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 廣大農民和農村基層幹部認為,十七屆三中全會公報關於把握農村改革、加強農業發展、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論述充分表達了農村的實際需要和農民的期盼,順應了億萬農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要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健全嚴格規範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這一精神讓湖南沅江市千山紅農場55歲的盧青年感覺吃了“定心丸”。
盧青年承包了3000多畝拋荒田。近幾年,每年僅種糧收入就在100萬元以上。對於公報提出的“要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健全嚴格規範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以及“健全農業産業體系,提高土地産出率、資源利用率”,盧青年十分贊同。他説,現代農業要求規模效益,而農村的實際卻是人多地少,如果大家都圍著一畝三分地搞飯吃,最後大家都富不起來。
盧青年告訴記者,這幾年由於實現規模化種植、機械化作業,他租種的3000多畝耕地平均成本比散戶經營要低100多元。“糧食生産規模越大,成本就越低、土地利用程度也越高。”
陜西省富平縣劉集鄉鹵泊村委會主任胡六弟這幾天一直在學習十七屆三中全會公報。他説:“三中全會提出,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探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農村發展的新途徑。十分符合當前農村的實際。通過進一步的改革,一定能實現農村發展、農民增收的目標。”
胡六弟所在的鹵泊村,每人平均只有一畝半地。近年來通過調整經濟結構,大力種植酥梨,現在一畝地增收一倍。他説:“三中全會給我們基層幹部指明瞭方向,今後我們要多動腦筋、多想辦法,通過改革、加快發展,讓鄉親們早日走上致富路。”
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強農業標準化和農産品品質安全工作,嚴格全程監控,切實落實品質安全監管責任,杜絕不合格産品進入市場。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陜壩鎮農民張新認為,這是涉及到農業産業長遠發展的大事。今年秋後,張新將租用農民的1300畝土地,大規模種植飼草料,用於飼養他的400多頭奶牛。他説:“三中全會把農業的生態、安全問題提到非常高的位置,有助於奶業健康發展,有助於我們奶農增收致富。”
三中全會指出,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期,進入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周和木獨鎮黨委書記萬巴特爾説,不遠的將來,人們將清楚地看到農村發生的變化。一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會有一些大的推進,二是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會越走越寬,三是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將使城鄉差距慢慢縮小。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是社會和諧的需要,也是農民的期待。
十七屆三中全會強調,推進農村改革發展,關鍵在黨。對此,廣大農民和基層幹部認為,這抓住了農村改革發展的關鍵。他們紛紛表示,發揮黨組織在農村改革發展中的作用,是農村發展的現實需要,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政治保證。
江西高安市委組織部長胡江萍説,要把黨組織建設成為推動科學發展、帶領農民致富、密切聯繫群眾、維護農村穩定的堅強領導核心,這就要求我們結合農村實際,創新農村黨組織的設置,延伸觸角,完善功能。
今年初,高安市在全市新農村建設的345個試點村全面推行“黨建引領工程”,其中一項重要舉措就是在自然村設置黨小組。要求各黨小組承擔定培養對象、定聯繫黨員、定培訓內容、定崗位鍛鍊的“四定”職責。
“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農民根本利益作為農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公報中的這一論述,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農民的關心和重視。海南三亞市海棠灣鎮黨委副書記周標表示,農村改革發展的意義十分重大,我們應該堅持以人為本,尊重農民意願,著力解決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緊緊依靠廣大群眾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