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到臺灣旅遊,説明兩岸關係有了發展,對大陸老百姓來説,這個過去不敢想像的事情終於得以實現,無疑是一件好事情。大陸老人與臺灣親友的聯繫,經歷了兩岸隔絕、思念、轉信、繞道探親、海外見面的過程。改革開放後,他們生活富裕了,能到全世界及港澳旅遊,但唯獨沒有去過臺灣,都想在有生之年實現這個願望。對大陸年輕人來説,也都想以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想去臺灣撩開那神秘的面紗。一時間,赴臺旅遊熱絡,赴臺人數大增。
旅遊是好事,但旅遊難免出現問題。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過去“千島湖事件”曾鬧得沸沸颺颺,前一段臺北建築吊臂砸到大陸游客的大巴,都引出了旅遊若干需要注意的問題。事實上,旅遊的入境證件和交通兩大方面,吃住行遊購娛六個要素,哪個環節出問題,都會造成負面的影響。兩岸有關方面要把好事辦好,就要攜手規範有關程式,建立緊急處理機制,分別解決各自的問題。
大陸開放臺胞來旅遊早就開始了,回憶以往,也有一些問題。上世紀80年代初,我接待臺灣團,在上海找不到旅館,在北京買不到機票,黑市套匯、倒賣三大件、削價競爭、遺失錢物證件等層出不窮,滯留不歸、強迫購物、欠款問題時有發生。經過不斷整頓、建立法制、規範旅遊市場,已有很大改善。臺灣對大陸旅遊才開放不久,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是難免的。應該説臺灣旅遊業起點較高,服務規範,出入境口岸少,較易管理,但臺灣的旅遊點容量有限,一下子難以應付旅遊人數的暴增。我們希望不斷總結,適時調整,使大陸赴臺旅遊細水長流。同時,當然也希望大陸游客遵守當地法紀,文明遊覽。
臺灣雖小,但可看的地方很多。臺灣的旅遊業者不斷創新,多元化已然彰顯。臺灣人民熱情豪爽,旅遊産品豐富多彩。我兩次去臺灣,但很多有特色的地方還沒有來得及去,鶯歌陶瓷、三義木雕雖去看過,但臺北縣的朱銘美術館卻沒去過,十分遺憾。另外,我還想去看看重建的霧峰林家花園,去臺北富有創意的伍角船板餐館吃飯,參觀三敦石茶壺博物館後到新的貓空映月茶坊飲茶,體驗一下宜蘭的休閒農場,住住南部有特色的民居……聽説臺灣正研究開放大陸自由行,時間也可延長,非常符合像我這類人再次去臺旅遊的願望。旅遊,本身也是學習。除遊山玩水、修身養性外,有心人還可學到很多人文歷史知識。有人説旅遊有四個層次:一是欣賞風景;二是領略意境;三是緬懷古人;四是感悟哲理。對兩岸老百姓來説,最起碼是用眼睛看一方山水,親身去感受體驗民間的親情,用心去進行無聲的交流。了解對方,認識對方,這是交集和融合最好的開始。(樂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