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桃園子弟都可拿到10萬多票,在地青年只要有心經營,是有機會的!”蘇俊賓和同是國民黨“新秀”的江啟臣都認為,黨基層不如以往綿密,黨需要思考方向,吸引新血加入。”
臺大政治系主任王業立分析,雖然不能以國民黨的“刺客”成敗論英雄,畢竟他們選得都不錯,有助馬英九,但重點是刺客是不是“用完即丟”。他説,過去就有刺客的例子,但很多都只是“過水”,無法長期培養。
王業立舉民進黨此次在臺中擊敗黃義交的林佳龍為例,指出林佳龍是臺北人,當年也是刺客,但經過7、8年的經營,終於當選“立委”,未來甚至可以挑戰臺中市長,“這點很值得國民黨借鏡”。
“國民黨是百年老店,有很多包袱”,江啟臣説,國民黨現在該思考如何培養新人,拓展年輕族群認同;這場選戰下來,他發現國民黨支援者“年齡偏高”,不像民進黨不斷向年輕選民靠攏,“老人凋謝,這是危機”。
王業立説,派刺客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消滅地方派系也是不可能的”,國民黨應該試著用“黑金與否”來區分地方人才,而不是“派系與否”。
蘇俊賓表示,黨中央培養青年幹部,應該多元思考:是不是能和環保團體、社會團體互動?有沒有論述能力?民進黨有許多高學歷的強將,未來國民黨應加強人才培育且做中長程佈局,“如果不好好佈局,即使我4年後再出來,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