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之路
代表人物:阿來、柳建偉、麥家
從中國現代文學六大家到各類文學獎得主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四川是公認的文化大省,巴蜀大地的萬千氣象成就了文學四川的人傑地靈,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有一個公認的排行榜,即“魯郭茅巴老曹”,六位大師中,四川就有兩位。在當代獲得茅盾文學獎的得主中,先後有周克芹、王火、阿來、柳建偉、麥家等作家。此外,還有裘山山、何大草、鄧賢等諸多作家獲得過其他文學大獎。
在這些作家中,柳建偉因人事調動離開了四川,麥家也因為要照顧年邁的父親回到了浙江,但他們最重要的文學作品都是在四川生活時完成的。麥家告訴成都商報記者,成都永遠是他的精神故鄉,他的文學創作是在成都這座溫潤的城市中成長起來的,“我在成都結婚生子,這座城市留下了我的人生足跡。包括《暗算》在內,我在成都創作了很多作品,我在精神上永遠離不開成都、離不開四川”。
柳建偉在成都生活了20多年,他曾為了準確表現筆下的商人生活,利用週末時間在成都某景點門口擺了近半年的地攤,“我在四川生活了20多年,那段時光是我文學創作的基石。”
儘管很多人對文壇川軍的強大感到不解,但成都商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四川的社會生活氛圍很適宜文學創作,天府之國的休閒特點容易讓人安靜思考,此外,四川的方言土語有獨特的語言魅力,四川方言的形象生動和自由,往往具有融抽象于具體、化腐朽為神奇的語言效果。雖然四川作家在文壇的地位顯著,但四川作家對文壇川軍依然保持著警醒,阿來就曾表示,四川的文學在近幾年取得一些成就,但這並不表明四川的文學整體發展水準。
奇跡之路
代表人物:楊紅櫻
時至今日,楊紅櫻作品平均每天的銷量高達1萬多冊
對涉足中國少兒文學的出版界而言,成都作家楊紅櫻在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完成了一個奇跡。這位來自四川的作家,十年間作品的銷量達到了4000余萬冊。成都商報記者從書業權威調查機構開卷公司了解到,在本世紀第一個十年最初的幾年裏,引進版少兒圖書引領市場,前30名暢銷書中引進版圖書佔據了2/3以上的席位,本土原創圖書顯得勢單力薄。而從2004年開始,形勢的逆轉發生在了楊紅櫻系列作品的上榜時———本土原創少兒暢銷書逐漸佔據主導,時至今日,楊紅櫻的作品平均每天的銷量就高達1萬多冊。
文學評論界權威評價認為,楊紅櫻是改寫現代中國兒童文學歷史的里程碑式的人物,是實現真正意義上“中國兒童文學走出去”的優秀原創兒童文學作家,她所創造的“馬小跳”和“笑貓”已成為新世紀中國兒童文學的品牌。而楊紅櫻兒童文學作品中,幾乎都是來源於她在成都的生活基礎,比如“笑貓日記”系列,裏面有個“翠湖公園”,那就是成都的人民公園,書裏寫到的人工湖、假山、山洞、拱橋、梅林,都是公園裏的實景。
楊紅櫻的作品呼喚善良、寬容、正直的美好品格,包容、和諧的生存環境,旨在引導小讀者在心裏始終懷著一份對社會、對未來的美好情感和信念,健康快樂地成長,這一切和她在成都的生活是分不開的。而楊紅櫻也在創作中也展現了一位成都作家的魅力:她是一位從內心深處深愛著孩子的作家,她寫作的初衷不是為了成名,更不是為了賺多少錢,而是希望成為孩子的代言人,在兒童世界與成人世界之間,搭建一座互相理解、分享彼此感受與體會的橋梁。
財富之路
代表人物:郭敬明、饒雪漫
他們是中國作家富豪榜的常客,他們的模式正改變出版界
當四川作家走出盆地之後,他們對這個行業的影響也讓人為之驚嘆,郭敬明和饒雪漫是中國作家富豪榜的常客,他們創下的成就並非在四川之時,而是在他們出川之後。作家七堇年幾年前去天津、香港讀書,等到今年畢業回到四川之時,她已經是一位單本銷量能達到50萬冊的暢銷書作家。
在青春文學讀物方面,四川的作家改寫了這個行業的規則,以往要想成名,很多青少年都通過《萌芽》的新概念作文大賽,郭敬明在主編不定期出版的《島》時看到了這個行業新的生産模式,於是,當他創辦《最小説》時,已有了明確打造作者團隊的想法。《最小説》的存在使得郭敬明將其在青春文學的影響力升至了最大化,越來越多的人依託這個平臺成為暢銷書作家,而郭敬明也在作家這個身份的基礎上,多了一個老闆的身份。郭敬明的這個創新甚至讓純文學雜誌的主辦者感到尷尬,在他們的雜誌銷量日益萎靡之時,郭敬明等明星作家所主編的文學雜誌卻有著驚人的銷量。
另一位四川作家饒雪漫的模式也在悄悄改變出版界。和郭敬明相比,饒雪漫在媒體露面的次數不算太多,她的作品推廣模式顯得更具前瞻性。幾年前,饒雪漫就創造了書模這個概念,她請來少男少女擔任圖書的模特。饒雪漫還在嘗試用多媒體的方式讓自己作品更容易被讀者接納,在出版《離歌》的時候,她甚至還自己掏錢來拍攝電影。
草根之路
代表人物:何馬、鄭小瓊
非專業的寫作者,讓整個業界為之驚嘆
無論是在文壇的影響力、還是對圖書出版的引領方面,四川的作家都顯示出了驚人的能量。實際上,他們可以説都是“專業”的寫作者,而讓出版界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對於四川那些非專業的寫作者,他們偶爾寫作所呈現出的內容,都會讓整個業界為之驚嘆。
何馬,在大學畢業之後曾做過一年的醫生,後來開始做生意,從一個小公司開始,到現在已經有了一家集團公司。這位喜歡閱讀和冒險的老闆自娛自樂地寫了一部《藏地密碼》,不料卻成為當下中國的暢銷書。何馬的創作是這樣的,因為不是專業作家,他的準備工作做得更多,為了《藏地密碼》,他先後讀過600多本有關西藏的圖書。
就算是在草根之中,你也可以看到四川人倔強展露的才華。鄭小瓊,來自四川南充的一位東莞打工妹,打工的艱辛沒有磨掉她對文學的熱愛,在近十年的時間裏,鄭小瓊先後在當地玩具廠、磁帶廠、傢具廠、五金廠打工,在疲憊的工作之後,她悄悄繼續著文學夢想,甚至在獲獎之後,還怕丟掉工作隱瞞了自己寫詩的事情。説出來的確讓人驚嘆,打工妹鄭小瓊先後獲得了人民文學獎、莊重文文學獎等多項大獎。期間,東莞當地作協曾想讓鄭小瓊過去上班,但她當時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採訪時卻拒絕了這份清閒的工作,“因為我覺得還需要保持這種在場感,一種底層打工者在這個城市的恥辱感,這種感覺讓我不會麻木。這種在場感,會讓我對一些事情充滿了敏銳感……”而一個不需要統計的事實是,中國的打工文學,名氣大的寫作者,絕大部分都來自四川。(成都商報記者蔣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