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蔡英文寧願降尊紆貴,“三顧菊盧”地懇求陳菊代理黨主席,則可能是一來由於陳菊的“黨外”活動和黨內的資歷均甚老,是民進黨18名創黨成員之一,而她曾經為“美麗島事件”坐過牢的歷史資産,是黨內其他“天王”(除呂秀蓮外)都未擁有的,因而其他企圖心強烈者不敢與她“拗手瓜”;二來陳菊本人雖是“新係”流員,但卻較少捲入黨內派系鬥爭,在黨內較小有爭議,再加上她是當然中常委,及在民進黨籍公職中職位最高者,因而容易獲得黨員接受。
實際上,民進黨內其他資歷較高而且懷有強烈企圖心者,在黨內都有政敵,如謝長廷、蘇貞昌、遊錫等。只有陳菊才較少爭議。不過,這固然是蔡英文認定了她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似乎蔡英文密底算盤裏的更重要意圖,是要陳菊乘著代理主席的便利,進而參選黨主席,作為自己在黨中央的“代理人”。正面來説,如是由陳菊出選黨主席,將可擋下各路虎視眈眈的人馬,因為無人可與其爭峰。而且,由於陳菊還是堅持以高雄市的市政優先,因而她至多只是出任一屆,待到蔡英文渡過“連選得連任一屆”的限制期後,就可在2014年讓位給蔡英文。因此,陳菊只不過是蔡英文謀求2014年重任黨主席,為2016年再戰“大選”的“墊腳石”而已。
更微妙的是,蔡英文誠邀陳菊出任代理黨主席,並進而參選下屆黨主席的作用,是要阻擋蘇貞昌;而蘇貞昌則是部份“新係”流員支援的對象,這與陳菊的“新係”流員身份,是否會有衝突?另外,“新係”除了也有流員蘇煥智有意參選黨主席之外,獲得黨內一些人支援的洪奇昌,更是“新係”的前任“龍頭”,這可能會引爆“新係”內訌。
不過,陳菊與洪奇昌、蘇煥智一樣,都是主張兩岸經貿交流的,或許,由她來接任黨主席,與蔡英文終於在“敗選檢討報告”中聲稱要了解大陸,就必須在互動中去了解,有緊密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