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輿論稱ECFA中止部分關稅減讓對臺産業衝擊大。(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台灣網12月22日訊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21日發佈公告,決定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部分産品關稅減讓。自2024年1月1日起,對原産于臺灣地區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産品,中止適用ECFA協定稅率,按現行有關規定執行。島內輿論認為此舉對臺産業衝擊大,呼籲民進黨當局儘快與大陸展開協商。
綜合臺媒報道,臺灣石化公會表示,這次幾乎島內所有石化業都受到衝擊,未來若進一步擴及石化88項適用産品,以去年出口數字及平均稅率7.38%計算,要多繳163億元新台幣稅金,且實際對産業的衝擊更大。
臺灣工業總會直言,此舉勢必會衝擊島內就業情況。依據臺石化公會資料顯示,相關産業員工數高達43萬人。他們呼籲民進黨當局儘快與大陸建立協商溝通管道。
島內輿論擔憂,兩岸關係持續緊繃,民進黨當局溝通失效,這次12項只是開始,倘若兩岸理性溝通遲遲未能展開,勢必會有第二、第三次中止關稅優惠宣告。臺灣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表示,絕對還有下一波。
外界預期未來機械與紡織業恐是下個目標。島內一位不具名業者表示,如果ECFA取消關稅減讓項目擴及機械或紡織業,對臺灣影響更加嚴重。機械業、紡織業多是中小企業,若取消ECFA關稅優惠,相關産業恐不堪一擊。
據臺媒報道,根據臺經濟主管部門統計,從2011年元旦ECFA早收清單生效至2023年9月,臺灣地區累計核發ECFA證明書的金額為1948.03億美元,即使是在民進黨執政的2021年,也有160億美元水準,且為史上第三高。從關稅減免來看,ECFA生效至今年9月,臺灣地區出口大陸産品獲關稅減免總額達98.36億美元,而臺灣地區減免大陸産品關稅金額為10.52億美元。由此可見兩岸經貿依存度聯繫之緊密。
報道指出,2010年兩岸簽署ECFA,在早收清單部分,不管是貨物貿易、服務貿易還是農産品,大陸給予臺灣地區的品項數量,均明顯多過臺灣地區給予大陸,其背景就是在兩岸關係正向發展之下,大陸對臺灣讓利。
報道稱,上述關稅減讓數據都是大陸讓利的實證,但是民進黨執政之後,不僅繼續變本加厲攻擊ECFA,卻又希望大陸讓利部分一切如舊。
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國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21日呼籲民進黨當局,儘快與大陸重啟ECFA協商機制,以解決貿易爭端。他也批評民進黨當局8個月來沒有提出具體方案,他若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將重啟兩岸兩會對話協商、重啟ECFA平臺解決貿易爭端機制。
臺灣《中國時報》文章指出,自2016年島內政黨輪替後,兩岸因缺乏政治互信,已然漸行漸遠。從大陸對臺發起貿易壁壘調查時,就可見兩岸缺乏溝通。令人憂心的是,未來一旦彼此揣度失準、出現稍許誤判,則將招致不可預期的嚴重後果。為避免兩岸場面失控,勢必要儘快建立起溝通管道,以免因誤判而釀成更大危機。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21日表示,多年來,大陸始終切實履行承諾,推動和保障了ECFA的生效和實施,給兩岸特別是臺灣相關企業和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但民進黨在上臺前攻擊ECFA,上臺後不僅不採取切實舉措解除對大陸歧視性貿易限制,還不斷變本加厲修改規則、設置障礙,惡意阻撓破壞兩岸經濟正常交流合作,嚴重阻礙ECFA實施,導致大陸有關部門不得不中止ECFA部分産品的關稅減讓。此類問題本可通過兩岸協商予以妥善解決,但民進黨當局頑固堅持“臺獨”立場,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破壞了兩岸協商的政治基礎,讓相關問題難以得到妥善解決,兩岸同胞深受其害。我們希望兩岸關係重回和平發展正確軌道,兩岸雙方可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協商解決兩岸經貿關係中的各類問題。(編輯/李寧)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