2000”和“經國”號等二代戰機部隊。未來則將改為“三階段兩機種”,由新款教練機同時取代AT—3和F—5。
事實上,馬英九執政時就已經敲定高教機“國機國造”政策,但馬當局對“國造”的定義比較寬鬆,認為應包括引進境外成熟設計在臺生産。蔡英文2015年10月競選期間拋出“國防産業政策”,提出三項發展重心,其中第一項就是戰機。今年1月下旬,臺“國防部長”馮世寬又宣佈,除了目前正在進行的高級教練機及潛艇等“國造”外,還將研發新一代隱形戰機。臺灣空軍已成立“空軍航空科技研究發展中心”,今年元旦起正式運作。此外,“中科院”被爆已經聘請近900名專業人士。漢翔董事長廖榮鑫還積極籌建“臺灣航太産業A—Team 4.0聯盟”。據《經濟日報》7日報道,該聯盟成員涵蓋原材料、機械設備、生産製造和研究單位等,共計294家,包括“中鋼”和台塑等知名企業。業界預計通過這項結盟,未來衍生的商機至少超過數百億元新台幣。
不過,對於採用XT—5作為下一代高教機,臺灣軍中及社會始終有不同聲音。《聯合報》稱,質疑多半集中在漢翔能否在預定的開銷、時程和性能要求上兌現承諾,以及研發一種只造66架的飛機,單位成本必然居高不下,未來可能面臨零件來源不足等問題。文章提到,剛去世的華錫鈞就認為,“經國”號研發時並未考慮新手學飛,未必適合改成教練機。一些綠媒此前吹噓,由於蔡英文喊出“國機國造”,使先前呼聲很高的義大利李奧納多公司M—346教練機大降報價。但李奧納多公司迅速發表聲明,強調相關報道純屬子虛烏有。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雲峰】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