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醒世慈善會宣揚“食物銀行”理念。資料圖
台灣網4月14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當局“內政部”推動“實(食)物銀行”管理髮放民間捐募物資,以及時幫助弱勢家庭及急難饑民。目前,這一機制獲18縣市響應,已漸成形。臺當局“內政部社會司長”黃碧霞今(14)日表示,已與臺當局“農糧署”洽談協助,也準備與合作廠商再研議。
臺當局“內政部”去年4月起推廣建置“實(食)物銀行”機制,協調地方政府通過設點儲存管理民間捐助物資,定期或機動發放,或與便利商店、餐廳合作印製“食物券”,讓弱勢家庭及急難饑民可獲及時幫助,並減輕物價上漲造成的生活衝擊。
最近物價喊漲,“實(食)物銀行”機制是否受衝擊?黃碧霞對此表示,影響目前還未顯見,也可能與廠商研議,談談是否可在食物券方面有更大的幫助力量,也正與臺當局“農糧署”洽談白米協助。
她説,目前已有臺北市、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宜蘭縣、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彰化縣等18縣市,辦理“實(食)物銀行”相關方案,協調慈善團體及公所設立164處據點,儲放管理白米、麵條、罐頭、奶粉等民間捐贈物。其中,已發放食物券的縣市包括臺北市、臺南市、高雄市、澎湖縣及基隆市。
黃碧霞表示,臺東縣、金門縣與嘉義市雖然尚未加入“實(食)物銀行”,但部分縣市已有慈善團體從事類似業務,臺當局“內政部”將再與地方協調,儘快串連供給機制。(台灣網 馮存健)
[責任編輯:馮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