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臺學者:洪秀柱如何堅持理念又緩和路線之爭是挑戰

2016年03月28日 09:3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3月28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洪秀柱在國民黨敗選的潰散氛圍中,也在幾乎得不到國民黨中央以及重要臺面人物援助之下,艱苦而漂亮地勝出,贏得了國民黨主席之位。這替她在去年因為“換柱”而沒走完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之路,贏得了繼續貫徹國民黨路線改造的契機。臺灣佛光大學謝大寧教授在《中國時報》發文指出,洪秀柱當選代表了幾個重要意義。

  第一,這是國民黨歷次主席改選最民主的一次,這次選舉過程中眾聲喧嘩,參選人數之多,與選舉過程中的硝煙瀰漫,都是歷屆主席選舉所僅見。這一發展對習慣於高喊團結、鞏固領導中心的國民黨而言,無疑會是一大衝擊,但也是國民黨轉型所必然需要的改變。

  第二,這是國民黨第一次真正由下而上,由基層産生的黨主席。很明顯洪這次勝選憑藉的完全是基層黨員。她不但沒有得到黨內諸“天王”關愛的眼神,而且這些“天王”大概都或明或暗地站在反對面上,可是眾多基層黨員以極高熱情支援她,終於讓她有了勝選的機會。也許有很多人以為,這批基層黨員的結構已經違背了臺灣主流的民意結構,但如果換個角度看,這批黨員恐怕也才是最能堅持國民黨原來創黨精神的一群。這表示在國民黨現有的黨員結構中,多數認為只有洪可以代表國民黨精神,同時解釋了何以國民黨在最近幾次選舉中動員力量生銹的現象。

  第三,這涉及到到洪秀柱這次“出線”代表的最大意義所在,即國民黨目前所面臨的路線問題。直白地説,就是國民黨到底應該走李登輝路線,還是蔣經國路線的問題。洪在這次選舉過程中,雖屢次澄清沒有所謂“本土”與“非本土”的問題,但對手仍不斷以此攻擊。其實也意味著這條路線之爭的確已經浮上臺面,沒有回避的空間。李登輝是國民黨當年打著“本土”旗號的第一人,當他與民進黨把臺灣的整體意識型態扭轉為目前的狀態之後,如為選舉考慮,似乎只有繼續這條路線一途,可是奇特的現象也正在此,李登輝路線真能拯救國民黨嗎?再者,李登輝路線與國民黨的精神差距實在太大,國民黨有必要為了選舉,就讓自己一直陷於人格分裂之中嗎?另外,李登輝路線對臺灣的發展,真的是一條正確的道路嗎?看來洪這次“出線”,已經到了必須清理這個路線之爭的時刻了。這必然會導致重大爭議,但這次黨員意見的表白,難道還讓國民黨有回避空間嗎?

  洪秀柱的名言:“國民黨是不是在不該模糊的地方模糊了,在不該放棄的地方放棄了。”正是這幾句話讓她感動了許多蔣經國路線的支援者,現在恐怕也正是這批人把她拱上了主席寶座。且看她如何調和鼎鼐,成功堅持她的理念,又能盡可能地緩和路線之爭所必然帶來的衝突,這是洪目前的根本挑戰。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問題當然不易解決。如果國民黨某些高層不能夠徹底地認清正確路線對於中國國民黨的意義所在,而仍然繼續以路線裹脅缺兵缺將的洪,那國民黨的前景並不樂觀。洪的勝選到底是敗選後國民黨站穩腳步重新再起,還是曇花一現空夢一場,不僅是臺灣在看,大陸也在看。(台灣網 盧佳靜)

[責任編輯:盧佳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