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台北年貨大街。 陳曉星攝
市集美食都可品嘗。陳曉星攝
市集請教養花妙招。陳曉星攝
集市在臺灣叫市集,這不僅是兩岸之間字面的差異,從形式到內容也多有不同。市集不僅限于鄉鎮和農産品,而是大都市裏農産、文玩、文創産品無所不包的主題市場;消費者也不僅限于婆婆媽媽,而是各行各業、老少鹹集,特別受到文青的寵愛;市集不僅是一買一賣,還兼具社區文化、城市特色、社會救助的功能。記者在臺北一家農産市集看到一個超大冰櫃,每天收市後,有攤商把賣剩的菜品、瓜果整理乾淨放到冰櫃裏,讓慈善機構的志願者當晚收走,免費發放給貧困人家。這樣一個帶冰櫃的市集,標誌了社會的文明程度。
市集從誕生起就是最接地氣兒的所在,最貼近升斗小民,但隨著超市、連鎖便利店的發展,市集在臺灣曾沉淪下去,特別是傳統菜市場,淪為臟、亂、臭的底層,難以吸引高大上和年輕人進入。那麼,市集是如何揚眉吐氣成為新寵的呢?當下臺灣的市集長啥樣呢?
30億給菜市場“美容”
臺灣當局近10年投入30億元新台幣改善全臺500多家菜市場的硬體,水、電、攤位、建築整體翻新美容,各菜市場成立自治性質的委員會,自糾自察,改善經營中的衛生習慣,讓傳統菜市場變身為明亮、整潔、五彩斑斕的農産品市集。吸引新一代商家進駐,更吸引了年輕消費者。
此舉並非形象工程,而是有活躍經濟的考慮。近些年臺灣經濟發展遇到瓶頸,低薪、失業、貧困家庭驟增,在新的經濟增長點出現前,人們自然從傳統行業中找飯吃。市集門檻低、商機多、中間環節少,可以吸納不少人再就業。發展市集,能解決不少中低收入家庭的生計。
市集還給農民增收提供了平臺。記者在臺北採訪過的農産品市集“希望廣場”,緣于“9 21”大地震後,震區農民陷入生活困境,臺灣農業主管部門為了幫助農民銷售農産品,在臺北劃地,免費提供給農民擺攤,希望給他們重建生活的希望。剛開始時,市場只開放給受災7縣市的農民,消費者也是因“義買”而來。但農民誠信出攤,貨真價實,還時不時帶點城裏人不認識的小産量農産品,給人以“淘寶”的驚喜。“希望廣場”漸漸形成直銷、綠色、安全的品牌,發展成為優質農産品市集。
時尚元素給市集增值
環境美了,內容也要討好才能門庭若市。臺灣的市集不僅是一買一賣,而是可學、可看、可吃、可玩。以“希望廣場”為例,廣場每週六、週日開市,由各地農會輪流做東主辦,因此攤位和産品很少重復。在這裡可以看盡臺灣農産,蓮霧、釋迦、三星蔥、龍須菜、高山茶、魚丸、稻米,都帶著田野的氣息,不少産品還標注著生産者“産銷班”名址,成為“有機”的保障。市集舉辦農産品講座或拍賣活動,周邊有小吃攤位,也都是農家自製,肉粽、烤香腸、魚丸湯、天婦羅、冰沙,真材實料,現吃現做,就算中午有約好的大餐,也有不少人會在攤前位的木桌前坐下來,吃點喝點,找找農家飯的懷舊感覺。逛市集就像一次小旅行,有戀人選擇在此約會,吃吃喝喝,向賣家請教怎麼泡茶怎麼炒菜,好像實習家庭生活。
現在臺灣的市集不僅接地氣,同時也非常時尚。比如臺北南門市場已提供快遞服務,有的人過年時將整桌年菜在這裡快遞回家。記者還在一個市場的肉攤前看到二維碼,攤主鼓動記者掃碼,掃後能看到當天所售豬肉的“履歷表”,哪家飼養、哪家屠宰、不同部位的價格,清清楚楚。攤主很年輕,本來在一家科技公司上班,堅決不接手老爸的攤位,但市場改建後,他子承父業,把二維碼帶入了攤位。記者常逛的臺北永春農産品市集,到了週末變身為二手市集,借用西方跳蚤市場的模式,給每家都有的剩餘物資找出路,那些舊物帶著生活的痕跡,就算不買,也很有看頭。
臺灣經濟部門、農業部門負責市集的管理,他們提出“活化經濟、推廣綠色”的口號,經常舉行評比、票選活動,標準可不僅僅是數字,而是綠色、文化、公益、誠實經營等元素,推動市集增加內涵。
主題市集多元選擇
除了傳統菜市場改建外,臺灣的市集都是擦邊抽空利用的,如展館、停車場、假日校園、城市空地,甚至包括臺北市政府的一樓大廳。市集大多由政府免費提供場地,專業團體主辦,每個市集主題鮮明,農産、文玩、文化創意等,分門別類,沒有雜亂之感。最傳統的是農産品市集,還有各種主題市集,包括玉市、花市、年貨和應季市集。比如每逢秋天,知名景區野柳會開辦活蟹市集。野柳靠海,海産品豐富,有不少臺灣知名海産,像萬里三點蟹、花蟹、石鱘等。不少人到這個市集不是來買蟹,而是來吃蟹的。三五好友或一家人面向大海,吃蟹小酌,是秋日裏一大樂事。市場還會定期舉辦各種活動,介紹海産品知識,推廣環保觀念,告訴消費者現在的漁民如捕撈上小螃蟹時,會將它們放回海中,打魚吃蟹都不能忘記可持續發展。
花市一直是臺灣人的最愛,各種節慶都少不了鮮花助興,大多數臺灣人都喜歡用鮮花來點綴家庭。聊天時問到愛好,十人有六七會答“種花”。臺北“老字號”的花市當數“建國假日花市”,已有超過30年的歷史,無論是買花、看花還是學習種花,人們都會到花市來,而且很少有人空手而歸。鮮花、盆栽、盆景、園藝用品,一攤接一攤,攤主都謝絕拍照,因為不少花都是有智慧財産權的。但如果聊天,特別是你選購後再聊,攤主很願意開講,護理、擺放、花語都講得明明白白,如果養得不好,下周拍張照片去,攤主會免費“看診”,往往説中要害。
建國花市對面就是建國玉市,這可能是臺灣最貴的市集了。曾經陪著一位大陸的行家“掃貨”,但行家收穫不大,據他説不少貨是來自大陸的,並沒有價格優勢。因為買氣不高,攤主也相對淡定一些,問一句答一句,砍的價格不合適,笑笑就不理人了。但逛可自由逛,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可以逛個半天。
臺灣第一個玉市集是臺北的光華觀光玉市,別看也是擺攤,據説曾有日交易額過千萬新台幣的風光。現在附近有個光華電子商場,看電子産品的人遠遠多於看玉的人了。
一進入臘月,臺灣各地都會辦年貨市集,也稱年貨大街,高低貴賤的貨品比肩排列,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找不到的,海參鮑魚、零食小吃、米麵茶油、玩具擺件,應有盡有,人們擠成一團,一位臺北的朋友説,不到年貨大街擠擠就不像過年。
文創市集年輕人試水地
文化市集是近10年在臺灣興起的新形態,買家賣家以年輕人為多。産品以設計新巧的日用品、文具為主。拐杖形的茶包,有趣又不會滑落;三明治的削筆刀,吸引孩子自己動手備好文具;蛋糕形的肥皂,給女孩子的生活增添了色彩;青花瓷的隨身碟,將文物之美呈現在現代用品上……這些産品大多不是生活必需品,卻深受追求個性和美感的年輕人喜愛,這樣的市集也體現著城市的生活品質。
臺灣多年前就提出文化創意的概念,從政策支援到人才培養都行之有年,現在每年有約萬名創意設計專業的畢業生走向社會,他們成為文創市集的主力,在這裡展示才華、積累經驗、試水市場。臺灣從北到南到處都有文創市集,臺北的西門紅樓創意市集、天母創意市集、政大創意市集都令人賞心悅目,買賣更成為拼創意、覓知音的過程。在這些地方賣東西賺不了大錢,但能賺大機會;而買東西呢?絕無撞衫、撞包之擾,還會贏得“有品位”的名號。
不同於傳統市集的功能性,文創市集提供消費潮流的走向,呈現設計水準和當地的文化元素,是文創産業發展的地基。現在,臺灣各地的文創市集都漸漸成為旅遊點,滿足遊客遊、購需求,體現設計帶動商機的效應。當物質生活豐富後,人們自然會追求個性和精緻,這個市場就屬於創意市集了。
臺灣的市集已把消費和社會、文化融合在一起,成為社會面貌的窗口,有人説市集比夜市更能體現臺灣的大眾文化,此言極是。 (本報臺灣特約記者 小星)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