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資料圖
“九一八”事變後,蔣中正在10月9日寫上“雪恥 人定勝天”標題,“對日不在戰鬥之勝負,而在民族精神之消長與國家人格之存亡”的心境,且指出“不能不與倭寇決一死戰”。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西安事變落幕,蔣中正返回南京後,在12月27日寫下前一天與張學良見面的過程,“彼總強余以實行改組政府而毫無悔禍之心,余乃以善言慰之,並實告以軍法會審後於眾特赦並予以戴罪圖功之意,彼乃昂昂然而去。”這是研究西安事變的重要史料。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蔣中正日記在胡佛研究所檔案館公開,上方為蔣日記原件,下方是檔案館以日記製成的微縮膠片。胡佛研究所並將複印件開放閱覽。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台灣網12月1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兩蔣日記”(蔣介石日記與蔣經國日記)意外扯出蔣家後代內訌,成為島內媒體和民眾關注的焦點。國民黨黨史館主任邵銘煌今(1)日對“蔣中正日記”的內容進行了披露,他表示,“蔣中正日記”共55冊,是蔣介石一生最有恒、最真實的表現,筆觸間,政治情勢、兒女私情均夾雜其中。
“兩蔣日記”意外扯出蔣家後代內訌。“蔣中正日記”現在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展出。在尚未公開展出前,邵銘煌曾赴美參觀。
邵銘煌今日上午接受訪問時指出,“蔣中正日記”共55冊,時間自1917年寫至1972年。從青年寫到晚年,從討袁護法、北伐戰爭、國共內戰,至戰敗逃臺,蔣介石風風雨雨的大半生全在字裏行間記錄。他表示,五十多年時間裏,蔣介石每天堅持寫日記,以毛筆密密麻麻書寫,“這是蔣介石一生最有恒的表現”。
邵銘煌表示,蔣介石的日記內容涵蓋多元,大至國家大事、黨國大計、人事糾葛、國際局勢、國共紛爭、兩岸關係對峙,小至兒女私情、七情六欲等。字裏行間,蔣介石除對自己進行檢討外,還透露出他對於人物的好惡臧否。
邵銘煌説,當年蔣介石非常不滿協調國共關係的美國特使馬歇爾,在日記中竟直呼馬歇爾為“馬下兒”。後來當他得知馬歇爾中風以及死訊後,更直言馬歇爾“得到了報應”。
邵銘煌表示,日記無疑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蔣介石雖受外界環境誘惑,心動也有行動,但每每對於自己的七情六欲,又不斷反覆反省,字裏行間,情慾的掙扎與矛盾反覆涌現;外界普遍視蔣介石為武將,但看過日記之後就可以發現,蔣介石具有好學不倦精神,從青年到老年,不斷堅持閱讀,而且閱讀範疇廣泛,所以“不要以為他只是一介武夫”。(台灣網 馮存健)
[責任編輯:馮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