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每一個小孩在成長過程中都會聽到許多“別人家孩子”的故事一樣,每一個北京青年在求學或工作中的某一階段,都或多或少地聽説過關於臺北年輕人的那些事兒。反之亦然。
這些年,無論媒體還是企業,似乎都喜歡把兩岸青年拿來比較。在這些對比中,臺灣的“七年級生”“八年級生”與大陸的“八零後”“九零後”,彼此成了對方的鏡子。如何盡可能真實地了解更多臺灣年輕人的所思所想和生活狀態?用同齡人視角去觀察臺灣不同背景、不同領域的年輕人,是新華社駐臺記者采寫“臺灣青年寫真”組稿的出發點和立足點。
誠然,兩岸青年因成長環境、生活境遇的不同,有不少差異,但他們不是對立的,也不應該被擺在天秤的兩端去比較孰高孰低。生活在同樣的年代,有許多問題是兩岸青年共同面對的。
舉幾個例子,大陸青年遭遇的求職難、房價高等“成長的煩惱”,對臺灣青年來講並不陌生;臺灣年輕人喜愛的“小確幸”(微小而確實的幸福),近年來在大陸也有不少擁躉;在強勢的現代商業文明衝擊之下,如何實現自身價值,也是兩岸青年都在思考的問題。
找工作時,臺灣年輕人也想要“錢多、事少、離家近”。可惜青年人百分之十幾的失業率,雖與歐洲相比不算太糟,但也反映出現實生活的不易。近年來,臺灣普設大學,幾乎人人都是大學生,文憑也都隨之“貶值”。由於“職場新鮮人”長期不破的“22K”(即22000元新台幣,約為人民幣4400多元)薪水魔咒,臺灣年輕人也熱衷投考公職人員,但競爭愈發激烈。
在大陸青年糾結于留在機會更多的“北上廣”還是回到生活壓力較小的家鄉時,臺灣青年也正經歷類似的掙扎。一些人選擇回到農村,他們有的是回鄉創業,參與社區營造;有的本是都市孩子,卻因嚮往農村的“慢活”和濃厚的人情味,移居鄉間,並利用自己的專長幫助村民找到文化自信。
但這股“返鄉潮”在臺灣也還是只是涓涓細流,多數農村也是只有老人、小孩的寂寞“空心村”。臺北依然是許多人趨之若鶩的首善之區,不少中南部青年還是想要在這裡打下一片天。然而,他們也要面對臺北連續10年上漲的房價,租住蝸居,為有朝一日能買上房而辛苦奮鬥。
當北京青年遇上臺北青年,對話之中看見彼此,也許就會發出“哦,原來你們也這樣”的感嘆。當然,幾篇報道無法完整呈現臺灣青年群體,記者希望借此打開一扇窗子,讓兩岸年輕世代更多地了解對方,在未來的人生旅程中能更多地交流、交往,分享成長的心路歷程,實現心靈契合,並找到共同奮鬥的目標。
採訪中,一位臺灣的資深人力資源專家説,大陸很大,青年們的視野很廣,進取心很強;而臺灣青年善於深耕,在一個小領域做到極致;把“廣”與“深”結合起來,兩岸的青年們就無敵了。
[ 責任編輯:范斯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