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揭秘人:“讀客圖書”董事長華楠
成功關鍵詞:1秒、2米、3分鐘
2010年8月28日,華楠剛滿36歲,這位國內著名暢銷書機構“讀客圖書”的董事長,是如何度過自己生日的呢?
“早上起來是週末例行的游泳,天公作美,陰天,游泳池沒有人,一口氣遊了一公里。中午吃了一碗麵條,吃完照例來辦公室,流汗,寫文案。趕緊寫,趕緊寫,人生短暫啊!”華楠在當天自己的微博裏説。
三年前,讀客圖書成立才一年時間,當時最火爆的暢銷書,除了本土養生書,就是從國外引進的《哈利 波特與死亡聖器》《達 芬奇密碼》《追風箏的人》等超級暢銷小説,這些引進版圖書在中國大地上火爆熱銷,風頭遠超本土原創文學。
就在此時,一部原創的探險小説,擺在了華楠面前。
“小説的故事背景發生在西藏,作者是四川人,知識淵博,敘述技巧高超,但毫無知名度,小説原稿發在一個網路論壇裏,無人問津,點擊率只有區區900次。”他説。
2010年9月,面對我們的專訪,華楠第一次將打造超級暢銷書《藏地密碼》的讀客方法全盤托出,“要把金針度於人”。《藏地密碼》小説的原名叫《最後的神廟》,在華楠看來,這個名字根本無法吸引讀者。他需要做的,是對這部作品進行“産品再開發”。
1秒:一切從書名開始
“一部剛寫完的作品,還算不上成熟的産品,在將它推向市場前必須精心打磨,有時還需要作者配合修改,這就是‘産品再開發’———在讀客圖書,任何一本書都要歷時6個月的産品再開發期:封面要出幾十個版本,細節要經過反覆推敲,反覆對比後再做抉擇。”
對於産品的再開發,華楠的觀點是:“首先是圖書購買理由的開發,讀者為什麼要買這本書,在出版之前必須清晰地回答這個問題。其次,是如何幫助讀者理解你所賣的圖書,其中,書名對圖書來説至關重要,如何將有力的關鍵詞植入到書名中去,是思考的第一步。書名必須直接體現閱讀價值。我要用最快的速度向讀者介紹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要知道,一本圖書擺在書店的書架上,它與大多數讀者接觸的機會只有1~2秒鐘,距離為2~3米,如果一本書的封面不能迅速引起讀者的興趣,那麼,90%的讀者會立刻將視線從這部書移開。”
如何讓一個從來沒有出版過實體書的無名作者,在引進版圖書火爆熱銷的中國圖書市場脫穎而出?如何讓一部長達200萬字的本土原創小説,受到讀者的歡迎?華楠最終確定了“藏地密碼”這四個字,“一秒鐘四個字,是普通人的閱讀速度,取名《藏地密碼》,我們就在一秒鐘內傳達了兩個價值,其一,這是一部關於西藏的書,其二,書名的形式符合小説名的習慣,一看便知這是一部小説。這個名字可以在一秒鐘之內,抓住熱愛西藏的小説愛好者。而為了讓讀者確信這是一部關於西藏的小説,我們又在書名下面加上了一句話———《藏地密碼》,一部關於西藏的百科全書式小説。”
2米:做一個封面有多難?
書名已定,接下來,就是構思封面。
“做一個封面有多難?每次我都會掉很多頭髮,有些是想掉的,有些是抓掉的,還有些是在墻上磨掉的。”華楠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説。
當我們問及封面設計最需要注意的關鍵之處時,華楠説:“不管是一部本土原創小説的封面,還是一張地方都市報的頭版,或者一家商店的招牌,設計的第一要義是差異化,是要從眼花繚亂的書架、報攤、街道中跳出來,讓讀者或行人,第一眼就能看到你。”
那麼,一本書在書架上,與讀者的距離大概為2~3米,如何才能被讀者第一時間看到?“在書名一目了然的前提下,通過封面色彩和讀者快速溝通!”華楠脫口而出,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和競爭對手相反的顏色,就像可口可樂用了紅色,百事可樂就用藍色。
為了讓《藏地密碼》達到這種效果,華楠苦苦思索後,終於從藏族服飾中得到靈感,發掘出一個既能爭奪讀者眼球,又能表達小説閱讀價值的核心符號:彩條。
他用這個彩條包住書脊,在其他細節上,也細緻到位:為了讓書名更加搶眼,書的封面底色選擇了黑色,書名則選擇了桃紅色,在封面上形成了強烈的視覺對比;而在黑色的底圖上,又加上隱隱約約的西藏地圖,強調出小説的背景,在書名的上方,則放置了兩個紅色剪影,一個彎腰柱杖,一個翹首望天,神秘的氛圍,再次呼應了書名。
對此,華楠的解釋是:“我們強調這些細節的設計,是因為當讀者注意到這些細節時,正在考慮要不要把這本書從書架上拿起來,我們所有的設計,都在鼓勵她不妨拿起來翻翻。”
3分鐘:把購買者心裏話説給購買者聽
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表達圖書內容的書名鎖定目標讀者群、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封面的色彩和細節吸引讀者,這已經是成功售出一本書的開頭。
“但不要高興得太早,讀者從看到一本書到他們拿起這本書,再到決定是否購買的時間,不會超過3分鐘。在這短短的3分鐘內,80%的書會被讀者放下。”華楠強調道,“書名和封面,只是吸引讀者注意,真正讓讀者為之掏錢的,是向讀者快速傳達本書的閱讀價值,解決‘我為什麼要買這本書來讀?’的問題。文案(內容簡介),不是把你心裏的話説給購買者聽,而是把購買者的心裏話説給購買者聽。”
2010年9月1日,《藏地密碼》推出第九部,至此,其全系列的銷量已累計突破350萬冊,第十部的大結局也即將推出。與此同時,全國各地出現大量盜版書,對此華楠很無奈,也很不滿:“如果盜版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會使中國的原創作家沒有寫作的動力。而一個大國沒有文化影響力,其輸出的商品就沒有附加價值,我們在全球市場上就只能扮演廉價勞動力。所以我經常説,圖書市場盜版的猖獗,受害者不僅是作者和出版商,而是我們全部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