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灣寫真:日月潭音樂達人夫婦:讓遊人聽見臺灣的美

2017年02月06日 13:13:2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臺灣日月潭景區內,頭戴有長鬃山羊角帽子、身披賽德克人的織布,音樂人劉翰安和妻子黃韻齡把當地少數民族歌曲唱給遊客聽。

  他把身上打扮稱為“穿戲服”,“會引起注意,再介紹到文化層面去”。為吸引遊客停下腳步,附近還擺放民族服飾和用具,供免費拍照。

  曾是唱片公司製作人,劉翰安從事音樂工作至今已40年。在他看來,唱片裏的流行歌多數是情愛和慢歌,而臺灣少數民族的文化和旅遊音樂一直沒人做。15年前,他把目光轉向這一領域。

  妻子寫詞,丈夫作曲,他們走入少數民族區域,嘗試用歌聲表達各部落的人文、景觀、生態,併發現其中的美。採訪中,他模倣了臺灣布農人向天祈禱的八部合音,有如蜜蜂群飛過。他説此期間每一個人可隨時加入演唱,漸成音浪。“這是一群很有音感的人加上一群完全沒有音感的人,合在一起變成一種不和諧的和諧。”

  “我們希望能儘量傳達部落的本質,而不僅是歡樂。”劉翰安説,以前很多音樂是為市場而做,他希望用少數民族音樂讓人聽到臺灣的美。“如果音樂走向‘文化’,可能會冷門,卻能和永恒接軌。”

  資料圖 日月潭標誌碑中新社發 陳文 攝

  “只要是對的東西,一定要勇敢去做,不要害怕。”來自阿美人部落的黃韻齡認真地説,“(少數)民族文化的東西,不要讓它流失掉,不要讓它斷根。”

  10年前,他們來到日月潭景區,一個月中有一半時間在演出。

  卑南人的《普悠瑪》、阿美人的《迎賓舞曲》、邵人的《貓頭鷹報喜》……一上午三個多小時的演唱中,黃韻齡和丈夫為遊客分享了一曲曲動聽的臺灣少數民族歌曲。

  同樣一身少數民族服飾打扮的她説:“光著腳丫(來此演唱)比較有原味”,好在臺灣冬天也“不冷”,實在太冷才會穿鞋襪。

  現場,有遊客停下腳步靜靜聆聽,不少人拍照錄影,也有“打賞”或購買CD、把音樂帶著走。

  談及收入,丈夫劉翰安坦言,自己這樣稍有些名氣的音樂人“會比一般的街頭藝人收入好一些”。他覺得自己的學生更為不易,同樣在旅遊景點推廣少數民族音樂,“能夠有人打賞就好了”。

  劉的父親1949年從大陸來臺。在他年少印象中,生活不易,13個兄弟姐妹讓父親直到70多歲還去學校代課賺錢。

  “我想利用余生,把好的東西留下來。”今年60歲的劉翰安説,“如果是為賺錢,我可以去幹其他的事,或搞一些大的演出。”

  自我介紹曾擔任過臺灣數位知名歌手的老師,劉翰安説如果照此進行商業炒作也行,但“意義不大”。他表示,“我也一直在做商業(景點演出),只是希望文化的層面更多一些”。

  享有“音樂鬼才”稱號,劉翰安説,他的原創音樂和民謠重編均超300首,有作品獲了獎。“我們一直很努力在做,但影響有限”。他希望能有更好的推廣,只想好的音樂被重視,被肯定。

  正在回想上午所唱歌曲的妻子忽然笑著説:“忘了唱《阿里山的姑娘》”。(完)

[責任編輯:齊昕]

相關內容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