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圍滿了承銷商的電腦交易機。姚小敏攝
淩晨5時許,天濛濛亮,位於臺北市萬大路的臺北農産運銷公司第一果菜批發市場已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
偌大的交易廳裏,堆滿了各種蔬菜瓜果。每件産品均是紙箱包裝,分門別類,碼放整齊。令人好奇的是,放眼大廳,每隔一段區間,均豎立有一台顯示屏。“這就是電腦交易機。”陪同記者採訪的市場負責人林俊宏先生説。
記者來到水果區,一台電腦交易機前早已圍聚了一群參與競價的承銷商。
螢幕上,價格不時變化:
“100!98!96!”
緊盯顯示屏的人群裏,有人打出了手勢。
“好,成交!”
拍賣員按下電腦交易機上的按鈕,隨機列印出一張單據。得標者將承銷代碼印章遞上,拍賣員取過印章在單據上輕輕一按,一筆蓮霧的交易即告完成。同時,顯示屏上,成交的産品代號、單價、件數、重量,一目了然。
“電腦拍賣公開、公正、公平,而且效率高,一般四五秒即能完成一筆交易。”林先生説。
那麼,每一件産品的起拍價格是怎樣決定的呢?林先生表示,由拍賣員決定起拍價格。
據介紹,市場拍賣過程有一套嚴格的流程。每天下午3時半,來自全臺各地滿載果菜的貨車開始進入市場;由業務管理組過磅,分門別類碼放;理貨員點貨,收集相關訊息;拍賣員根據理貨員收集的訊息,再逐件看貨,裁價,形成拍賣腹案輸入電腦;第二天3時20分開始陸續拍賣。
怎麼保證拍賣員的公正公平?林先生説,公司的拍賣團隊皆須經數年理貨、試拍歷練及專業訓練,經嚴格測驗通過後,領得證照,才能參與拍賣任務。這麼多年以來,已深獲供應業者和承銷業者的信任。
令人稱道的是,為了保證消費者每天吃到新鮮、安全的蔬果,市場設有農藥殘留檢驗室,採用生化快速檢驗方法,于拍賣前抽樣檢驗。
第一果菜批發市場面積5.6公頃,每天交易量達2000噸,是全臺最大的果菜批發市場,其交易價格也成為全臺的指標。
知道記者來自大陸,林先生説,今年5月,公司與上海一家批發市場經營管理公司締結為姐妹公司,雙方資訊交換、人員交往很多。記者問,這套電腦拍賣系統有沒有可能移植到大陸?林先生表示,大陸不少同行到公司參觀,都很欣賞電腦拍賣方式。但是,由於兩岸的産銷體系不同,目前在大陸要採取這種拍賣方式還有困難。
不過,臺北農産運銷公司正努力拓展大陸市場。今年9月已與上海江橋市場達成貿易合作共識:明年春節前江橋將進口一批臺灣蓮霧,以水果禮盒的形式銷售。
林先生表示,相信通過雙方的合作,不僅可以為臺灣農民打開另一條生路,也讓臺灣的優質水果在上海發亮發光。(本報臺北11月30日電 記者 姚小敏 孫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