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反課綱運動”愈演愈烈,儼然已是“太陽花學運”第二。更可怕的是,有了去年的“成功經驗”,反對者的胃口越來越大,綁架民意的手法也越來越嫺熟。
臺灣是個選舉社會,明年又恰逢“大選”和“立委”選舉,各色參選人在這個節骨眼上面對民意和輿論的風吹草動,幾乎都毫無免疫力,大多選擇扮演“墻頭草”的安全形色。
“反課綱”的學生正是瞅準了這個要害,發起了一波針對明年區域“立委”190位參選人的聯署,要求他們承諾當選後立即撤銷新版課綱。學生此舉已形同綁架“立法院”,進而裹挾整個臺灣社會。
從聯署的情況來看,民進黨和臺聯黨是百分百支援,一些在社運中崛起的政治勢力如綠黨、時代力量、社會民主黨、樹黨等,自然跟風而上,就連原先還遮遮掩掩的親民黨,也再一次選擇了政治投機,只要能打擊到國民黨,都是“宋家軍”的合理選項。
如此一來,國民黨的處境越發尷尬。雖然國民黨2016參選人洪秀柱堅定強調,“反課綱運動”的延燒不會成為她的參選壓力,她會據理力爭講清楚事實的真相,政治人物就是要有勇氣與擔當説出真相,可是在今天的臺灣政治現實中,恐怕並沒有幾個人具備這等政治人物的勇氣與擔當。雖然到目前為止,黨籍“立委”參選人還沒有出現大面積“反水”的嚴重情況,但敢於在壓力面前堅持立場的寥寥無幾,絕大多數都是態度曖昧、拒絕表態。
而只要“反課綱運動”沒完沒了地折騰下去,並能持續成為全社會的焦點,所帶來的政治壓力將越來越大,一些本來就離心離德的國民黨“立委”參選人,不排除放棄原有立場、“跳船”求生的可能性。
可以想見,在選情緊繃、大勢不利的情況下,即便一些黨籍“立委”參選人棄守自保,國民黨也難以強勢施壓,更遑論祭出黨紀處分,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隨波逐流了。
真要是到了那一步,本已艱難“上路”的課綱微調,必將重蹈服貿協議的覆轍,成為“少數暴力”裹挾“多數民意”的又一“民主悲劇”。 (王煒)
[ 責任編輯:李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