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灣勞力市場悖論:高失業與人才荒並存

2016年03月09日 23:45:41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臺灣勞力市場悖論:高失業與人才荒並存

  資料圖:島內求職現場

  今年9月份,臺灣失業率為4.32%,失業人數49.1萬人。在今年上半年,臺灣平均每月失業率為4.17%,平均失業人數大約47萬人。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王建民研究員稱,這個數據是名義失業率與名義失業人數,實際上,臺灣把50萬左右的無酬家屬工作者視為就業人口,若將這部分扣除,臺灣失業率在8%以上,失業人數達到百萬左右。

  與實際高失業率相伴而行的是,臺灣不少企業找不到合適的人才,島內《遠見》雜誌稱,當前民間缺工率高達16%到20%不等。臺灣一家人力公司最新調查顯示,七成多企業感受到“人才荒”,找不到合適的人才,“徵才”與“留才”已成為企業用人的兩大難題。

  這是咋回事,臺灣勞力市場的這種“悖論”,究竟怎樣形成的?

  現象1

  失業率節節攀高

  就名義失業率而言,臺灣在上世紀幾十年經濟飛速發展時期,很少超過3%。本世紀以來陳水扁當政8年期間,據導報記者綜合臺“主計處”公佈的每年數據,計算出平均每年失業率為4.27%。

  這些年來,失業率超過4%,在島內被認為是“明顯上升”,超過5%就被視為“嚴重”。在扁執政8年中,有一年超過了5%。

  所以馬英九參選2008年臺灣地區領導人時,提出了最重要的“633”承諾,即GDP年均增長率達到6%以上,每人平均GDP達到3萬美元以上,年均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這些目標在馬兩屆任期內,現在看來都極其難以兌現。

  在2008年到2011年馬的第一任期內,導報記者按照“主計處”公佈的每年數據,計算出這期間臺灣平均失業率為4.90%,其中在2009年創下歷史最高水準5.85%,當年平均每月失業人數達到63.9萬人。

  由此可以看出,臺灣名義失業率走高正在成為趨勢,而實際失業率高企也正在成為現實。

  今年來臺灣經濟增長率預估值連續9次調降,從“保四”變“保一”,相應的失業問題也逐月突出。王建民研究員表示,一度下降的失業率自年初以來持續升高,尤其是青年失業問題更為突出,成為馬當局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

  現象2

  博士流浪與人才荒

  與此同時,臺灣“人才出走”的呼聲日益高漲,馬當局甚至把人才危機視為“國安”議題。今年8月,臺“國科會主委”朱敬一指出,臺灣已經進入“人才斷層”期。為何碩博士人數持續暴增,人才卻會有“斷層”?原因之一,是臺灣的博士們被迫出走。

  最近10年,臺灣163所大學院校培育的博士畢業生,從一年1500多人增加到3800多人,增長了大約一倍半。這些博士生被當成“學術工作者”來培養,可是大學教師職位增幅,卻遠不及博士的增長速度。據《天下》雜誌介紹,從2001學年到2011學年,大學老師職位僅擴充了一成二,從4.4萬人增加到5萬人。

  於是,博士開始“流浪”,2006年起島內有了“流浪博士”一詞。正如《天下》所描繪的,“深色西裝,電腦和公文包,沉沉地挂在肩膀上,才走出高鐵站已經汗流浹背,他看來像個業務員。只不過,公文包內唯一的産品是他自己,以及厚厚的博士論文”。

  一名博士生不無悵然地説:“臺灣不缺人才,缺的是舞臺,我們只好到別的地方找舞臺。”博士、教授紛紛高飛大陸、香港、新加坡等地,大學畢業生也紛紛奔赴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做勞工。臺灣人才流失,正在頻閃紅燈!

[責任編輯:李帥]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