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民進黨欲推“網軍”成“第四軍種” 遭網友譏笑

2015年05月26日 09:24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民進黨欲推“網軍”成“第四軍種”遭網友譏笑

   臺軍會有個上將名叫婉君?

  民進黨欲推“網軍”成“第四軍種”,遭網友譏笑

  自2013年以來,民進黨智庫“新境界文教基金會”陸續公佈其“‘國防’政策藍皮書”。今天,民進黨將公佈最後四份報告。其中最“惹眼”的一項主張,就是要將“網軍”提升為“第四軍種”,位階比照目前的臺灣陸、海、空三軍。對此,臺灣軍事評論員田金麗認為,這種主張罔顧臺軍現實可行性不高,全世界也沒有多少地方“自己豎個靶子讓人打”。網友則更加“毒舌”,吐槽稱以後莫非“有個上將名叫婉君(網軍諧音)!”

  腦洞有多大?“網軍”獨立出來 比照陸海空軍

  為了彰顯民進黨有處理“國防”事務的能力,民進黨從兩年前開始陸續公佈“‘國防’政策藍皮書”系列報告。報告內容涉及臺“國防”政策相關議題,包含民進黨的“國防”議題、改善“國安會”運作及開啟美臺“國防夥伴關係”等不同方面。本月26日,民進黨智庫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將公佈最後4份報告。

  據臺媒報道,在即將公開的報告中,民進黨主張將臺軍現有的資電網路部隊獨立成為“第四軍種”,未來的“網軍”司令位階比照目前的臺陸、海、空軍。也就是説,民進黨的主張如果有機會成為臺灣的“國防”政策,那麼很可能出現一位“網軍”上將。這位“網軍”上將究竟是專職專任還是由“副參謀總長”兼任,尚待進一步討論。對此,已經有網友相當“犀利”地表示,那以後豈非“有個上將名叫婉君”?

  田金麗告訴導報記者,據她所知,目前全世界將“網軍”列為獨立軍種的國家地區很少聽説。因為“網路戰”事涉敏感,大張旗鼓成立“網軍”等於“自黑”、“自己豎個靶子讓人打”。對於民進黨號稱成立“網軍”的目標是為了“防範中國大陸組織性駭客”,田金麗認為,民進黨一邊批評所謂“大陸網軍攻擊臺灣”,一邊要在臺灣成立性質類似的“網軍”來對抗,豈非自打嘴巴?

  有多少可行性?現有“資電作戰”部門 位階已不低

  其實,雖然沒有名為“網軍”的部門,但臺軍內部目前已有不少從事“網路戰”相關事宜的機構,包括“資電作戰指揮部”、情報次長室、通資次長室等。其中“資電作戰指揮部”是臺軍“參謀本部”四大直屬機關之一,與“軍情局”等機構並列。“資電作戰指揮部”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負責臺軍的資訊站、網路戰。這個指揮部的主官馬英漢,是2011年馬英九拔擢的24位少將之一,曾因與馬英九名字一字之差引來媒體關注。其實,臺軍高層此前也已經公開表示,臺軍將以“品質並進”的方式,逐步編成“網路作戰”部隊。

  即使已有低調發展的“網軍”,民進黨要將“網軍”提升為“獨立軍種”,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注入。從可行性角度來看,這個主張靠譜嗎?田金麗告訴導報記者,在臺軍已為募兵制疲於奔命的當下,民進黨欲將“網軍”推為“獨立軍種”的想法很美好,但註定可行性不高。“這是深刻影響臺軍戰略目標、組織編制和預算的事情,需要相當多條件來配合才能完成。”

  此外,民進黨這項主張,也令人想起2014年底美國三位智庫人士寫的所謂報告。這份報告的主題,就是忽悠臺軍應該改變以往的作戰思維,更多依賴“遊擊戰”和“網路戰”。這份報告,民進黨莫非聽進去了?田金麗認為,民進黨拋出“網軍”議題,其中的選舉考量相當明顯,討好美國或也是題中之意。而且臺美之間共用情報資源,美國智庫鼓動臺灣發展網軍針對大陸,其用心引人深思。

  納入民間力量?離家就近工作 成網軍招募口號

  在民進黨的藍皮書中,將“網軍”提升為“第四軍種”的途徑之一,就是納入民間力量。在田金麗看來,這種想法也相當“不靠譜”。畢竟現實中有能力的“駭客”願不願意受政治力量驅使,納入所謂“第四軍種”規範,還要打個大問號。其實,目前臺軍“資電作戰指揮部”跟其他部門一樣,已經面臨著募兵制帶來的“招工難”問題。導報記者在臺軍人才招募中心的網頁上發現,“資電作戰指揮部”吸引人才的口號之一,居然是“我們資電部遍佈全臺各地……可讓您能離家就近工作”,讓人忍俊不禁。

  對於這個問題,臺灣網友給出了不少很有“創意”的建議。網友Aries Chien表示,“何必招募?直接把PTT(臺灣知名網路論壇)‘婉君’納入網軍部隊就好啦!”網友林欣賢則建議,“網軍使用武器有兩種:冷兵器無線嘴炮,生化武器無差別強酸攻擊”。還有網友表示如果真的成立“網軍”,最大用途恐怕就是“戰時打口水戰,非戰時打選戰”。

  (海峽導報記者 燕子)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