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暗戰IMF投票權 難撼西方主導權地位

時間:2009-09-19 09:54   來源:新華網

  IMF投票權調整

  非G20核心議題

  Q&A

  廣州日報:美國逼歐洲分權的目標能否實現呢?調整IMF投票權的意義多大?

  江涌:美國該目標實現的可能性比較大。歐洲國家不能用一種聲音説話,而美國則可以各個擊破,而且,美國在這一問題上展現出其外交技巧,得到了發展中國家的支援。

  美歐此前就曾表態,在2011年1月1日之前,調整IMF的投票權配額,不過,這種調整的意義並不大,可以説更多的是象徵意義。即使調整之後,IMF的實質主導權仍在西方發達國家手中。在即將召開的G2O匹茲堡峰會上,IMF的投票權分配的調整問題並非最重要議題,最重要的是金融秩序改革問題。對此,美國有美國的方案,歐盟有歐盟的方案,其他國家也有各自的方案,最終採取何種方案仍有待觀察。

  杜金岷:實現這一目標比較困難。歐洲國家自然不願讓權,放棄其既得利益,因此,這也是對美歐關係的一次考驗。此外,歐盟之所以成立,一個主要目標就是成為世界一極,而非美國的附庸,因此,對其既有的權力,歐盟不會輕易放棄。

  此次G20峰會將主要討論經濟刺激計劃的最佳點,所謂投票權的問題是美國的一種姿態,是為避免實質性問題上受到其他國家的壓力。如果在調整中,可以增加發言權和投票權,當然不錯。但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投票權的變動更多是一種信號。對金磚四國而言,增加在IMF的投票權只是權宜之計,是一個過渡性和暫時性的目標,而不是最終目標,最終的根本目標是打破對美元的依賴,擺脫美元的影響,不如此,金磚四國的經濟發展將始終受制于美國。

  中國應該重視此次投票權的調整,借此提升中國的影響力和投票權,但同時應明確,這並不是最終目標,而是一個較小的目標。即使投票權按照預定計劃增加,國際金融秩序的主導權仍在西方。就目前而言,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時機並不成熟。

編輯:王賽賽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