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老臺胞返鄉謁祖文化參訪團”返鄉感受濃濃鄉情

時間:2009-04-07 08:4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老臺胞們在林家古宅前開心合影。李煒娜攝 

  4月3日,臺北松山機場。鮮花、笑臉、等待的人群。

  當“大陸老臺胞返鄉謁祖文化參訪團”一行15人走出機場的時候,“長輩好!”“歡迎回家!”的聲音不絕於耳。

  參訪團的團員中,年紀最大的86歲,最年輕的也有73歲,他們都是1949年以後回到大陸生活的臺胞。臺灣,對他們而言大都是久違的故鄉。4日上午,從臺北出發,他們一路南下,聽聽家鄉話、見見家鄉人,感受濃濃的鄉情。

  “終於回家了”

  回到故鄉,老人家興奮得像孩子。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願望和期待。

  海協會顧問林麗韞女士,是此次參訪團的團長。她對記者説:“從飛機降落臺北的那一刻起,我的心臟就一直在怦怦跳。”

  小學二年級就離開臺灣,前往日本居住的林麗韞,是第二次回來。她説,回想起小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穿著整齊的制服,每天沿著騎樓走到學校上課。“距離上次回來,已經整整10年了,這次很想去看看騎樓。”

  李敏寬,父親是臺北人,他卻是出生在日本。5歲那年,李敏寬跟父親回過一次臺灣,鄉親的熱情款待讓他至今難忘。“雖然沒在臺灣生活,但一直保留著臺灣的飲食習慣,每年過年我們都會做臺灣年糕,用紅糖和糯米做成,特別香糯。要是這次能吃到就好了。”

  張洽,第一次回臺灣。“家鄉就是家鄉,一回來就特別親切。小時候常常聽父親描述一個場景:傍晚時分,在自己種的柑橘地裏畫畫,滿眼的金黃燦爛。我想找到那片柑橘地。”

  其實,對很多臺胞而言,他們在臺灣或許已經沒有了親人、也沒有了曾經的住所,家鄉更多的是留在記憶中的一些片段,甚至只是一些想像而已。然而,哪怕只是一所建築、一種小吃、一個場景,也足以把他們跟這片土地聯繫在一起。因為,這片土地是他們的家鄉。

  “他們就是我們的長輩”

  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史茂林,是此次參訪團的領隊。他介紹説,全團預計在臺灣停留10天,將展開尋根謁祖之旅,並拜訪霧峰林家古厝、慈濟功德會以及赴日月潭、太魯閣等地遊覽。

  在整個行程中,臺灣鄉親都充分釋放著對自家人所特有的熱情。

  在松山機場,林麗韞以標準的閩南話説:各位鄉親,大家好。立刻掌聲雷動,問好聲不斷。

  林麗韞胞弟林金成特別到機場迎接姐姐,兩人一見面就相互擁抱,林金成的太太林真邑捧了一大束鮮花獻給久未謀面的大姑姐。

  在霧峰林家,林家後人隆重出迎。上下樓梯、起身落座,週到細緻。還特別給各位“長輩”準備了臺灣的特色水果和點心。

  霧峰林家古宅是老臺胞們期待參觀的地方。

  霧峰林家,是臺灣的望族,與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並列為臺灣五大家族。霧峰林家子弟中的林獻堂是臺灣文化名人,在日據時期帶領臺灣人以溫和手段對抗日本統治,有“臺灣議會之父”之稱。

  “林家的歷史也充滿了民族精神和愛國精神,傳承著中華文化。所以,文化尋根第一站先來到這裡。”林麗韞告訴記者。

  “林家古宅的建築風格像極了福建一帶的建築,閩臺的親緣聯繫怎麼隔得斷呢?”在參觀林家花園時,李敏寬老人感嘆道。

  “也有很多大陸游客到林家來參觀,他們當然也是親人,不過,相對於這些老臺胞而言,我們的感覺卻更特殊一些,因為他們的家鄉就在這裡。而且,我們林家也有很多後人生活在大陸呀。”林家後人林光輝説。

  “無論在臺灣生活過多久,無論對臺灣有多少記憶,臺灣永遠成了我們思念的家鄉。無論我們何時回來,無論我們走到臺灣的哪,都會得到親人的歡迎和照料。這就是同根同源的力量,也是兩岸割不斷的聯繫所在吧。”陳弘動情地説。

  變近的不僅僅是路途

  此次的參訪活動,圓了老臺胞的夢。

  陳弘,是參訪團中年紀最大的,老先生慈眉善目,很健談。他是電影《雲水謠》的原型。1945年從臺灣到上海復旦大學唸書,1949年兩岸開始了長期的隔絕。這讓本來已經訂下婚約的陳弘不得不與未婚妻解除婚約。“我回過3次臺灣,一次是1990年,一次是1994年。1995年我弟弟去世,都沒能回來,這次是來給弟弟掃墓的。其實,兩岸的很多悲劇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看到現在兩岸的交往越來越密切,我的這種高興是別人很難體會的。”

  參觀團此次來臺,是應中華兩岸文經觀光協會的邀請。協會董事長許文彬律師為此勞心勞力,接機、宴請,還特意陪同到霧峰林家參觀。許律師説,這些老臺胞因為身份特殊,多年不能如願回鄉。此次他們回臺,臺灣有關方面特事特辦,在15天裏完成了所有的手續。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其意義不可小視。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遊子,可以踏上故鄉的土地。

  此次的參訪活動,也讓海峽兩岸同胞有了更多的期待與暢想。

  林麗韞説,“上次回來是用一天時間轉機,早上五六點鐘起床,經過香港,回到臺北的時候已經是星空燦爛,這次回來只用了三四個小時,同樣是早上出發,中午就到了,以前被拉得很遠的故鄉,如今變得很近、很近。希望變近的不僅僅是路途,希望兩岸交流的佳話,一再續寫。”(本報臺北4月6日電 記者 李煒娜 王堯)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臺灣新聞 兩岸新聞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