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棄保效應”與“西瓜效應”
島內“五都”選戰打到今天,真的是看點不多,藍綠兩大陣營的精彩出招也是罕見。於是,人們只好努力從平淡的僵局中,試圖發掘可能蘊藏的變化,譬如,“棄保效應”與“西瓜效應”。
“棄保效應”與“西瓜效應”,是臺灣選舉中耳熟能詳的兩個詞。
所謂“西瓜效應”,就是俗語説的“西瓜偎大邊”,指基於自身利益,向勢力強大或局勢較有利一方倒戈的情況,即墻頭草、騎墻派。這種效應只有跑第一或被認為篤定會贏的候選人能夠獨享。在此次“五都”選舉中,恐怕只有大臺南的賴清德早早享受到了這個效應帶來的種種好處。
所謂“棄保效應”,通常指某政黨或候選人為擔憂同質性的其他政黨候選人瓜分選票,就會喊出“棄保”的口號,希望選民將選票集中在有機會勝出的候選人身上。這是臺灣特殊的政治情境及特殊的選民心理,是影響投票行為的一種效應。此次最有可能出現“棄保效應”的地方就是大高雄,但最後是“棄黃保楊”還是“棄楊保黃”,現在誰都難下定論。
影響臺灣歷次大小選舉的效應還有很多,像“鐘擺效應”、“衣尾效應”、“布拉德利效應”,最新的説法有前民進黨籍“立委”林濁水提出的“板塊變動效應”,可為什麼本文中只談 “棄保效應”與“西瓜效應”呢?據筆者觀察,從目前的選舉情勢來看,這兩種效應有可能在特定的敏感選區發揮作用。
以大臺中為例,這次胡志強的民調之所以並不如預期的漂亮,一般認為,就是派系矛盾沒有處理好,而對手蘇嘉全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喊出“蘇嘉全歡迎所有人才”,逆勢衝擊胡的選情。但是,派系的問題説複雜也複雜,説簡單也簡單,除了臺北市以外,這次其他的“四都”選戰均涉及地方派系的大洗牌,因為這次選上的不只是市長,還有眾多鄉鎮長的官派大權。因此,各地方派系一定會審慎選擇,生怕選錯邊、站錯隊,直接影響到自己未來的生存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選情被看好的一方,自然就容易成為傳統地方派系支援與投靠的對象,“西瓜效應”的發酵也來得比較猛烈。這就是為什麼最近圍繞著 “有爭議的民調”,國、民兩黨口水官司打不停的重要原因所在。
至於 “棄保效應”,在“三強競逐”的大高雄最有輿論市場,坊間有關“棄保”的傳言也始終沒有消停過。按照媒體最新的民調顯示,陳菊支援度滑落到31%,楊、黃二人支援度加起來上升至35%。如果這份民調準確,一旦楊、黃間的“棄保”操作成功,的確是有可能超越陳菊,贏得最後勝利。但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棄誰保誰?眼見勝利的曙光出現,誰又願意主動做出退讓?
一種選舉效應的最終發酵,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純技術的分析往往不能準確地對應選舉的最後結果。幸好,“五都”選舉結果下月就將揭曉,讓我們拭目以待就好。 (海峽導報 王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