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開戲院》記錄了當年的趣事
説起臺灣特産,“名嘴”絕對算得上一樣,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島內最早的“名嘴”卻是從電影院裏走出來的。
辯士靠嘴皮吃飯
在上個世紀的默片時代,一片漆黑的島內電影院中,聲音最大的是一種被叫做“辯士”的人。由於電影沒有字幕解釋,人物又沒有聲音,辯士就負責在銀幕旁滔滔不絕地解説劇情。這個傳統開始於日據時期,辯士們社會地位較高,算是臺灣最早一代的“名嘴”。據臺灣文史專家莊永明介紹,當時必須考上執照才能當辯士,歌曲《補破網》的作曲者王雲峰是第一個拿到執照的臺灣人。當時最紅的辯士是詹天馬,因為他擅長講解日本武俠片的劇情。許多觀眾根本不管什麼電影,只要是詹天馬講的就去看。
最考驗辯士本領的是新片上映時,由於對劇情不熟,辯士常常需要臨場發揮。臺北市明德小學校長林玫伶的家裏過去曾開戲院,她在自己的《我家開戲院》一書中提到,當時姑姑由於口才好,被臨時拉去充當辯士。看到電影中女主角掉落山谷的一幕時,姑姑帶著哭腔悲痛地説:“阿紅就這樣掉下去死了,真是紅顏薄命啊!”沒想到,5分鐘後阿紅後又出現在銀幕上,觀眾當場抗議:“阿紅沒死,你亂講!”
後來有聲電影出現,銀幕兩旁有字幕,但許多人聽不懂外語,再加上當年文盲又多,而且字幕對不上劇情,因此很多人索性不看字幕,還是聽辯士講解。臺灣光復後,辯士不再需要考執照,這一行直到上世紀70年代才慢慢消失。
除了辯士,當年島內看電影還有“撿戲尾”及“拉衣角”的傳統。林玫伶説當年民風淳樸,戲院是很有人情味的。窮苦人家沒錢看電影,戲院會開放最後15分鐘,讓人免票進場看電影結局,稱為“撿戲尾”。下午場大概四點半左右,戲院也不再驗票,很多學生也會來看免錢的電影。至於沒錢買票的小孩子,經常拉著陌生人的衣角矇混進戲院。因為都是街坊鄰居隔壁,戲院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曾靠色情片挽救生意
雖然繁華一時,但由於種種原因,島內家族經營的戲院難逃衰敗命運。上世紀70年代,隨著各個電視臺的陸續開播,戲院生意開始走下坡路。另外,當時電影院要繳一堆稅金,除了娛樂稅、教育稅、印花稅,甚至還有救災稅。為了逃稅,很多戲院只好在收票時故意不撕票根,將戲票回收後重復賣。為了求生存,一些戲院甚至開始插演色情片。
直到上世紀末,島內戲院多為單廳放映,大戲院一般設兩三層觀眾席,座位多達2000多個。直到1998年威秀影城進入臺灣,島內戲院受到猛烈衝擊,多廳放映才漸成趨勢。傳統戲院的烤香腸也被爆米花、可樂取代。 (記者 韓朵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