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60年重點工程建設巡禮:奠基 為了共和國的騰飛

時間:2009-08-06 13:45   來源:新華社

  重點工程建設濃縮改革開放歷程

  圖為寶鋼分公司中厚板廠新建的corex爐出鐵(2007年11月攝)。新中國成立60年來,國家實施的各類重點工程遍佈祖國大江南北、分佈于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輻射和帶動作用,書寫著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壯麗篇章。新華社發

  “改革開放之初,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都迫切需要打開國門,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大規模引進外資,而這一切,都是在重點工程的建設過程中不斷取得新突破。”胡希捷説。

  上海寶鋼工程的建設和發展,成為這一過程的生動縮影。

  上世紀70年代國家提出建設“十大鋼鐵基地”的宏偉規劃之初,寶鋼並不在其列。按照傳統的眼光,上海一沒有礦山,二沒有煤炭資源,長江口水深不夠且地基軟弱,似乎並不具備建造鋼鐵基地的優越條件。但是,改革開放的新思維改變著寶鋼的命運。

  日本沒有鐵礦、煤礦,鋼産量卻在短短15年內達到中國的5倍;通過重組,引進美國、西歐技術並加以消化提高,新日鐵公司成為“世界第一鋼王”。新的觀念點亮了建設寶鋼的信心和決心。兩個月後,規劃規模600萬噸的寶山鋼鐵廠正式獲准建設。1978年12月23日——十一屆三中全會閉幕的第二天,寶鋼工程建設打下了第一根樁。

  按計劃,建設寶鋼需要300億元,而當時,全國銀行個人儲蓄總額才180億元,國家每年的財政收入只有800億元。決策者大膽提出,僅僅依靠中國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要利用國外資金,大量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在這一背景下,中國簽約引進了22個大型成套設備項目,寶鋼是其中規模最大的一項。

  在寶鋼一期工程中,成套設備和技術都是從日本引進的。資料顯示,日本前後有2100多批、4500多人來華商談,最緊張的時候,同時開列108個談判桌,談判13000多場次,僅消化技術資料、圖紙就達320噸。

  陜西咸陽彩色顯像管廠、貴州鋁廠電解鋁工程、上海石化二期工程……和寶鋼一樣,一項項重點工程在改革開放中建設,在銳意創新中發展。

  如今,寶鋼成為中國競爭性行業和製造業中首批躋身世界500強的企業,年産鋼能力3000萬噸左右,産品被廣泛應用於汽車、家電、石油化工、航太航空、核電等各行業、各領域。寶鋼的建設和發展雄辯地證明,以重點工程建設為標誌的巨大成就的取得依靠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實現現代化建設的新目標仍然要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

  重點工程建設彰顯中華民族偉大創造力

  圖為2009年7月8日拍攝的三峽大壩雄姿。新中國成立60年來,國家實施的各類重點工程遍佈祖國大江南北、分佈于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輻射和帶動作用,書寫著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壯麗篇章。新華社發

  偉大的時代造就偉大的工程,偉大的工程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偉大的創造力。

  黃河小浪底、長江三峽、南水北調……重點水利工程開工的禮炮聲一個接一個。每一項重點工程的推進,都折射出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歷經17年建設後傲然矗立於世界的東方。在這一過程中,我國國內生産總值從3萬億元增長到20多萬億元。對三峽工程來説,最費思量的不是能不能籌到資金,而是怎樣最大限度、合理地配置使用資金。三峽工程至今投資的1815億元,不足2008年國內生産總值的千分之一。

  每一項重點工程的實施,都顯示出國家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

  與嚴重缺水的北方迥異,江南水鄉,河滿湖盈,數千年來為洪澇災害所苦。一方需水,一方怕水。讓南方充盈之水滋潤北方,修建一條優化中國水資源配置的生命線——南水北調工程,成為新中國幾代領導人執著的戰略構想。改革開放後,綜合國力的迅速壯大使南水北調工程付諸實施。

  人們難以想像,在車流如織的北京西四環路下,在距離五棵松地鐵站的底板只有3.67米處,有一條與環路平行的地下水道。這條水道就是世界上首次成功挖掘的大管徑淺埋暗挖有壓輸水隧洞——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北京西四環暗涵工程。2008年9月28日,從河北應急調來的1870萬立方米清流通過這條隧道悄悄進入北京城。以此為標誌,累計投資近200億元的南水北調中線應急供水工程正式建成,並順利實現向北京居民供水。

  “如此眾多、如此浩大複雜的工程,如果沒有國家安寧、科技進步、經濟發展、民族精神等要素支撐,是不可想像的。”水利部部長陳雷説。

  圖為2008年8月2日拍攝的國家體育場——“鳥巢”。新中國成立60年來,國家實施的各類重點工程遍佈祖國大江南北、分佈于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輻射和帶動作用,書寫著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壯麗篇章。新華社發

  良好的國家形像是一國走向世界的通行證。“北京奧運會和即將舉辦的上海世博會,一方面顯示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實力與潛力的認同,一方面也成為塑造、展示和提升城市形象、國家形象的重要契機和最佳平臺。”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張孝德指出。

  以鳥巢為代表的一個又一個重點工程,令人讚嘆的不僅是宏偉時尚的造型、美妙的外觀設計以及完善的實用性能,更重要的是這些工程像一座大櫥窗,展示了中國人民自主創新、攻堅克難的新成就,傳遞出中國和平、民主、進步、文明、開放的國家形象。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