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蔡英文權力變大 民進黨空間變小

2015年01月26日 08:48 來源:海峽導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蔡英文重掌黨機器後,重啟“中國事務委員會”,這意味著蔡英文開始推動民進黨大陸政策的討論,也關係到其未來能否順利走完“最後一里路”。

  該會議達成結論,民進黨要求執政縣市學習“高雄模式”,成立“兩岸城市交流小組”,建立黨內處理兩岸事務的機制。從某種程度上説,這套機制其實可以通過集體力量,約束地方首長出現“暴衝”舉動,更會限縮黨內兩岸路線競爭的空間。對蔡英文而言,此舉確實有助於鞏固其個人在黨內兩岸論述的主導權;但相對來説,整個民進黨卻可能因此喪失兩岸路線調整的機會。

  不可思議的是,蔡英文要求13個執政縣市成立“兩岸小組”,就以為這是在向大陸方面釋出善意,誤以為民進黨在縣市治理平臺公開討論兩岸議題的次數增加後,逐漸就會從兩岸的城市交流提升到黨層次的民共交流。其實,這是民進黨的自我高估與誤判情勢,民共交流的最後關鍵還是在於“九二共識”,無可回避。

  現實中,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必須面對三項考驗。第一是美國華府要能接受。蔡英文首先要面對美國的詢問,是否要改變臺海兩岸現況,包括“臺獨公投”及“修憲”?是否接受“九二共識”?如果蔡英文沒有正面及合理的論述,會影響美國的信任度,也會影響及增加臺灣“中間選民”對民進黨執政的疑慮。第二項考驗是,如果民進黨要進一步取得“立法院”過半席次,不調整兩岸政策是不可能的。第三則是民進黨的大陸政策必須要與北京建立最起碼的互信,才能持續處理兩岸事務,保持兩岸關係穩定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從“臺獨論述”變遷來看,民進黨只要面臨“總統”大選,就會調整其“主權論述”與兩岸政策主張,提出相對開放性政策論述,但是本質上仍是採取模糊性“打擦邊球”的論述,意圖矇混過關。如果民進黨仍然如此,大陸方面未來對民進黨的緊縮性與防備性作為可能逐步增強。

  換言之,目前蔡英文或民進黨所有兩岸政策做法的調整,大多仍屬於程式性宣示,仍然未見具體內涵,大陸目前只能“聽其言觀其行”。

  特約評論員 潘錫堂(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