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國民黨的説法,臺大政治系主任王業立説“不太能接受”;既然説要照顧退休黨工,方法很多,如成立一個不是由國民黨管理的基金也可以。他認為,基於政黨公平競爭原則,國民黨的黨産問題“終究還是得面對”。
一位曾經擔任國民黨“黨産委員會”委員的學者指出,馬英九第一次當選黨主席時很認真的要處理黨産,但這個委員會“開了幾次會就沒有下文了”,到底國民黨後來怎麼處理黨産,外界很難得知。
這位學者説,當時會議共識是“黨産歸零”,國民黨也是用“退休黨工需要照顧”當説詞,有其他學者就建議乾脆找包保險公司經算照顧這些黨工需要多少錢,然後把需要的經費信託給保險公司即可;如今過了這麼多年,還是沒解決。
對此國民黨副秘書長兼行管會主委林德瑞表示,國民黨處理黨産仍是依照主席馬英九“公開、公益、公平”的原則辦理;重新執政後,國民黨原擬公開招標黨産“中投公司”,但又遇到金融海嘯,怕賣得太便宜引發“賤賣黨産”爭議;最近幾次招標也都不順利,才延宕至今。
大改革三:基層組織運作差 遑論選舉機器
國民黨前秘書長金溥聰矢言把黨改成“選舉機器”,是否成功見仁見智,但臺大政治系主任王業立説,國民黨以鄉鎮市為基礎的地方黨務系統已不切實際,應該改成以“立委”選區為主。
每隔一段時間,國民黨內就會傳出“組織改造”的聲音。此次二合一選舉,恰好可做為金溥聰擔任秘書長時期推動組改的“期末測驗”。結果雖然差強人意,但地方組織運作仍出現不少問題,候選人和黨部的齟齬時有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