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這種做事的態度,在蔡英文的身上是常見的事。也許蔡主席覺得這麼事關重大,怎能輕率拋出,怎能不從長計議。終於在大家的等候與期待之下,端上臺面了。從媒體的報導和學者專家的評論,幾乎一面倒的不看好這部“十年政綱”的兩岸經貿和所謂“國家安全”戰略篇。從字裏行間以及蔡主席的口頭説明,我將其綜歸為“四不一沒有”的兩岸菜色。既不好看,也不好吃,平淡無奇,食之不知所然,聞之不知其味。
不承認九二共識。民進黨推出的這部“兩岸菜色”,建基於不承認“九二共識”上。這是民進黨刻意要和國民黨區隔的所在,同時也是蔡英文為了固守深綠選民的死忠支援的“安定符”。事實上“九二共識”確實是目前兩岸關係互動的基礎,民進黨雖然還提不出一個可以取代的“基礎”,但是絕對不能承認這個共同準據。
如果民進黨承認,則將失去操作“兩岸平臺”的機會和空間,在兩岸議題的進行中,只能步國民黨的後塵,不但會失去支援者的追崇,亦將失去與國民黨較勁的氣力。
基於這些因素,加上實在也提不出可以替代的“名詞”和操作的“基準”,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不承認、不接受“九二共識”,才有攪和與較量的機會。這是先將國民黨一軍,然後取得遊走和死纏的籌碼。
不離脫“臺獨”陰影。蔡英文在這部兩岸政策中,搬出“臺灣前途決議文”來做為不離不棄“臺獨”的障眼法。這個做法,目的無他,就是要向綠色選民表白交心,讓他們知道民進黨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臺獨”的堅持。
另一方面是要讓其他人以為民進黨不那麼“急獨”,而是在走一條始終不離臺獨思維的“獨路”;打造一條不脫臺獨事實的“獨架”。這是蔡英文以不離的思維和不脫事實的架構,柔性建構她的新臺獨觀,進而使“臺獨”觀成為生活態度,最後成為顯性的事實“臺獨”。
這是民進黨建黨的根本和基礎,這本政綱中的兩岸和“國安”主張之詮釋和表達,不難看出蔡英文的難纏和柔性中的堅強“臺獨”性格!
不明確以拖待變。蔡英文從政以來,很少在政務的推動和表態是積極主動的,這是她的性格使然,也是她的一貫作風。早前蔡在各方的催逼之下,推出所謂“和而求同,和而不同。”的兩岸主張。這個主張推出迄她再次發表“十年政綱”的兩岸主張,還是一樣的“和而求同,和而不同”的慣常基調。
説穿了這個“基調”就是一種以模糊替代明確的以拖待變的延緩戰術,而不是能夠長期建構操作的清晰戰略。這種論調只能應付一時,不能長期經營,是一種投機取巧的表面操盤方式。如果蔡真的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這個“基調”將可能步陳水扁當初的後塵,讓臺灣在兩岸關係中鎖死,在國際關係中邊緣,最後的結果,不難想像。
但蔡英文為了勝選,寧可以拖待變,也不能明確表態,這是她的困境與取巧所在。
不正道倒行逆施。蔡英文此次提出的兩岸經貿主張是,“從世界走向中國”。這種逆向操作,反其道而行的做法,是民進黨一直認為,如果將一籃子的雞蛋都壓在大陸這個大籃子裏,萬一有一天這個籃子垮了,破了,臺灣的一切就沒有退路了。這個顧慮不能説沒有道理,但是民進黨這種凡事先往壞的方面想的“負面效應”做法,有值得思索與實務的考量。
但在當前“大陸市場”的不能不進入與不能拒絕之下,臺灣如果失去這塊目前我們依賴最大,也投資龐大的市場,請問臺灣將何去何從?將如何生存下去?這不止是臺灣如此,連美國、日本、歐盟等先進國家,都無法離拒大陸而去。請問臺灣不跟進大陸市場,將能往哪發展呢?
當然大量的依附進入大陸市場,並非長遠與可靠的生存發展之計,但目前只能採取走進大陸,前瞻全球,固守本土的方式,先求有路,再求穩健,後求變通,這是我們的發展之路。
民進黨所謂的“從世界走向中國”,是捨近求遠的做法,以目前臺灣的現狀,可能會遠水救不了近火,有想法,沒做法,反道行,恐岔路。不適合兩岸的進程,也達不到實質的救急應急效果,更遑論長遠可期之圖。
想不到當年陳水扁的“四不一沒有”事隔多年,蔡主席的“兩岸主張”竟然幾乎相沿成習。而坊間有謂“陳規蔡隨”難道是民進黨已經詞窮無道了嗎?還是蔡主席你的遠見還跨不出舊的框架,只能老調重彈而已嗎?實在令人惋惜、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