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風雪中的同胞 西藏山南特大暴風雪救援紀實

時間:2008-11-04 08:18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題:

  為了暴風雪中的山南同胞
——西藏山南地區特大暴風雪救援紀實

  新華社記者

  暴風雪!六旬老人都未見過的暴風雪!西藏有氣象資料以來強降雪站點最多、範圍最廣的特大暴風雪!

  位處“地球第三極”的喜馬拉雅山區中段北麓、海拔4000米以上的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南部邊緣,在自10月26日開始的30多個小時裏,被迅速深掩在厚厚的大雪中。

  創歷史日降水極值的漫天大雪,在許多地方築起沒腰的雪障。山南地區隆子、錯那、措美、洛扎、浪卡子等山南5縣中,災情最嚴重的是隆子、錯那、措美三縣,連接隆子、錯那兩縣的公路上,堆起平均達1.5米深的積雪,其中最厚處達2至3米。

  通訊中斷,公路阻斷,呼嘯的大風,徹骨的嚴寒……突如其來的雪災,把5縣3000多牧民、40多萬頭只牛羊置於冰天雪地的困境。生命和希望之火,隨時可能在暴風雪中熄滅……

  災情就是命令,災區就是戰場。一道道緊急指令飛向山南,一頂頂棉帳篷運向山南,一筆筆救災款撥往山南,一支支搜救隊伍挺入雪原……從中央到地方,從部隊到群眾,一場以最快速度打響的山南大救援行動,頂著零下20多攝氏度的嚴寒全面展開。

  在北京:最短的時間裏匯集起最強大的力量

  天災面前,一次及時預警,會把危害程度降低若干個百分點。

  10月25日上午,一個快速發展的天氣系統緊緊抓住了預報人員的眼球。26日晨,西藏自治區氣象臺與中央氣象臺視頻會商,旋即發佈了“強降雪紅色預警信號”,並通過西藏電視臺以每15分鐘一次插播的速度迅速傳播到千家萬戶,天氣實況資訊、災害預警資訊和氣象服務資訊陸續通過服務專報、報紙網路、廣播電視、手機短信和電子顯示屏等迅速傳到四面八方……

  “我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雪,天像塌下來了一樣。”在隆子縣日當鎮恰嘎村,60歲的羅布佔堆老人説,這場雪來得比往年早,而且非常突然、持續時間又長,村子50公里外的牧場上,已積起齊腰深的積雪。

  正在村子60公里外的草場上看護羊群的日當鎮白尼村羊倌扎西頓珠,清楚地記得大片大片的雪花在帳篷頂上傾砸不止的聲音。翌日清早掀簾一看,門口被積雪堵了一半,圍欄裏的2000多只羊被雪埋得不見了蹤影,只是依稀可辨圍欄矮墻。

  據被困1600多名群眾、9.6萬頭只牲畜的隆子縣縣委書記華學健介紹,當時由於地域廣闊、牧民分散、路途遙遠、積雪過厚,加之大雪壓斷電桿,致使大面積停電以及通訊中斷,救援難度極大。

  海拔4300米的錯那縣城,街道上和各機關單位的院子裏到處堆著一人多高的雪墻與“雪山”。這場錯那縣有氣象記錄的48年以來最大的降雪,總降水量達106.61毫米,全縣損壞民房456間,其中縣城多處屋頂坍塌。

  災情牽動黨中央,災情牽動國務院,災情牽動各有關部門。如迅雷、如疾電,在北京,民政、財政、氣象等部門迅速行動起來。

  ——民政部、財政部、氣象局等部門參加,國家減災委召開的協調會緊急召開,會商雪災形勢和天氣變化趨勢,研究對西藏、青海、雲南等災區的支援意見。民政部迅速下發《關於切實做好近期雪災救災工作的緊急通知》,傳達中央領導同志的指示精神,要求各地立即啟動救災應急預案,迅速採取措施,確保受災群眾基本生活。

  ——國家減災委、民政部10月31日緊急啟動國家救災四級響應,由民政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農業部、總參作戰部等部門組成的聯合救災工作組,緊急趕往災區,協助指導地方開展抗災救災工作。根據氣象部門提供的災區天氣監測預報資訊,民政部與災區保持緊密聯繫,確保第一時間掌握災情和災區實際需求資訊。

  ——財政部、民政部為西藏、雲南、青海緊急安排1000萬元中央救災資金。民政部緊急向西藏調撥1000頂棉帳篷、1萬件棉衣和1萬床棉被。鐵道部已加強調度,這些帳篷和棉衣棉被預計可于11月4日下午抵達西藏災區。與此同時,民政部針對災區實際需求,從西安救災物資儲備庫向西藏災區再次調撥2000頂帳篷。

  民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民政部將在繼續根據災區實際需求及時給予支援和幫助落實災區急需物資調撥工作的同時,督促指導災區民政部門做好受災群眾生活保障工作,“確保受災群眾不挨餓、不受凍”。

  山南主戰場:“第一要務是救人!”

  一切為了山南5縣——抗擊暴風雪的主戰場。

  隨著災情的發生,西藏自治區與山南地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向災區撥付3800萬元的應急救災資金和大批救災儲備物資;自治區政府還決定,對所有雪災造成的傷病人員進行免費救治,並抽調拉薩市、山南地區各大醫院的醫務人員組成多支醫療隊分赴災區。

  “第一要務是救人!”西藏自治區副主席宮蒲光在隆子縣指導救災工作時強調。記者採訪途中,不時遇到各級黨政領導奔赴雪災前線。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慶黎來了,自治區主席向巴平措來了,國務院救災指導小組也很快趕來。

  “看到車隊開來,我們心裏就踏實了。”隆子縣白尼村村民次仁羅布説,每次看到各級黨政領導、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前來探望,他的內心都會涌動出股股暖流,不再害怕嚴酷的災情,並對戰勝雪災充滿了信心。

  大雪初停的10月28日中午,隆子縣縣委書記華學健就帶領幹部趕赴受災最重的日當鎮熱榮、雪沙兩鄉,走訪9個村的50多戶群眾,全面了解、評估災情,隨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當晚,緊急抽調縣機關幹部、鄉鎮幹部110人,于翌日淩晨趕赴各受災鄉村。同時,由15名醫護人員組成的應急醫療救護隊,分三批深入受災嚴重鄉村對患凍傷、雪盲、呼吸道疾病的群眾進行緊急救治。

  “縣裏救災反應迅速,黨組織發揮了重要作用。”隆子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葉秀芳介紹,其中熱榮鄉且康村黨支部書記在災情發生後,迅速帶領黨員搜救小分隊第一時間上山救出53名被困群眾、轉移牲畜5653頭只;熱榮鄉完小被雪壓成危房後,校長班旦帶領教職工迅速把240名學生全部安全送回家;縣城建局職工組織義務服務隊,帶著柴火趕到一個個有被困群眾的山下,熬出一鍋鍋薑湯、生起一堆堆旺火為轉移下來的群眾驅寒取暖。

  葉秀芳説,地區行署副專員宇飛、縣委書記華學健等還把自己的車子讓給受災牧民乘坐,把自己的乾糧全部分發給群眾,自己卻頂著寒風幫群眾趕牛羊。

  災害發生3天后,隆子縣就出動了410名機關幹部,併發動群眾4000多人次參與了抗災救災工作,救援人員覆蓋到全鄉所有受災鄉村。錯那縣軍地雙方也投入人員4800余人次展開大救援。

  記者在錯那縣了解到,錯那鎮黨委書記戴庭軍10月28日晚帶領救援人員趟著1米多深的積雪搜尋被困群眾,當時氣溫驟降至零下20多攝氏度,戴庭軍雙腳被凍傷,但他仍堅持到淩晨4時。

  災區主通道:晝夜不息打通“生命線”

  極目遠望,大雪封鎖了人類活動的所有痕跡,就連鳥雀都很少見到。在這一切生命都像被凝固于原地似的時刻,一條道路就是一條“生命線”。

  然而,重災區主要通道──隆子鎮至錯那鎮的柏油馬路被半人深的積雪所掩埋。而兩縣被困牧民主要集中在這條公路沿線的牧場裏。

  暴雪還在傾瀉的10月27日淩晨,山南地區交通局組織的150多名救災人員由北向南、解放軍由南往北,開始鏟雪打通隆子鎮至錯那鎮90多公里的道路。經過63個小時的艱苦奮戰,由隆子縣通往錯那縣的公路于10月30日14時30分許終於被搶通,與外界中斷交通4天的錯那縣城恢復了與外界的通車。

  潮水般的羊群突然從峽谷中的公路上迎面湧來,整條柏油馬路被擠得滿滿噹噹;羊群兩側是半人高的雪墻,馬路以外及周圍山川白雪茫茫。從雪原中營救出來的羊群,走在了回家的路上。

  “多虧政府和解放軍為我們打通了救命通道,不然,我們恐怕現在還被困在山上。”羊倌扎西頓珠激動地説。採訪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雪災的新華社記者10月31日下午,由隆子縣驅車前往錯那縣途中,在亞堆拉山腳下河谷中一個公路彎道,忽然遇見扎西頓珠和他龐大的羊群。

  當日下午,記者一路上遇到13群隆子縣的“返鄉”牛羊,每一個羊群都在2000隻以上,最大的一群有4000多只。它們密密麻麻、浩浩蕩蕩,猶如大部隊行軍似的往各鄉村而去。驅趕牛羊的群眾看上去顯得十分疲憊,但他們掩飾不住內心的興奮。這些守著牛羊被困3天以上的牧民,總是不停地感念這條“生命通道”在大災後給他們帶來新的希望。牧民次仁指著沿黑色路面綿延前行的羊群説:“這條道路真是我們的救命通道,不然,即便是我們找到羊倌和羊群也無法將他們轉移回村裏。”

  “多打通一條道路就多一條生路,多連通一個鄉鎮群眾就多一線生的希望。”許多幹部群眾深有感觸地説。

  記者了解到,連日來,隆子縣與錯那縣動用所有機械,從縣城到鄉鎮,再從鄉鎮輻射到鄉村,晝夜不停地開通“雪道”,為被困群眾開通更多的“生命大通道”。 

  牧民豎起大姆指:“金珠瑪米(解放軍)亞咕嘟(好)!”

  誰也沒有料到,當解放軍就要離開時,牧民扎西堅讚突然揮手、揚臂,向官兵們敬了一個軍禮。儘管姿勢不太標準,但他努力的樣子、真誠的眼神,無聲地流露出對解放軍官兵由衷的敬意。

  扎西堅讚11月1日上午開著手扶拖拉機,沿兩天前解放軍與當地政府搶通的油路前行,準備返回50公里外的隆子縣日當鎮薩瓊村家中,突然與解放軍駐藏某邊防團救災官兵相遇。他立即把拖拉機停靠在路邊,爬上滿載放牧用品的車廂頂部,扶正被風刮得有點兒傾斜了的紅旗。正當他目送軍車開過時,不料,軍車緊急靠停,幾名官兵下車來到拖拉機前問寒問暖,並把方便食品、礦泉水、抗感冒藥品等一一塞入他的懷裏。

  “要不是解放軍昨天連夜用推土機鏟開牧場到公路的通道,我家1000多只羊可能就要困死在雪地裏。”扎西堅讚説,大雪後解放軍與當地政府救援人員及時趕到他的牧場。當時,許多羊只走失,“他們不讓我們遠走,深溝裏的羊都是解放軍幫我找回來的。他們被凍成那樣,我實在心疼!”

  在藏南這次罕見雪災中,解放軍的實際行動再次深深感動了廣大百姓的心,唱響了一支支“軍民魚水深情”的讚歌。10月29日晚8時,夜幕即將拉開,在吉五湖畔已被困3天的錯那縣11位牧民焦急萬分。大雪覆蓋了牧場,660多頭牦牛無力地臥在雪地上;外出放牧攜帶的食品、燃料也快用盡。望著死寂般齊腰深的茫茫雪原,哪是歸家之路?誰都心裏沒底。

  突然,遠處幾束燈光伴著隆隆的馬達聲──兩輛推土機破雪而來。牧民們紛紛從4個帳篷裏跑出來,激動地互相擁抱、呼喊:“金珠瑪米(解放軍)救我們來了!”

  雖然還有30多米道路未打通,但11位牧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衝進雪地、張開雙臂,跌跌撞撞迎向他們的救命恩人。帶兵的駐藏某邊防團副政委張福全説:“跑上來的牧民搶著握住我們的手,不停地説‘吐吉切’(謝謝)、‘吐吉切’!其他的話語儘管聽得不是很明白,但可以感受到他們濃濃的感激之情。”

  11月1日中午,記者在錯那縣吉松村一個放牧點上遇到解放軍邊防某團衛生隊巡診。見子弟兵到府,次仁白姆阿媽捲起褲腿指著膝蓋,露出痛苦的表情。軍醫段文成馬上會意,從藥箱裏取出膏藥給她貼上。3名軍醫為牧民們逐個檢查身體、對症發藥。拿到藥品的牧民羅布頓珠指了一下路邊的軍車,雙手合十説:“看到軍車,我們就看到了希望!”

  “趕緊聯繫縣裏的大拖車,把咱們那兩台推土機運來。”解放軍駐藏某邊防團團長楊子進,站在那日雍錯湖北側海拔4700多米的山腰上給團部打電話。11月1日下午,縣裏兩台裝載機前面開路,後面40多名解放軍官兵用鐵鍬鏟雪。可是,裝載機車輪打滑,兩個小時僅開通道路100多米。楊子進急了,因為50公里外的山那邊曲卓木鄉還有17位牧民、1600頭只牛羊被困,他要調來履帶式推土機加快道路搶通速度。

  正在現場指揮開路的錯那縣人大副主任次仁説:“雪災一發生,解放軍某邊防團領導冒著大雪就來縣裏主動請纓,他們晝夜奮戰,幫縣裏推雪開路、搜尋群眾和牛羊,立了大功。”

  記者在錯那、隆子兩個重災縣採訪中,只要提到解放軍,群眾都表示出由衷的感激,不少群眾雙手豎起大拇指連聲對記者説:“金珠瑪米(解放軍)亞咕嘟(好)!”

  帶著20多名醫療救援人員連夜趕至錯那縣城的西藏軍區總醫院院長李素芝將軍,11月3日一大早便匆匆前往數十公里外的那定村等地巡診。

  山南地委書記洛松次仁説,雪災襲來時,解放軍第一時間進入抗災救援的最前線,“他們的出色表現,給群眾提供了戰勝雪災的強大動力和信心。”

  據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通報,截至11月2日下午,經過西藏各級政府和當地駐軍的緊急救援,遭受歷史罕見暴雪災害的山南地區所有被困群眾,已被全部轉移至安全地帶或得到妥善安置。(參與此稿采寫的有魏武、姚潤豐、賈立君、林嵬、格桑達瓦)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