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2010作家富豪榜出爐 李敖龍應臺榜上有名

時間:2010-11-15 12:59   來源:成都商報

  有一説一

  我們的閱讀生活真的有些狼狽不堪

  文/彭志強(成都商報文藝部主編)

  魯迅有詩云:有病不求藥,無聊才讀書。逆向思考這句話會發現很有意思:讀書才無聊,求藥沒有病?

  《成都商報》醞釀一年獨家發佈的《2010年度中國作家富豪榜》(總第5期)今日與廣大讀者見面。你可以質疑今年作家富豪榜前三甲為何是楊紅櫻、郭敬明、鄭淵潔三人。你也可以分析為何他們能通過寫作致富,而我們卻難以改變平凡的生活。當然,你還可以掂量自己一年來的買單有無價值,追問自己是否存在功利化的實用閱讀主義毛病。

  看了《2010年度中國作家富豪榜》,我們深感兒童文學和青春文學正在中國崛起,而傳統文學還在邊緣的位置上垂死掙扎。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還是那麼牛,楊紅櫻和鄭淵潔的兒童文學作品還是那麼暢銷,金庸那些影響了幾代人的武俠小説還是沒有過時。在今年新增的《在中國最賺錢的外國作家富豪榜》中,J.K。羅琳的《哈利波特》依舊霸道佔領著中國少兒的閱讀主餐,村上春樹、米蘭昆德拉依舊寶刀未老地給我們浮躁的閱讀生活添加著新綠,《富爸爸,窮爸爸》《誰動了我的奶酪》等暢銷書的作者依舊侵佔著我們成長歲月裏寶貴的閱讀時光。

  存在就是合理。我們只能試著破解他們的致富密碼,開開眼界感嘆掙錢如此簡單。

  喜歡就是無價。我們只能讓自己大方的錢包變羞澀,哪怕是上當受騙也自覺自願。

  但是,一個鐵的事實擺在眼前,觸目驚心:外國作家在中國撈錢的速度遠比中國作家要快,而且行銷手段多樣化,更加市場化,他們的圖書攻略打響了又一場貨幣戰爭,更像是放長線釣大魚。我們老愛説:我是聽著你的歌、看著你的戲長大的,但又有多少人會説:我是看著你的書長大的?電影《哈利波特7》即將全球上映,也許那些看著《哈利波特》長大的中國孩子會説:J.K。羅琳,我們是看你寫的《哈利波特》長大的。相信,這對很多中國作家來説非常受刺激,而且是鑽心的痛,但這怪不了為圖書買單的人。

  跳出《2010年度中國作家富豪榜》,看看我們自己的閱讀生活,真的有些狼狽不堪。

  饑餓時,我們從不拒絕快餐,這是滿足肚子需要,但是,常常用快餐應對肚子,我們越來越強烈地感覺到抵抗力下降,缺乏維生素,進入亞健康狀態;翻書時,我們時常緊跟熱點,這是擔心自己落伍,但是,所謂的暢銷書一讀完,我們卻越來越強烈感覺到抵禦力不強,越來越功利,越來越追求實用。我們的精神世界逐漸變成了一隻氣球,看似豐滿,實則虛空。

  我們習慣於猴子掰玉米的閱讀生活,正是因為缺少真正影響我們成長和人生的作品。我們早已過了缺衣少食的時代,我們如今最缺乏的是安撫心靈的高品質精神食糧。誰給我們提供了心靈雞湯,我們都感激涕零。哪怕我們要為了升學去看缺少樂趣的教輔書,哪怕我們要為了生存去看枯燥的財經書,哪怕我們要跳出文學愛好去追捧探尋不老秘密的健康養生書。

  要讓我們饑餓的眼睛不再饑不擇食,還看中國作家們能否筆下生花,能否有獨特的語言魅力,能否有改變我們生活觀念,並且充滿想像力的故事!當然,好書也需要行銷,經典也需要傳播,中國作家的作品還處在個體創作出版的老一套行銷思路,很多作家連一個經紀人都沒有,還想衝擊諾貝爾文學獎,真是“浮雲”!

  好酒不怕巷子深,好書卻怕不行銷。出版人沈浩波花了幾年時間行銷《明朝那些事兒》,當年明月那獨特的解説明朝歷史的文字終於俘虜了萬千讀者。如果能經受住時間的沖洗,《明朝那些事兒》也可能像《論語》《三國演義》那樣被全球讀者列為經典。

  收入遠超中國作家首富24倍的美國驚悚小説之王詹姆斯納特森的成功告訴我們,只要有文字魅力的堅持,一樣會在寒冬收穫飽滿的果實。儘管他在中國還不算最能賺錢的作家,但他通過行銷卻成為了收入高達7000多萬美元的美國作家首富。這告訴我們一點:當你寫的文字足夠強大的時候,寫作致富並非“神馬浮雲”。

編輯:吳斌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